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激动
“看到了没?看到了没啊!!”
于震东激动得直接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坐在旁边的秦局长吓了一大跳。
于震东心里暗自感叹道:这位外交部长大有深意啊!
当那些外国人肆意污蔑、歪曲华夏历史的时候,他竟然能够保持如此平静;可一旦轮到张屿展开反击之时,却又变得这般兴奋异常。
毫无疑问,张屿正是那个让自己无比信任和器重之人啊!
此时此刻,于震东对于张屿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这个人必定会成为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因为只有像张屿这样坚定信念且智勇双全者才能在纷繁复杂国际局势中游刃有余并捍卫祖国荣誉及尊严!
他们看到张屿站在台上,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地谴责那些妄图诋毁华夏历史的外国人。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击着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就连一向稳重的秦局长也不禁为之动容。
事实上,秦局长一直以来都对张屿赞赏有加,尤其是当他成功迫使外国领袖公开道歉并归还华夏文物之后,更是对其刮目相看。
而此刻,看着张屿在舞台上毫不畏惧地与那帮外国人对峙,将他们辩驳得哑口无言,秦局长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钦佩之情。
他不由地看向旁边异常激动的于震东,果然这位外交部长,曾经游历于国家之间。
在看人上面也是非常准确。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当秦局长听到张屿如此淡定地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不禁热泪盈眶。
“没错啊!”秦局长喃喃自语道:“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那段历史又能算得上什么呢?”
每一次得知华夏境内发现古墓的消息后,秦局长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亲自深入其中去探寻一番究竟。
无论是一代帝王的宏伟陵寝,还是诸侯将相的安息之地;亦或是普通富贵人家的墓穴,对他来说都有着无尽的吸引力。
然而这些又能代表什么呢?在岁月的洪流中,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那些历经沧桑、流传至今的名字,哪一个不是拥有惊世骇俗之才华的人物呢?
秦始皇就是其中的顶峰人物。
他的名字或许还能流传千年,甚至万年。
时间会磨灭一切,唯有拥有的人心无法磨灭。
秦局长看着节目中的张屿时而感叹历史的悲壮,时而用一番趣事逗得他们喜笑颜开。
他们的情绪也时刻被张屿影响着。
在张屿口中吐出“樱花国第一男枪”这几个字时,他们俩脸上都流露出一丝迷茫和困惑。
他们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十分不解。
毕竟他们每天业务繁忙从未接触过游戏,对互联网上那些热门梗更是一无所知。
然而,就在这时,张屿紧接着提到了“樱花国的前任首相”,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张屿是在用一种委婉而含蓄的方式,向那个来自樱花国的无礼之徒发起反击,并通过讽刺来表达自己对该国的不满情绪。
此刻,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听众,他们虽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张屿所使用的某些词汇。
但是作为年轻一辈的代表利用他们这一代的文化进行反击,使得这群原本有着代沟的人们在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
在这一瞬间,年龄不再是界限,文化背景也不再成为阻碍。
大家纷纷领悟到了张屿言辞背后的深意——他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面对他国的挑衅与侮辱,我们绝不容忍、绝不退缩!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这些外国人整天讽刺着华夏。
或许老一辈人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可不会。
有仇当场就报了。
张屿凭借樱花国的前任首相借机嘲讽樱花国,更是让樱花国人气急败坏,在节目中当场不顾形象。
这也让观看直播的华夏观众大出一口气。
原本他们只能在华夏境内嘲讽嘲讽小樱花国,现在终于有人摆在世界的舞台上肆意嘲讽着樱花国。
正当于震东和秦局长以为张屿的攻势就这么结束时,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张屿嘲讽樱花国也就算了,还认了樱花国为孙。
在世界上宣扬,华夏是樱花国的祖先。
徐福本就是华夏人,张屿凭借华夏的正统历史,向世界证明了樱花国无非是华夏的子孙蔓延过去。
让樱花国在国际的脸面彻底崩盘。
“哈哈哈哈!我猜那些樱花国人一定疯了。”
于震东笑得简直合不拢嘴。
试问哪个国家愿意承认自己是其他国家的后代呢?这简直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奇耻大辱。
而张屿在这国际节目中打得樱花国人脸面啪啪响。
为华夏大出了一口恶气。
于震东非常满意张屿今天的表现,可进可退,可攻可守。
就如同一把利剑一般击碎了外国人想要抹黑华夏的手段。
“老于啊,你这不把这孩子收了,说不过去吧”
秦局长看了之后,对于张屿是更加喜爱,他真心希望张屿能够加入外交部。
凭借张屿的能力,在外交场合中也能够大发神威。
这才是张屿该去的地方。
所以他一再恳请于震东希望他能够让这孩子进入外交部。
即便他们根本不相识,只是秦局长的爱才之心作怪。
“我何尝不知啊”
于震东叹了口气。
他也希望让如此有外交天赋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外交场合之中大放异彩,只是作为外交官危机重重。
就算如今国家强盛了,那些出了名的外交官出门在外也是随时要提防着外国人下死手。
外国人擅长找借口,想要让某个人在国外出现问题,那随手间就能够编造出一个正当理由。
他当年就遭遇过一次,至今体内还留下一颗子弹无法去除。
那外国最终也只是找了一个造反者搞错了目标的借口不了了之。
医者不自医,就连他都无法解决这种事情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所以于震东不希望一个如此年轻的少年就因为维护国家尊严而面对生死危机。
迟迟无法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