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圆鼎往事
“哈哈哈!李生,内藤教授,慢慢欣赏,有充裕的时间!”
李承的失态,让千石唯司哈哈大笑,显然,他认为自己的藏品让对方震惊。
是的,震惊!
另一个震惊的人,是内藤淳一,作为一名蒙洲传统文化研究者,他太清楚一方从未见过、巨大的圆鼎,意味着什么。
这会,他和李承俩人,已经围着这尊圆鼎,细细打量。
千石唯司的大笑,让李承回过神,朝对方笑着点点头,“确实是一件让人震撼的藏品!”
尽管这件圆鼎,看过不知多少次,可那是记忆,现实中,他还是第一次亲自上手。
雄浑的厚鼎,身上戴满了岁月的沧桑。沟壑中尚未清理干净的铜绿,似乎成为时光中的文字,一页页翻开李承的记忆。
子龙鼎,出土于中原辉县,1924年共地大墓被盗,旋即被盗贼以八百大洋出售给当时的中山商会洛城分店。
中山商会是清末到二战结束期间,西金人山中定次郎设在著名商会之一。其最出名的事件就是“打包恭王府”——以三十七万大洋打包收购恭王府一切家具、古玩、字画,合计六千九百四十四件。
中山商会的背后,立着现如今西金五大博物馆或前身(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大学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大奈良寺、大番美术馆),其私人博物馆及藏家,更是不计其数。
中山商会在国内有六家分店,其中,洛城分店生意极其火爆,发展各类下线(主要以盗贼为主)多达五十八条(中山商会档案),网点遍布中原。
得到这件圆鼎后,洛城分店的负责人田中信木,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件会轰动世界的发现,他亲自带人将圆鼎押运到中海西金租界,交付给老板中山定次郎。第二年,中山定次郎将最疼
爱的小女儿,嫁给大十三岁的田中信木,不知道是不是有这圆鼎的功劳,闲话不提。
从此,这尊圆鼎彻底消失在世人面前。
一直到2002年,中日民间交往越来越频繁,一位收藏爱好者,在京都西金友人家中,看到一尊气势雄浑的圆鼎,拍了几张照片带回国。
国家珍贵文物回流办公室很快拿到这几幅照片,郭老、魏老、单老还有中海的马老等人以照片来判定,认为这件圆鼎疑似辉县琉璃阁被盗掘的“子龙鼎”。
为什么他们做出这种认定?原因有三。(采用大多数专家认定观点,不绝对)
其一,中原博物馆在1937年曾经对辉县琉璃阁进行抢救挖掘,“在3个月时间内,得殷代墓葬3座,战国大墓5座等。收获之丰富,器物之精美,为历次发掘所不及。信息采自《辉县发掘报告》”,其中很多铜器与这件子龙鼎风格近似!
其二、考古部门对辉县琉璃阁进行第一次全面综合考古发掘时,在琉璃阁遗址中发现有盗洞,直径大小与子龙鼎相吻合。
其三、这种规制的鼎器,主人应该是商末的某位王子,或者是一个强族族长,而辉县恰好相符。辉县自古就是共工氏居住地,鼎器内壁的铭文,与“共工氏”所居住的共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龚氏为何可以有如此规格的巨鼎?
这要从龚氏的源头说起。
辉县,古名“共”,是远古共工氏部落的居住地,在商代,辉县称“共”。
在甲骨文和许多早期材料中,就有“龚后”、“妇庞”、“后龚”等记载,这些名称都是指某代商王的配偶,而且她们是出生于龚氏的女子,可以说,居住在龚地的“龚氏”与商朝王室一直保持着通婚关系,堪称商朝最大的“后族”。
另外,考古发现,还有一些商周青铜器上,铸有“子龚”或“龚子”等铭文,其中,“龚”字所从的“龙”字造型多与子龙鼎上的“龙”字相似。
而在“龚”姓发源探究来看,不少史书有记载,“共工氏从龙而得龚”!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共工氏帮助商朝得到“盟主(王)”地位,从而被赏赐“龚”姓——当时普通人是没有姓的,姓氏是典型的贵族标志之一。
因此,郭老、魏老等人推断,它,就是商周之交,龚氏所铸的“子龙鼎”。
当然,反对者也有不少,他们认为,这件鼎器即没有史书描述,也没有明确的盗掘记录,真伪存疑。
来来回回扯犊子四个月,当文物回流办公室决议,准备通过那位收藏爱好者,联系这尊圆鼎的西金主人,商议回购时,却发现,那位收藏爱好者已经移民!
就是这么寸!
