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异国猎宝档案 > 第219章 处置秋山

第219章 处置秋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然,两万港纸购买一件德化青花海蓝重色,绝对是捡大便宜,谁让对方不识货呢?

    本着有枣没枣打三杆,李承嗤笑一声,拔腿就走,头也不回。

    这一下,再度让阿坤发懵,这又是闹哪般?

    这件花盆本就不是他的,如果能卖掉,那纯粹白赚,连忙招手挽留,“喂喂!李老板有话好说,着什么急呢?”

    李承回头,可是说话的对象却不是阿坤,“赵哥,我们走吧。我店里面还有事。”

    见李承竟然一副不理会自己的做派,阿坤心急,连忙朝蛇仔瞪瞪眼。

    蛇仔的回应很及时,马上笑吟吟垫话,“李少别生气,阿坤入行没多久,价格不合适,您直接说就是,莫要和他一般见识。”

    “蛇仔,看你的面上,我回一句,合适不合适,你帮阿坤参考。”李承这才正式回复,

    “你是老经纪,‘荣盛’商号款,这一名字就能听出来,能超过清末民初吗?”

    “商号款又不是官窑,清末民初年的民窑瓷器,他张口要两万?你自己觉得,我还有还价的必要吗?真当人是棒槌?!”李承的语气听起来有些‘冷’,充满讥讽味道。

    “蛇仔,我在北羡洲有自己的窑口,你应该听说过吧。”李承依旧没和那阿坤对话,他指指那件海蓝重色八角盆说道,“这件瓷器有些年份,但釉面如此簇新,这让我很好奇,想要买回去研究一下,可是,这不是你朋友宰我一刀的理由吧?”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让自诩见多识广的蛇仔也有些犹豫——该不该相信对方呢?只要在潜意识上认为这是清末民初的商号款瓷器,那它还真不值两万港纸。

    这是典型的“鱼目混珠”还价法,利用的就是对方不识货。荣盛,这种商号名称,乍一听还真的很像清末十三行大行其道之后的岷岳地区商号名称。

    蛇仔琢

    磨片刻,与阿坤对视后,问道,“李少,清末民初的瓷器,两张大金牛,价格还是低了些……”

    李承点点头,伸出三根手指晃晃,“至多三千,还需要给我写一份交易单。”

    说实话,李承的还价有点狠。清末民初的民窑精品瓷器,尤其是这种大件盆器,市场价格在六千到八千左右,但别忘了,这里是黑市。

    李承强调交易单,其实还有一层意思——这件货品的来源我存疑。

    要不要卖?蛇仔对阿坤耸耸肩,示意他自己决定。

    “五千,我写交易单!”阿坤看看窗台的花盆,最终报出他认为合理的价格。这一价格也意味着他承认李承刚才的鉴定结果——这种交易属于典型的知识碾压。

    李承现如今的资产过千万币级,也算小富翁一枚,对两三千港纸还真不是太看重,但还价是一种姿态,免得让卖方认为你从他那赚走多少钱似的——未来的交易,他的报价只会一次比一次高。

    又扯皮两三句,价格最终回落到四千港纸,李承拿到这件品相完好的海蓝重色。

    …………

    赵帆从后视镜瞄一眼,李承依然抱着这只花盆,还在研究琢磨,忍不住问道,“阿承,这件瓷器,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吧?”

    “看出来了?”李承将花盆移到旁边的座位上,拍拍手,笑着回复。

    “认识你时间不短,不是好东西,你小子不会这么关注的。”赵帆的手搭在方向盘上,轻轻拍打,“刚才那番话,糊弄蛇仔还差不多,说说吧,到底是什么好货?”

    “明代德化窑青花瓷,海捞货,算是捡个便宜。”李承也不隐瞒。

    刚才上车后,他又仔细看过一遍,将这件瓷器为什么光亮如新的原因,琢磨出来。

    “德化窑的青花?”赵帆语气讶异。德化窑的白瓷他知道,青花器还真不了解,不过,既然是

    知名窑口的青花器,那……应该价值不凡。

    “你小子……运气真好!”他感慨的摇摇头。陪自己来看画,结果他捡漏一件名窑口的青花器,而自己这边却是赝品。

    古玩外行最喜欢问的话题,他顺口问道,“那……岂不是这件瓷器很值钱?”

    后座的李承,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赵哥,这件瓷器捡漏,你也有份。这件海蓝重色,魏老、郭老他们一定会喜欢。”

    “这件海蓝重色八角花盆,市场价绝对不低于四十万港纸。这样吧……我以二十万的价格转给你,至于你多少钱转给海润,我不过问。”

    赵帆一脚刹车,吱呀一声,车子停在路边,他回头看着李承,想要开口说话,张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口,神色很纠结。

    没错,赵帆既震惊又纠结!

