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召唤猛将:从亡国流民开始崛起 > 第070章 召唤辛弃疾

第070章 召唤辛弃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魏皇的大方,其实是出人意料的。

    当初庞冲逐渐崛起的时候,魏皇对他可是多番打压。

    而此时对于萧梁,魏皇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方。

    连徐策都没弄明白,当初庞冲留给魏皇的密信之中到底写了什么,居然能让这位陛下变得如此通情达理。

    不过各国现在都无形之中达成了共识,列国名将之中,唯有萧梁能够对抗离人。

    如今乾国已经龟缩在玉京城中,勉强收服其余州府,整个国家几乎都被打残。

    齐国太子身亡,摩天岭、松洲城投降离人的将士多达数万。

    吴国好些,顺势还借着帮助乾国复国的名头,向北扩展了一些疆土。

    魏国有萧梁坐镇,占据乾国一府之地,只是死了一个庞冲,与渝国关系陷入僵局。

    渝国那边,两头得罪,离人使者在蜀都被杀,又被迫派遣军队协助魏国。

    毒杀庞冲的鹿玄机,此刻还被幽禁在冷宫之中,渝皇郗虎一时之间都难以决断。

    不过也正因为这错综复杂的局面,萧梁封邑之上,迎来了难得的和平发展。

    召唤面板经过第二次额外召唤,也再次升级。

    【兵种大唐陌刀卫(500名)】召唤后,获得500名大唐陌刀卫,忠心耿耿,冷却时间为30个自然日。

    【名将辛弃疾】召唤后,获得南宋名将辛弃疾效忠,冷却时间为30个自然日。

    兵种方面,数量直接从100名上涨到500名,但冷却时间反而有所减少,只有一个月。

    萧梁倒是对辛弃疾被列为名将,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回忆了一下辛弃疾的生平,这位可不仅仅只是文绉绉的词宗。

    作为金国沦陷区的汉人,辛弃疾曾经参与耿京起义,在即将回归宋朝时,义军内部张安国叛变投降金国。

    辛弃疾直接约了五十骑奇袭金国五万大军军营,直接将张安国抓捕后撤离,随后疾驰献俘,在临安将张安国处斩。

    这种表现,即便是和张辽、甘宁这种悍将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如今自己麾下倒是不缺精兵,但急缺内政人才,辛弃疾这种文武兼备的更是稀缺。

    所以萧梁略一思索,还是决定召唤辛弃疾。

    萧梁眼前,顿时出现了一个青年文士。

    但他身形伟岸,剑眉星目,气度沉稳,腰间悬挂着一柄短剑。

    见到萧梁,立刻拱手拜倒:

    “草民辛弃疾,拜见主公!”

    萧梁连忙扶起,也不啰嗦,直接封他为王府长史,先帮着处理户籍、屯田、以及拟定军制等事宜。

    萧梁也不想成天坐在府中,让辛弃疾、高长恭帮忙处理事务之后,自己便换了便装,每天带着数百亲兵,帮定居在林山县的百姓开垦荒地。

    历经战争之后,许多地里早就长满了杂草,虽然萧梁免费提供了良种和农具,但一些男丁不足的家庭,依然会十分辛苦。

    而他这个王爷亲自带头,其余军民自然会互相帮忙,尽快将田地开垦。

    同时也是在变相的告诉别人,辰州王会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

    每家每户,按照人丁为单位,分给相应土地。

    为了避免今后土地兼并,萧梁直接下令,凡自己治下的百姓,田地不可出售。

    每村、县,组建屯田所。

    田地分为公田和私田。

    私田就是百姓自己开垦所有,不可买卖,也不可荒废。

    但如果实在家里壮丁不足,可以从屯田所延请屯田兵协助耕种。

    如果是绝户者,按照田地原本主人的遗嘱,继承给相应亲族。

    没有亲族的,才会收回为公田。

    公田会按照国家统一调配,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并作为农业示范点参与各类实验。

    屯田所不是军队,算是地方农业局,加上农业科学院以及农学院的综合体。

    一些退役的老兵,可以在里面充当屯田兵。

    也会延请经验丰富的农人作为老师,专门开设农学院,教授学生。

    并总结归纳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培育科学等等。

    这样才能不断培育优良种子,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目前来说,屯田所拥有的公田面积可能会稍大一些。

    但之后各地百姓数量增多的话,公田只会维持一个固定的数量,是不允许兼并私田的。

    当然,这只是萧梁目前对于田地的一个初步草案,毕竟他治下百姓人口数量实在太少,加上军队,一共也才几万人。

    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多开垦一些田地,保证未来粮食产量。

    其次是教育问题,之前在龙池县,萧梁还让一些老人家专门给孩子启蒙、识字。

    如今各地孤儿众多,萧梁已经暗中将不少金银送去大梁城,让时迁以购买奴仆的方式,四处搜罗人丁。

    虽然人口买卖的确万恶,但眼下也是增加领地人口最快的方式。

    等孩子们多了之后,萧梁准备延用之前慈幼院的方式,多聘请各行各业的老师来教授他们技能。

    一些之前受了伤的士卒被迫退役,一部分成为了萧梁的亲卫,一部分则选拔为骑术、武艺教头。

    这些日子,陆陆续续也有乾国难民投奔萧梁。

    萧梁自然来者不拒,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免税,允许开垦荒地,分发粮食种子,并且给与最基本的茅草屋住所。

    大半个月后,杨勋也终于带着大量粮草,从渝国返回。

    总体来说,渝国现在也是四处撒钱,希望能和各国恢复关系。

    鹿玄机虽然还在深宫之中,但杨勋暗中打探,听说这个女人生活的其实不错。

    离人那边,也派了几次使者前往蜀都。

    具体谈了什么不知道,但双方的关系似乎缓和了许多。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天下大势,似乎就发生了逆转。

    原本打生打死,搞得乾地十室九空。

    乾国原本至少有一千两百多万人口,但现在也就只剩下三百来万,之前还被破军可汗集中在玉京城。

    之后离人撤回草原,玉京城至少有十万青壮、少女被挟持回草原。

    现在各国都蛰伏不动,互相派遣使者或是开始通商。

    数日之后,长乐公主魏樱抵达林山县。

    只不过车驾来的早了一天,此时的萧梁并不在临时设置的王府之中。

    魏樱也不以为意,换上便装,便在亲卫护佑下前往新近建好的林山县屯田卫所探视。

    炎炎夏日,魏樱脸上渗出些许汗珠。

    纵横阡陌的田地之中,一群人正在灌溉农田。

    地里的豆苗绿油油的,块块分明,看的人不由心情愉悦。

    片刻之后,一个卷着裤腿,拿着铁锹的身影矫健的飞奔而来。

    烈日之下,萧梁变黑了稍许,但却眼中却透出说不清的喜悦之意。

    魏樱伸手遮在额头,看着飞奔而来的夫君,露出会心一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