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376章 鬼市日货

第376章 鬼市日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天有事,更新晚了。致歉!

    为了给老者留下点好印象,李承连价格都没怎么还。

    一万两千,六件东西包圆。

    当然,老者的要价也不黑,差不多还要略低于国内市场价。

    可是,李承的眉眼抛给了深沉的夜色——老先生扶着草帽,包袱皮一卷,抽身就走,连联系方式都没给李承留下。

    “都是真东西?”赵帆小声问道。

    李承嗯了一声,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该不该让吴伟去尾随。

    “那这是藏家,救急的。”赵帆很快推断出对方的身份,“应该挺有名的,好面子。”

    李承苦笑。

    这位卖货的老先生应该看出自己的用心,但显然,他不想再和自己照面。或许,他不想让自己卖东西的事情,透露出去。

    还真是……怪老头。

    算了,只能说自己无缘吧。

    不过,有这七件东西,这趟黑市自己没白来——带回侠州,屯上两年,这些东西要往上翻几番,尤其是大雅斋广彩碟和洪宪瓷香炉,都算是“小精品”。

    吴伟将这几件东西送回车中,李承和赵帆继续往前。

    像章、邮票、纸币、铜钱、瓷碗碟、铜香炉、各种书籍杂志,破旧的木制家具、乱七八糟的老旧钟表、各色旧货假货赝品货次品货,甚至还有卖干海鲜海贝的。

    总体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很少很少。

    李承佝着腰疼,也只淘换到一块1915年产cya出口到丝国的701腕表。

    这款手表,是西马手表第一款纤薄型腕表,与1910年西马手表在布鲁塞尔国际钟表博览会上拿大奖的那一款,同一规格,一件不错的藏品。

    只不过,还需要他回侠州修复——表芯虽然还不错,可内置卡簧有些故障,表针不动。

    所以,这只腕表,才是李承今天最大的收获——回去修理一下,就能摆上店面,最起码增值十倍。

    “阿承,你看看那些套娃,挺有意

    思的哈。”

    李承在一家像章摊上随意翻看,赵帆手肘碰碰他,轻声示意隔壁摊位。扭头看了眼,那家摊位上,昏黄的煤油灯光中,摆放着几件大小不一的瓷娃,类似于套娃,但不又是苏盟那边模样统一的制式。

    灯光有些暗,看不清具体模样,李承笑问“给美美做礼物?”

    “是啊,有些日子没见那丫头,还挺想的。”赵帆很坦然。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美美和赵帆很亲。

    “你去买下来,我回江城时给你捎回去。”李承点点头。

    “欸!那好!”赵帆忙不迭的挪到隔壁摊位,开始和那位摊主聊价格。

    等李承挑完拾来枚瓷质像章后,赵帆也付完款,正在往塑料袋中塞呢。

    李承将装像章的小袋子放进大布袋,顺手拿过一件赵帆买的套娃,准备瞅瞅看。灯光很暗,看不清,但手感很不错,润、压手,不由得问道,“多少钱拿下的?”

    “说是和国的老货,要一千六,我还到六百。”赵帆的声音同样很低。

    李承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有点羡慕啊,“捡漏了。”

    这话说得赵帆一激灵,忙把李承和吴伟拽到街角无人位置,“阿承,你给看看,怎么个捡漏?我没看懂,当时就觉得挺好看挺喜庆的。”

    赵帆对古董也不是一无所知,他的话语,无意中点中看古董的核心——神韵。

    没错,挺好看挺喜庆,就是这套“套娃”所要表现的主题。

    七只内空薄壁的娃娃型瓷器,被赵帆排成一溜。最大的一只,约有储钱罐大小,最小的那只,只有大拇指大小。

    李承一手手电一手放大镜,仔细看了一遍。

    李承拿起最大的那只,摸摸瓷壁,又看看釉下彩,很是感概。

    和国人认为,他们的瓷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全面超过丝国瓷器,这话虽然有些自大,但还是有些底气的。

    这一套和国时期的美浓烧风俗瓷,非常漂

    亮、保存不错的七福神套娃,就是和国十九世纪制瓷工艺高超技艺的杰出代表。

    首先是釉色,釉下彩,内外施釉,色泽鲜艳,很见水平。

    其次瓷坯,瓷坯细腻,底子白净,瓷层坚固,指击于上,当当作响,这是典型的高温瓷。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瓷雕的烧制技术。

    别忘了,这是一套七件的瓷雕,众所周知,瓷器烧制过程中,很容易受热不均而变形,想要将这七件瓷器一件件套起来,不仅仅要求单独个体不变形,还要求他们的膨涨率一致,这就需要非常高超的瓷器烧制技术。

    所以这次,连他都有些羡慕赵帆的运气——这套七福神差不多能抵上他今天买下来的所有东西的价值!

    “美浓烧?七福神?”听李承介绍,赵帆乐的合不拢

    嘴啊,又问道,“七福神?怎么说的?”