    如果是两年前他刚到侠州任职,一定会非常反感这种“以权谋私”或者说“利用职务之便发财”的做法,但是,这里是侠州,是资本主义世界,是金钱至上的社会价值观主导的城市,两年来,他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很多。

    以至于,他虽然觉得李承的做法有些“不妥”,但对方什么也没做,只是抛出一道选择题给自己,该如何选择,最终还是看自己,所以,无法反驳。

    让他更吃惊的是,这个“簇新”的花盆,竟然能卖到四十万!四千到四十万,一百倍的利润,就在自己面前发生,这如何不让他震惊?

    他丝毫不怀疑李承会骗自己——两年多近十次的交易能延续下来,与李承从不“瞎要价”有直接关系。李承本人也因此成为海润集团的优质秘密供货商!

    四十万的货,二十万转给自己,这算什么?中介费还是贿……?

    二十万呐,即便现在自己也算高收入人群,每年年薪也不过二十万左右,这小子,还真是……让人无

    语。

    赵帆最终只是看了对方一眼,没说话,重新发动汽车。

    车内气氛有点沉闷,赵帆如何选择,李承其实挺好奇的。

    如果他选择坚守信念,李承会很佩服,但也仅此而已,如果他选择拿到那二十万,也无可厚非,这是正常收获——没有他的“无意中的牵线”,自己是没有机会拿到这件海蓝重色。

    当然,这次的“掮客中介费”,稍高一些,这也是李承故意为之——以前的交易中,李承从未给过赵帆“中介费”。

    车子驶过海底隧道,重新登陆港城,赵帆似乎想通,主动开口说道,“阿承,我会安排海润的鉴定师去找你,这件花盆,如果他们鉴定无误,二十万,出给他们吧,我就不出面了。”

    呃?尽管有心理准备,可赵帆如此之快的下定决心,拒绝二十万港纸的诱惑,还是让李承大吃一惊。

    花花轿子抬人,李承立即笑着赞叹,“赵哥高风亮节,让人敬佩!”

    赵帆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阿承,我寻思着,还是活的单纯点更好。你赵哥我现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以后可别在玩这一套。”

    这句话让李承有些羞愧,不过他还是辩解道,“赵哥,其实这是行规,毕竟没有您的邀请,我就没有今天的收获……”

    “那是你的财运,不是我的。”赵帆抬抬手打断他话语,又因这句话想起《秋山图》,连忙问道,“你小子怎么看出《秋山图》是赝品?”

    不得不说,人格高尚的人总是让人尊敬,李承对他的称呼,不知不觉中开始带“您”。

    “赝品就是赝品,我是见过真品的,所以,基本上第一眼就知道。而且,您有所不知,真品关仝的《秋山图》,我最近也听到一点眉目,它还在北羡洲。”

    没错,李承做出处置《秋山图》的决定,那就是将这幅国宝级画作,通

    过赵帆之手,转给国内研究机构。

    当然,这种转让,需要循序渐进,还需要隐瞒住消息,千万不能引火烧身。

    所以,他借助这次谈话,开始释放有关《秋山图》的消息。

    “消息核实过吗?”赵帆再度被震惊,他连忙又将汽车停在路边,回头问道,语调急切。

    对李承鉴定《秋山图》的真伪能力,他同样不怀疑。之所以找李承帮忙,就是知道他曾经看过真品,而且眼力很好。

    只是,没想到这家伙竟然真的打探到真品《秋山图》的消息,太出乎预料!

    难怪他鉴定得如此笃定。

    李承笑着摊摊手,“赵哥,我只是……听说!”

    “这样啊……”赵帆有些失望。

    “不过,下个月,我回去参加夏收篝火会。可以去仔细核实消息,如果是真品,我会买下来,再烦请您的关系,帮我运送到港城。那时,我们再交易。”

    “您看如何?”李承笑吟吟问道。

    这自然是最好的!风险系数也最低——真品《秋山图》那是大几百万币的交易,如果在北羡洲交易时出现意外,赵帆自己都解释不清楚。放在侠州交易,即便出点小差错,也能快速找补回来。

    他热切地搓搓手,“谢谢阿承你啦!运送的问题,包在我身上,绝对万无一失!”

    “对了赵哥,这件事需严格保密,这一点您比我更清楚,万万不能涉及到我这边!”李承郑重嘱咐。

    将自己出货商的身份改变成掮客,会最大程度减轻国内的怀疑,但即便这样,也需要做好保密措施。

    “阿承你放心,我保证让交易的信息知情人,控制在五人以内!这点我还是能做到的!”听说真品《秋山图》有谱,赵帆恨不得对天发誓!

    回归国内,也许,这是关仝《秋山图》最好的归宿吧!

    尽管李承有些舍不得,他最终还是做出放手的决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