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百姓的真心
茕夕静静地聆听着长义的话语,内心却掀起了波澜。他试图开口解释,却感觉言语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仿佛无法触及内心深处的挣扎。
逃避,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习惯。自出生至今的21年里,他总是在逃避,逃避那些让他感到不安和痛苦的事情。他并非没有良知,但趋利避害的本能总是让他选择了逃避。
“在了解事情的本质之前,盲目地行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这句话,他早已深深刻在心中,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他相信,只有保持这种卑微而谨慎的生存方式,才能避免更多的伤害。
然而,此刻,一个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回荡,不断冲击着他的内心。它质问他:“你所做的一切,真的对吗?真的对得起你的良心吗?”这个声音让他感到焦躁不安,内心的平静俨然被打破。
罡雄察觉到了茕夕的异常,他焦急地为他抚胸顺气,试图让他恢复平静。而长义则默默地带着“狗子”去收拾北房,以便为二人提供一个安身之所。在这个时刻,他们的关心和照顾让茕夕感到了一丝温暖,但他内心的挣扎却依然没有停止。
夜色已深,院子里唯有无知少年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而其余的三人,却各自怀揣着心事,难以入眠。
长义的心头再次涌起对军旅生涯和昔日伙伴的思念。他感到愤懑与不平,往常这个时候,他要么在打铁,要么在练武。然而今天,出于对茕夕的尊重,他只能凝视着窗外的月亮,思绪飘向远方的故友。
罡雄依旧保持着站岗的姿势,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在他眼中,茕夕的行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他是否愿意去做的理由。家对他来说早已是遥远的记忆,荣耀也被他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现在的他,心中只有一件事——无论茕夕走到哪里,他都会如影随形地保护他。想到这里,他不禁轻轻按了按腰间的刀,将身子挺得更直了一些。他凝视着皎洁的月亮,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而茕夕的内心最为挣扎。他明明对此一无所知,却被这一切无端卷入其中。他努力地说服自己:“这明明都是小狼那个混蛋造的孽,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然而,长义和那些可能已经逝去的将士,却对他寄予了厚望。“仁爱之政……深受百姓爱戴”这些话语像一根根钢针,不断刺入他肿胀欲裂的大脑,搅动着他不安的内心。
“你倒是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啊……”茕夕靠着窗沿,不断地摩挲着胸前的圆玉,渴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然而回应他的,只有穿过树林的风声和洒落大地的月光。
在同一个月亮之下,三人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心境和处境。夜色中,他们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却又各自孤独地漂浮在无尽的黑暗中。
在这宁静的村落里,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开。清晨,长义的院子外已是人头攒动,前来的人们都是村里的妇女、老人和昨日的孩童。他们怀揣着满满的善意,希望将自家舍不得吃的美食、舍不得穿的好衣,毫无保留地献给传说中的北国公——茕夕。即便他或许并不需要这些。
面对院外那些热情而真挚的目光,茕夕心中五味杂陈,尤其在与那些勇士家属对视时,更是感到无地自容。他宁愿承受臭鸡蛋和烂菜叶的袭击,甚至遭受世间最恶毒的诅咒,也不愿面对这样纯真而深沉的情感。他心想,或许那样的惩罚能让他们和自己都好过一些。于是,茕夕决定离开,他默默地收拾着行李,缓缓走出院子。他实在无法在这里多待一刻,最终选择了逃避。
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人说话,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凝视着茕夕,似乎要将他的模样永远镌刻在心底。他们高举着珍贵的粮食和布匹,即使那是他们越冬的补给,他们也心甘情愿地献给茕夕。人群一路跟随着他,直到村口。茕夕强忍着泪水转过身,对村民们说道:“乡亲们,都回去吧!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都回去吧。”
然而,无论茕夕如何诚恳地劝说,村民们始终不肯离去。直到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出现,他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国君啊,您能在我等这穷山恶水之地停留,老朽已经感激不尽了。如今国君您依然如二十三年前那般仁厚爱民,不肯染指百姓家的一丝一毫,老朽等人真是没齿难忘啊!国君您以天下为己任,此行山高路远,万望您保重身体,以应天下百姓之愿啊!”说罢,一行人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茕夕再也无法故作高冷,他背对着村民们,不忍再看到他们这样的情景,也不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热泪盈眶的样子。他强忍着情绪,与罡雄一起渐行渐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