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愧疚
顿时心里一紧,微微摇了摇头,暗笑自己想的太多了。
讴儿是老二的儿子,是大唐的皇子。
这孩子方才说的计谋是真真切切为大唐着想,自己这态度却咄咄逼人。
这孩子是猜到自己的意思,有些伤心了。
如此想着,李渊眸中闪过一丝愧疚。
果然人越老,越容易把人心想的太坏。
而秦寿低着头,在心底琢磨半天,刚在腹中打好吹牛B的草稿。
突然感觉到一张温暖的手掌落在自己的头顶。
疑惑间抬起头,正看到李渊慈爱的笑脸,”设儿莫要难过,是皇爷爷说话重了些。”
“额。”秦寿呆住了。
不是,你们古代人都这么喜欢脑补的吗?
真是可惜你们没生在现代,不然就你们这妄想能力,不知道能水多少本小说了。
对于李渊的动作,李世民一时间也有些呆住了。
多少年了。
自从武德年间,自己与父皇关系渐远后,父皇似乎就很少对自己的孩儿如此亲昵了。
即便是乾儿,也最多是夸奖几番,并不曾如此过。
再看向秦寿时,李世民眼神就有些玩味了。
这孩子,似乎很不一样。
明明什么都不想争,却偏偏阴差阳错间,总能落在他身上。
待李渊收回手,秦寿轻声道:“皇爷爷,您刚才问我…”
“莫要说了。”李渊摆了摆手,说道:“皇爷爷现在不想听了。”
秦寿面色古怪:“……”
暗暗腹诽道,合着我编了半天,你逗我玩呢?
李渊倒是没注意秦寿古怪的表情,转头看向李世民问道:“那此次征讨突厥,你准备让何人领军?”
“李靖还是尉迟敬德?”
李世民笑道:“敬德年岁已高,儿皇准备遣李靖领军。”
李渊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李靖确实是不错的人选。”
“那副将呢?”
李世民道:“张公瑾。”
谁知这次李渊却连连摇头道:“这人不好。”
李世民的反应倒没怎么变化,毕竟将领这事是得仔细琢磨。
秦寿却是闻言一怔。
历史上唐太宗遂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讨伐突厥,张公谨为副总管。
这李渊此时这么说,又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历史开始变了?
李渊虽在皇位上输给了李世民,但绝不是因为他无能。
恰恰相反,李渊的军事能力相当不错。
李渊身子微俯,端起茶盏,低着头轻轻吹着热气。
“本来我已经退位,这等大事我是不该多话的。”
“但我这边倒觉得有个更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心头闪过一丝念头,余光瞥了眼身旁的秦寿,道:“父皇说的是?”
李渊呷了口茶,风轻云淡道:“最合适的人…”
“不就在你身边吗?”
“讴儿?”李世民微讶,视线落在一脸懵的秦寿身上。
随即轻笑道:“讴儿他从未上过战场,这征讨突厥的战事并非儿戏。”
秦寿听得头都大了。
这皇爷爷是不是年龄大了,有些老糊涂。
这场战事可以说是大唐的转折点,经此战事之后,突厥近乎灭族,其余突厥部落闻风丧胆,举李世民为天可汗,
可以说也就是在这一战之后,大唐逐步走向了鼎盛也不为过。
李渊和李世民还未意识到此战对于大唐更深远的意义,但秦寿可是在记载中了解过的。
让他来领兵打仗,这不是开玩笑呢?
但两位长辈还在谈话,自然轮不到他来插嘴。
李渊说道:“这计谋是设儿所提出来的,让他随军出征,并无不妥。”
“况且,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能领兵打仗的。”
“但无论我还是你不都是慢慢学出来的吗?”
李世民闻言轻笑道:“父皇所言极是。”
“但,先且不论湿儿是否能胜任此位,讴儿刚刚回到我与观音婢身边。”
“无论如何,我们绝不会让湿儿再离开我们身边。”
此言落定,李渊捏起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
三人皆是无言。
太极殿内静了下来。
唯有炭火燃烧声。
以及偶尔响起的棋子声。
过了许久,李渊似乎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看向秦寿说道:“设儿,今日我就是想见见你,现在已经见过了。”
“你就该忙你的去忙你的吧。”
说着,李渊摆了摆手。
言下之意就是我与你爹有要事要商议。
这儿没你什么事了,该干嘛干嘛去。
秦寿也是听出话中意思,站起身行礼告辞。
原本秦寿是打算走掉的,但刚出了太极殿,便有宦官说长孙皇后要见见自己。
于是又在宦官的引路下,去了立政殿。
就在秦寿走后不久。
李世民在下了一子后,缓缓开口道:“方才听父皇的意思,似乎更中意漫儿。”
倒没有隐晦,一语点出了李渊的真正意思。
李渊也不否认,坦然道:“你不是想知道我与设儿都说了什么?”
“我且告诉你。”
“方才我与设儿交谈间,询问他如何看秦皇与隋场帝。”
“这孩子说了很多。”
“但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弊在当代,功在千秋。”
李世民顿时眯起眼,轻赞道:“好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无论是大运河,还是隋坊帝三征高句丽,又或是科举制,都为李氏江山的鼎盛铺垫了锦绣路。
所以李世民更能体会到隋场帝所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举措。
而弊自然是劳民伤财,三征高句丽弄得国内”饿殍遍地、百姓思乱”,才让他李家打下了这偌大的江山。
李世民呼吸略微粗重,经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李世民感觉到设儿有着与年龄不相仿的雄才伟略。
无论是赈灾,还是活字印刷术以及那个用兵之计,很多眼前模模糊糊,不甚明了的事务。
偏偏在儿的三言两语间逐渐清晰起来。
湿儿看的不远,但每次都是能比自己,比他麾下的谋臣看的稍稍远那么些。
这气度这知识这眼光,完全可以比肩朝堂上的公卿了。
甚至连朝堂上的那些公卿都比不过设儿。
李渊看出李世民的心思,恰到好处地补了一句话。
“这还是生活在市井,若是日后回到朝堂…”
后面的话,李渊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李世民已经猜到了。
若是回到朝堂,日后的成就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