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420章 大古希子

第420章 大古希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承凑过去和安迪嘀咕几句,小导游表情有点为难,但还是点点头。

    他这才回头对九条光实说道,“老先生,去我店里坐坐?这天气太热,你们这趟行程,刚好有我的店,稍后能汇合的。”

    似乎为了增强说服力,李承指指不远的摩罗街,又说道,“就在前方两百米,不远。”

    “我在兵库县有投资,也结识几位朋友,像波多野氏的家主吉田先生、三好氏的家主三好明悦先生,细川氏的细川晴桑,石桥家主石桥三郎桑,内藤家主内藤近叁桑都在一起聚过餐。另外,德川美术馆的高野和田桑、静嘉堂文库的高田时雄桑,神户博物馆的内藤纯一桑,也比较熟悉。”

    李承一口气列出七八位在和国颇有名气的人,这让九条光实看他的眼光颇为惊诧。认识几位知名的和国友人不算什么,可是认识这么多家主和文化名人,而且李承还如此年轻,这就让人吃惊了。

    至于说对方骗人,那不可能。没能进入圈子中,只怕连氏族或者家主叫什么都不清楚。

    九条光实不是一人来旅游,他和身边几位同伴嘀咕几声,尤其是一位中年女性,俩人边说边看向李承这边。

    李承关注了一眼,看年龄,不像女儿,看亲密程度,又不到夫妻。九条光实似乎在劝说对方和自己一道前往李承店面歇息一会。

    趁他们协商之际,李承问了问导游安迪。

    这支旅游团是散团临时拼组的,不是那种社区团或者养老福利团,二十六位成员,来自关西各地。此次侠州旅游一共四天三晚,含餐饮住宿和来回机票,每人收费才三千夕元,算是“廉价团”。

    廉价团如何盈利呢?只有拼命鼓动他们买东西,用抽头来弥补亏空。

    “请问,我可以多

    带一位么?”九条光实这话问的是安迪。那女人似乎被九条光实说服,站在他身边。

    安迪看了眼李承后,很爽快的说道,“可以!我们半个小时后再见!”

    她又嬉笑着对李承说道,“李老板,这事您可要帮我向余经理解释哦。”

    她说的不是擅自脱队,而是在讨人情呢。

    中老年女性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因为李承,放走一个,对她的销售抽成有影响。

    李承笑道,“行!我会给余sir说明的。”

    那中年女性似乎也能听懂楼语,对安迪和李承两人微微颔首,“给你们添麻烦了!”

    前往店铺的途中,李承与两人聊聊和国阪州、关西的一些趣事,倒也融洽。

    九条光实很健谈,且有点唠叨,还没到店铺,李承已经基本了解这两人的信息。

    这位中年女性名叫大古希子,刚刚从《产经新闻》社办处退役,有些不适应退休生活,九条光实这次陪同她出门散散心。

    大古这一姓氏也是和国华族姓氏,和国第一僧侣世家——和国第一大寺,凉都东西两座本愿寺都是属于大古家的。

    九条家与大古家世代姻亲,最出名的莫过于第二十二代本愿寺监院(也称法主)大谷光瑞。此人是九条家主道孝的养子,同时又娶了九条道孝的大女儿九条筹子。

    九条光实六十左右,大古希子年龄稍小一些,大约五十出头。

    李承能肯定的是,两人并非夫妻,倒有点九条光实在追希子的节奏——话语中多有献殷勤之意。

    李承不能肯定的是,九条光实和大古希子是不是本家嫡子?

    毕竟九条姓氏传承九百年,其后又分出一条、二条两家支脉,即便于此,现如今和国依然有四万多九条氏,大古姓氏人口少一些,但也有八千

    多人。

    不过,从两人的举行和风范来看,都不是普通良家子——他邀请九条光实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对九条姓氏感兴趣,另外正是感觉此人风仪不俗。

    先行一步进店,李承将门全部拉开,伸手将两人让进来,“两位请进!”

