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建设厦门军事基地,运五专机
厦门全岛半天就克复了,俘虏军卒近万。
政工人员好言安慰一番之后,明军俘虏个顶个的乖巧,全都笑嘻嘻的坐在地上等着开饭。
金门卫所还有三千人,两艘驱逐舰带着东风一号又前往大小金门接受俘虏。
然后驱赶着明军水兵重新修建码头,把飘散的战船再开回来。
赵颂在总兵府内一边研究福建地图一边等着郑家兄弟前来拜见。
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
心里立即知道这枭雄恐怕不肯在自己跟前伏低做小。
气得他直接在总兵府旁边放下三座营级兵营,召唤了一个团的改放军战士。
让他们对一万多明军俘虏进行筛选整编,尽快形成战斗力。
又在最北边五缘湾里放下了自己的第三个军港,补给中心一座。
几日不看存款,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万,绝大部分都是佐渡金山提供的。
现在很有些钱花不完的感觉了。
军港建造完成,首先造了20艘民铎级蒸汽钢壳船,用来进行海洋运输。
加上两条东风号,一次运力可以达到两万人以上。
又召唤了30组一拖六的水泥驳船,用来进行内河运输。
还有30艘炮艇保障水泥驳船的交通安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帮着牵引驳船。
闽南的水系非常发达,河流几乎贯穿所有的人口聚居区,虽然由于干旱,很多支流已经枯竭。
但是干流通过驳船问题不大。
“党首,查抄厦门府库,共得银十二万,粮食六万石。”新召唤的闽南局书记邓见道进来汇报道。
“唔,这些钱粮少是少了点,维持初期的运作勉强足够了。”
赵颂拍了拍巴掌说道:“他郑芝龙不想跟我们一起干,咱们就自己干,我的运力比他强,航速比他快,我就不信,没了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
邓见道说道:“咱们干肯定是没问题的,只是工作的全部铺开快慢的问题,我这就过去安排任务,抓紧对反正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挑选积极分子随船做宣传。”
“嗯,这是必要的,有了当地人的现身说法,可以更快的建立与灾民之间的信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赵颂点点头。
他接着说道:“去后勤中心领一百套油印机和蜡纸,让宣传干事印刷百万传单,我派飞机去灾区投放。”
“是,这就去安排,宣传内容有没有要求。”邓见道说道。
“现在灾民识字的不多,宣传单要字少画多,言简意赅,做成漫画的形式,把我们和人民是一家人的关系讲清楚,把移民政策说明白,就是分土地,安排工作,再介绍大员的物产和历史,打消他们的顾虑。”
赵颂提了几点要求后补充道:“所有宣传单上都要有醒目的红旗,红五星,让他们一看到我们的旗帜过来了,就明白我们是谁。”
邓见道说道:“听明军俘虏说,过去郑芝龙招揽移民,给每个灾民分三两银子,三个人分一头牛呢。”
“我们不跟他比这个。”
赵颂摇头道:“他郑芝龙有钱,我们也不比他穷,但是钱给了灾民有什么用,还不如给他们分一些生产工具,发动群众给他们自己建定居点,利用拖拉机等机械帮着灾民开垦土地,这桩桩件件哪个不比银子实用?”
邓见道点头道:“的确如此,我们在大员的定居点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赵颂笑了笑:“殖民者现在在什么位置,我们就在哪里登陆,就在灾民眼前把殖民者全都消灭,给他们提提神,长长劲,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老子天下无敌。”
大员的殖民者一共有两拨,一拨在鸡笼,也就是台北上面,西班牙人在鸡笼建立了一个楞堡。
现在西班牙人应该刚刚登岸,楞堡可能还在选址阶段,一辆坦克上岸就能让他们全部缴械。
鸡笼北边不远的山脉里有个浅层煤矿,稍微挖挖就够驱逐舰和民铎轮的燃煤需求了。
可以节约一大笔燃料经费,毕竟运送难民需要持续好长一段时间,纯粹依靠补给中心的系统资源补给怪肉疼的。
另一波就是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热兰遮城了,同样也只是雏形。
赵颂的计划则是占住南北两端,只留下台中地区给郑芝龙发育,毕竟郑芝龙也在干着移民的事业,能帮赵颂省不少钱和运力。
台中往上一点还有个麻烦的部落,大肚王国,这俩土皇帝迟早也得干上。
等他们打差不多了,再把他们一勺烩了。
到时候这种消息可能也就是送到赵颂案头的一张纸。
下午,两艘驱逐舰开往西边的马銮湾。
将大陆上的高浦千户所和高浦明军码头轰了个稀巴烂,再次缴获战船三十多艘。
彻底杜绝大明可能的出兵基地,把刚刚转进到高浦的俞咨皋吓得如同兔子一般一路向北逃窜。
赵颂则是乘船去了金门,在金门上建造了一座机场。
此地距离大员两百公里,初教六半径可以囊括大半个大员和整个福建。
运五现在有甲乙丙丁四个型号可选,全都增大油箱,航程达到1400公里以上。
甲型改成十一座客机,乙型改成农用机,丙型改为领航轰炸教练机,丁型改为七座型专机。
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20-50,相对来说还是便宜得不像话。
赵颂每个型号的运五都造了两架,另外还有十架初教六。
歼五还是没造,这种前线歼击机航速快是快,性能也很强,只是滞空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满足不了巡航侦查要求。
而且运行费用是歼教六的十倍。
有了运五丁型专机,赵颂以后回沈阳就方便了。
只需要在济州岛转场加油一次,然后就可以直飞沈阳。
总航程2200公里,耗时18个小时,毕竟它的巡航速度只有160公里每小时。
如果歼五伴飞,这样的速度歼五会掉地上。
三天后,第一批十万传单被送到金门机场,两架轰炸型运五丙各自装了5万传单飞向了福建上空。
一架往北飞往泉州府,兴华府,福州府方向,寻找人口密集区,灾情严重区投放传单。
一架往南飞往漳州府,潮州府,惠州府方向,同样寻找城镇地区投放传单。
灾民们在大灾之年总是喜欢携家带口的前往城镇地区要饭,那边有钱的善人毕竟多一些。
运气好的话有良心的官府还会组织义商开设粥场施粥。
郑芝龙就是有良心的义商,此时正在泉州府外开设了粥棚施粥。
他的乐善好施的名声在家乡泉州府算得上家喻户晓,所以人气高的很。
他们的粥场搭的气派,粥锅也多,达到了十来口锅。
郑家兄弟一边监督熬粥,要求粥熬出来裹纱布不漏,插筷子不倒才算合格。
一边又和父老乡亲们亲切攀谈,言语真挚毫无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