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杜甫 黄鹂鸣翠柳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及评析:
1,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
2,一行白鹭振翅飞上天空。
3,从窗户上看去,西山上堆满了终年不化的白雪。
4,门前停泊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过来的船。
评析:
一,景色是美,但是没有意境在其中,诗句犹如无根之萍,没有安放之地。
二,用字不够精炼,比如,个,含。
如果改绝句为律诗,布置一个意境在其中,诗意会更美。
继续改绝句为律诗,深入研究:
中正壹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观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雪隐春山香未透,
勤修稚子早参贤。
鲲鹏志在扶摇上,
治国安邦不负年。
步韵修改后注释及评析:
1,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
2,一行白鹭振翅飞上天空。
3,从窗户上看去,西山上堆满了终年不化的白雪。
4,门前停泊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过来的船。
5,春天的大山被雪覆盖,花草树木的香味还没有全部散发。
6,勤奋学习的小孩子们,已经在老师的陪伴下,早早地开始参悟圣贤的文章。
7,孩子们立下远大的志向,长大后要做一个伟大的人。
8,去治理国家,治理天下,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满,不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
评析:
继前面四句之后,第五六句继续写景,以春早、花草树木的香味还没完全散发,去与孩子们更早,已经开始参悟学习圣贤的文章,来对仗,作一个转折和比较。
第七八句承上继续写,孩子们的志向,立志要做伟大的人物,去治理国家,去守护国家。
如此一来,就与前面的景物相呼应了。景色再美,没有一代一代的人去守护,景色还会美吗?
侵华历史,抗日历史,再繁华的时代,再美丽的景色,都不能离开人的治理和守护,对么?
在“关于文化建设”一书中,首领多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程。”
我们之所以能够快乐平安幸福地生活,就是因为一代一代的努力。
国爱人民,人民自然应该爱国,人民也应该有守护国家的主观意愿。
要让伟大的时代延续,就离不开天下人的共同努力。
所以,我们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诚心正意地贯彻新文化思想的新理念,改革创新,促进升华。
诗词是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文化,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一年级就有了诗歌的存在。
如何去改革创新并升华?
从诗词做起,从教育做起,将正能量、爱国情怀、充满正能量的思维,融入诗词中,传承给后辈子孙。
我们要让孩子们从接受教育开始,就要有爱党、爱国、爱家、爱人民、爱自己的思想理念,我们要让孩子们从诗词的学习开始,就接受满满正能量。
只有全天下都充满正能量,才不会辜负这个美好而繁华的时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正虽为一介布衣,也应略尽绵薄之力,报效国家,报效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