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
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
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
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
何惜醉流霞。
林卧:结合下文的搴帷讲,林间应该是帐篷而不是屋子。因此,解释为:在林间的帐篷里躺着。
搴帷:这个词有歧义,因此,后文会改掉。1,高级地方官去就任。2,搴,读音为,qian,通假字,通褰,qian,意思为:揭起,撩起。帷,帐幕,围在四周的幕布或者帘子。搴帷结合在一起:撩起帐帘。
物华:万物的风华。看周围的美景。
青鸟使: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西王母的使者。这里指梅道士派来请客的使者。
赤松家: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梅道士。
金灶:金色的炼丹炉。仙桃:桃树。
童颜:年轻的容颜。流霞:这里应该指的是一种酒名。
释义并评析:
1,作者在林间的帐篷里躺着,因为春天快要过去而发愁。
2,于是,他揭开帘幕,出来观赏周围的美景。
3,忽然碰到梅道士的使者来了。
4,邀请作者去梅道士的家里做客。
5,到目的地的时候,金色的炼丹炉刚刚生了火。
6,院里的仙桃树正好开出花朵。
7,如果年轻的容颜可以永远留住。
8,何必再珍惜这流霞酒?
这首诗虽然引用了几个一般人看不懂的名词,但是,从文字严谨上来看,这首诗的弊病是比较少的。
只是简单化一下,再使之稍微圆润一下,修改一下不合格律的平仄,修改一下极少数的字,再把“华”和“花”两个韵,去掉一个,改成茶,就可以了。
第七句的仙桃正发花,不是很好,桃树开花的过程,不是眼睛可以看清楚的,花儿不是一分钟就开了。而且,前文说了愁春尽,览物华,既然已经看过景色了,此时就没必要再写景色。
不如写写梅道士如何款待他。一是炼丹,二是煮茶,也符合道家修炼的真谛。
喝茶修身养性,炼丹求长生。如果改成请作者吃饭,反而不雅了。
林卧愁春尽,
掀帘览物华。
忽来青鸟使,
邀去赤松家。
丹鼎初开火,
金炉正煮茶。
童颜如可驻,
何惜醉流霞。
1,与上同。
2,因为上句的春天快要过去而发愁,因此,作者掀起帘幕,走出来观赏周围的美景。
3,忽然,有梅道士的信使来了。
4,邀请作者去梅道士家里做客。
5,到梅道士家时,炼丹的炉鼎刚刚生起火。
6,金炉之中,正在煮茶。
7,如果年轻的容貌可以长久地停留。
8,何必还要珍惜这流霞酒?不如尽情畅饮,求一醉吧。
如此一改,就更加自然圆润,浑然一体,而且读起来也更加流畅,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好的诗词,就应该让人一目了然,而又意境深厚不俗,文字上的技巧,终究是为意境服务的。
越朴实,越容易推广流传。
如果格律诗能让更多普通人都掌握,外国人搞出来的数字律,还有人玩吗?
返璞归真,永远都是文字领域的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