历时两年,一直到2004年6月,中海博物馆马承源马老、陈佩芬陈老访问西金,偶然再次听说到子龙鼎的消息。两人拜托西金方帮忙联络,终于首次在主人家中见到子龙鼎实物。
马老当即询问对方出售意向。
这位藏家报出十六亿和元(折合rb一亿五千万)的天价!
马老留下对
方的联系方式后,很快回国商议。
尽管款项吓人,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呗!
文物回流办公室,一边安排人继续谈判,一边开始筹款。贾郑亭就是此时,开始介入这一项目,并抽调珠宝公司资金,前后四批,合计一千万。
因为谈判即款项等多种问题,一年多时间未能达成交易,再起风波——那位西金藏家,转手将这尊子龙鼎,出售给港城收藏家、企业家谢民讯,价格不详。
此人为正大集团谢家后人。
2005年12月和
2006年1月,国家文物鉴定协会六位成员赴秀州,对子龙鼎进行实物鉴定。贾郑亭作为小组成员之一,跟随郭老第一次见到实物。
前后两次,合计二十位国内金石学方面顶级专家,并会同国家文物鉴定协会会青铜专业组所有专业分会的意见,一致认定子龙鼎是罕见的青铜重器。
子龙鼎的回购,再次进入“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程序。
与谢氏的谈判,历时一个多月,作为爱国商人,谢明讯最终同意以四千八百万港纸的价格,将子龙鼎转让给回流办公室。
2006年4月,沦落异地近百年的国宝子龙鼎“回归”。
2006年6月,子龙鼎在国家博物馆有了第一次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
如果仅仅是这样,贾郑亭不会和自己的师傅,以及培养自己的机构闹翻。
这件子龙鼎的回归,最大的风波出现在购买回国后——第一次展览,就有几位国内“砖家”认为,这是赝品!
他们质疑的焦点,放在双钩象形文“龙”字上——双钩填墨是一种描绘书法作品的临摹方式,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书法大家冯承素双钩填墨版王羲之的《兰亭序》(故宫藏)。
双钩填墨,是指在法帖尚未广泛流传之前,古人为了保存书法的原迹,采用“摹”的方法而制作的“副本”和“复本”。
这种临摹方式,源于东西晋南北朝时天师道的“画符郭填”。
天师道的画符郭填,先用细劲的线条勾勒成箓文,迂回曲折,极相近元代的“八思巴文”篆体,然后再在空心处填上颜色,后来书法中的双钩填墨与这种手法同出一辙。
因此,也就是说,双钩“龙”字,不应该出现在商周的圆鼎上。
因而,赝品!
真是这样吗?呵呵,书法的双钩法
,与篆刻的双钩法,完全是两个概念!
上古三朝(夏商周)发掘出来的青铜器,其铭文有模印,有刻印,其中有不少字体为双钩刻印,可是,这些正面的解释没人听啊!
此后,部分媒体更是大肆宣扬报道,让“子龙鼎赝品风波”愈演愈烈,文物回流办公室以及项目小组成员面临巨大压力。
贾郑亭作为经手人之一,同样压力巨大,又恰逢公司资金周转不灵,面临破产困,其心情糟糕可想而知局。
捐钱还挨骂!
又因为之前“捐献赝品古董事件”,他接连被文物回流办公室申斥警告!
这让他对“文物回流”计划,彻底失望!
在随后的一次与郭老的见面上,贾郑亭直言退出,被郭老教训一通,不忿,随即师徒反目!尽管在郭老临终之际,原谅了贾郑亭,可李承依旧从贾郑亭的记忆中,读出深深的后悔!
今天,再见这尊子龙鼎,贾郑亭的记忆片段汹涌澎湃,都快要从脑海中爆出来。
李承的双手,搭在鼎器口沿上,让自己稳住。
头疼啊!
不仅仅是贾郑亭的记忆片段闹事,更是为这尊圆鼎——自己该怎么办?
买下?千石唯司会出手么?另外,如果价格太高,自己能买得起吗?
即便买下来,自己绝对伤筋动骨!
后续的新加坡股指计划,拿什么去实施?
纠结啊!
“李生,您这是?要不要歇歇?”春喜朗站在李承身边,一抬头,见到李承脸色煞白,身体在微微颤抖,连忙问道。
“李生,太专注?耗费心神?千石夫人,安排弄点冰水!”
内藤淳一闻言抬头,看看李承,也是一惊——他听说过有人鉴定过于专注导致心神虚耗的事情,不知道李承是不是这种情况,连忙对正在招待客人的千石唯司夫妇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