    “喏,这是大黑天,是专治疾病之医神与财富之神。”李承晃晃手中的那位手持木槌的、黑巾冠冕的瓷雕,“大黑天被和国人引进之后,成为开运招福之神”

    他又拿起另外一只猎衣、抱着鱼的瓷雕,“这是和国本土的商业之神,能保佑生计和生意兴隆、如意,一直深受和国人的崇敬……”

    接下来是毗沙门天,在丝国又被称之为北方多闻天王,在和国被称为无量智慧神,拥有取之不尽的才智,其形象为身披戎装,一手捧宝塔,一手持宝棍。

    弁财天取自兆国中的“辩才天”,也叫辩才天女、吉祥天女,兆国创世者梵天的妻子。引进和国后,被誉为福德自在神,是七福神中的唯一女神,精通音乐、善于雄辩,其形象为头饰八莲冠,怀抱琵琶。

    福禄寿取自于丝国神话人物“南极仙翁”,是幸福、厚禄、长寿之神,其形象为连鬓美须,手持拐杖,常与白鹤为伴。

    寿老人是长寿不老神,同样源于丝国的道教太白仙翁(也有说是南极仙

    翁另一化身)其形象为瘦脸长须,手持宝杖,常有鹿伴随。

    拇指大小的是布袋和尚,取自于佛教,是洪福吉祥之神,又称弥勒菩萨,其形象为肚大、体胖,卧扶大布袋。

    赵帆对和国文化不是很了解,听着有点懵,不过,他更关心,“这套东西这么好,阿承,它很值钱?”

    李承看了他一眼,没敢说得太满,“交给我处理的话,至少不低于五万……羡元。”

    赵帆吓得一哆嗦,差点将手中的那棒球大小的福禄寿瓷雕给淬了,又赶紧用报纸将这七件瓷雕,一件件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入大布袋中。

    其表情依旧难以置信,“这么贵?那不行,不能给美美玩,回头给她买套衣服算了。这套东西,你帮我处理了吧。”

    见他这模样,李承想笑,这就是典型的丝国式父母。

    即便看不清李承的表情,赵帆也能猜到几分,辩解道,“你嫂子一直想要把茶餐厅店铺买下来,可是攒的钱不够,这东西阿承你帮我处理了,很大一笔呢。”

    赵帆为人挺清廉的,上次李承的海蓝重色花盆,曾经给他让一半的利,可那家伙最终还是以二十的“底价”,交易给公司,挺让李承敬佩的。

    他的工资是定级制的,顶多加上外勤补贴,并不算高,充其量也就维持一家三口在侠州的开支,否则他媳妇不会那么辛苦的去开茶餐厅店。

    至于说他和李承的“艺术品二手货源供应”生意,那并非他的生意,而是赵帆家族的,他只能从中分到大约三四成的利,那些,才是他的积蓄底子。这两年,也算攒下一笔“不菲”的资产,约有三四十万羡元。

    不过,想要买下江城新世界中心的四十平米店铺,还有很些缺口。

    李承估摸了一下,新世界中心的永久商铺,此时的江城市价在八万夕元左右。他家的茶餐厅实用面积四十平米,加上公摊,户型面积大概

    五十平米,

    也就是说,全部买下,大概需要四百万夕元。

    眼前的这套和国七福神如果运作得当,还是很有价值的,再加上随着自己在国内投资越来越多,赵家变得越来越重要……

    李承很快做出决定,接上赵帆的话,“赵哥,你再给我三十万羡元,再加上这套七福神,嫂子的茶餐厅,我帮你买下来。”

    “那哪行?兄弟你心意我领了,咱不能坏规矩。”赵帆头摇得跟拨棱鼓。

    对那套商品房的价值,他心底跟明镜似的,三十五万羡元买下来?李承至少往里搭一百万夕元!这不合适。

    “放心,你觉得我是做亏本生意的人么?”李承笑道。

    “我和彤叔关系很好,以我自己的名义去买间店铺,他怎么也要给我些折扣吧?”

    “再说了,这套七福神套娃,我准备拿去和和国人交换文物,那肯定就不能以五万羡元的价值去衡量,指不定能换回二十万羡元的东西呢?到时候你可别说我赚黑心钱喏。”

    “没骗人?”赵帆将信将疑。

    “骗你干嘛?你问问吴伟,和国的高田时雄,是不是还在侠州?我这两天回江城后就去找他。”

    “那行!多谢你了兄弟!”赵帆也不在纠结,兴许,他心底已经很清楚,《秋山图》一事后,自己和李承拴在一条绳上再也解不开。

    与其这般生分的客气,还不如混得再熟一些。

    大布袋再度装满,吴伟又去送一趟,赵帆拉着李承,找了个石阶坐下,递给他一根烟。

    李承平日里不抽烟,今天起的太早,有点倦,便点着烟草,夹在手指间,闻着烟味提神。

    旁边的树丛中,传来低低的谈话声,“大哥,那个鬼佬定制的铜皮,这事究竟能不能干得,你给句话。”

    铜皮,是铜器类仿制品的一种业内称呼。

    鬼佬?铜皮?

    夜色中,李承朝那边看了眼,两三个人,站在一棵法梧树下,隐隐绰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