    店内开着空调,清爽宜人。

    蔺建明正趴在柜台前,和销售主管安裴兮,还有几位姑娘聊天,忽见李承进门,几人慌慌张张归位,蔺建明更是迎上来,热切的喊道,“师傅,你回……”

    话没说完,就见一男一女两位老者进门,他忙将嬉皮笑脸憋回去。

    李承暗自瞪了他一眼,都有些怀疑,这家伙死活赖在店中不去他父亲公司上班,就是为撩店中几个小姑娘,每次进店都能看见。

    这会没空教训他。

    “两位,这就是鄙人小店,请多指教。”李承对大古和九条微微颔首,又对安裴兮说道,“去准备凉茶,多预备一些,稍后有位叫安迪的,会带人过来。”

    安裴兮负责接待旅行团,她知道安迪是谁,连忙带着一位销售员去准备。

    “李生在艺术品方面,很有造诣,由店铺陈设就能略窥一二。”九条光实赞道。

    三人组店铺内的装饰装帧,在摩

    罗街独一份,九条和大古两人看看店铺,连连点头。

    “承蒙夸奖!请随我上楼小坐片刻。”领着他们简单看了一遍店铺货品后,李承又将两人领上二楼小会客厅。

    李承随手将毛巾包裹放在茶几上,去准备茶水。

    毛巾松开,露出里面的一石一玉。

    大古希子心思细腻,来店铺的路上就在思量,这年轻人难道认识九条光实?要不怎么突然邀请他来做客?

    她的眼光扫过毛巾的缝隙,凝了凝,不由得身子向前探了探,不太敢确定,忙用

    手肘碰碰身边的九条光实,示意他看看毛巾包裹。

    “咦?”九条光实惊讶一声,透过毛巾缝隙,能看见两件东西,模样有些古朴。他从小长在神社,对人情世故不是很了解,直接伸手掀开毛巾,露出里面的一玉一石。

    九条光实连告诉李承一声都欠奉,直接上手,左手端石砚材,右手南阳玉铲,左瞄一眼右瞅一眼,越看神色越着迷。

    大古希子被他的“鲁莽”气乐了,连忙对准备茶水的李承道歉,“真是不好意思,九条君只是入迷,他很喜欢这些来自丝国的古董。并非有意冒犯,请原谅!”

    李承也被九条光实的动作搞得有点懵,听大古希子的话语后,笑着摆摆手,略带感慨的说道:“没想到希子小姐(和国没结婚的都是小姐)和九条桑,都是古董国中的圣手哇。”

    九条光实不用说,肯定是个中高手,就连大古希子也是——她只是瞅了两眼就断定这两件是丝国古董,表现不凡。

    九条光实似乎没听到希子与李承的谈话,左右手中的物件都看过一遍后,他放下右手南阳玉铲,单举起左手中的端石,献宝般以赞美的语气对希子说道,“希子,这是名动丝国的端石,媲美赤间石砚的存在啊。”

    大古希子略有些尴尬的看看李承,李承摆摆手示意无所谓,他感觉,九条光实并非故意做作,而是真的欣赏。

    “你看,天青色,玉质底,金线纹,还有一点芝麻粒,茶色润的也好,有龟背的意思,找一位高明的雕刻师傅的话……希子,这石材能琢出一方传世龟背合砚!”

    这方端石砚材,刚才在何酋广家,李承擦拭过一遍,但茶色不好清除。没想到,九条光实竟然当成刻意养砚——出产于干坑的砚台石材,

    经常需要用茶水养砚。

    被他这么一提醒,李承还真看点不同,常年浇茶渍,让砚材上半部分色泽厚重,并沿着金线纹沁进去,还真的有龟背纹的赶脚!

    合砚,就是带盖子的砚台。这方端石砚材,如果设计的好,确实能做出龟背合砚。

    九条光实很有一套,他拿着端石,另一只手指在上面比划,告诉大古希子,这龟背合砚该怎么设计。

    满满的孔雀开屏,妥妥的雄性展示啊!

    李承的猜测还真没错!

    九条光实是当代九条家主、平安神宫宫司九条道弘的嫡三男,他本人是平安神宫朝堂院的神职人员,专门负责研古研经。

    额,也就是说,九条光实,其实与李承是同行,学者型文化研究者。

    大古希子同样出生不凡,爷爷大谷尊由是本愿寺二十三代法主;伯父是本愿寺二十四代法主即如(俗名大古光真);父亲大古秉真是东本愿寺的监事。

    大古希子与九条光实从小就认识,两人年龄相差九岁。

    希子年轻时比较叛逆,坚持男女平等,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出来上班,在《产经新闻》报社工作三十年一生未婚,一直做到社会版副总编,专务,已经触碰到和国女性任职的最高天花板!

    今年八月份,《产经新闻》管理层调整,她被新一任社长以“退役”的名头撸下来。

    三十年奋斗,为此还付出自己的爱情与青春,最终草草收场,大古希子郁闷至极。

    九条光实的妻子早几年去世……这不,刚好有空位,于是眼巴巴从凉都陪她出门旅游,意欲抱得老妹归。

    看着他俩在嘀咕,李承的眼睛眯了眯,看来,自己的这方端石砚材保不住!

    卖端石砚材给和国人,李承一点压力都没有,只要他的价钱出得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