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情况投资之“东方航空”
饱受俄乌冲突影响,上游燃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飞涨;经受新冠疫情影响,出行消费者减少导致收入减少;同时,在2022年3月21日又发生了空难。
经历这一连串事件下的中国东航,现在怎么样了?
一、投资逻辑复盘
复盘中国东航的投资逻辑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特殊情况投资。
判断特殊情况投资,需要知道满足特殊情况的条件:
一是发生了某件事情之后,这家公司会倒闭吗?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会消失吗?
二是发生了某件事情之后,导致的股价下跌是否便宜?
只有以上两个条件满足公司不会倒闭、行业不会消失,且股价非常便宜,这样的情况下才适合特殊投资。
中国东航经历了俄乌冲突影响、新冠疫情影响,以及空难事件影响。
首先我们从行业上来看,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会导致中国东航所处的航空运输业消失。
因为航空业具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比如方便且速度快,这其实相当于商业活动的一个刚需工具。
虽然说发生空难事故,大家怕归怕,但要说所有人都放弃飞机出行,这是不现实的。
接着来看公司层面,中国东航的实控人为国资委,背景强大。
业绩上来看,自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不仅中国东航,其它所有航空公司的业绩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虽然中国东航整体业绩不如民航的春秋航空优秀【主要是在疫情的打击下,中国东航主要的利润来源(国际航线业务)跌到了原来的1\/80,导致他的营收和净利润受到严重影响】,但与国航、南航等航空公司相比较,大家的表现其实都差不多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春秋航空有个问题是自由现金流为负,因为春秋航空想卖飞机扩充自己的运营能力。但是具有国资委背景的中国东航的现金流比春秋航空好看多了,因为东航有个“好爸爸”在背后支持,完全不用担心飞机不够用。
最后估值方面,pe受净利润亏损影响已经是负值,a股中国东航pb仅为17倍左右,而过去十年的平均市净率在22倍左右;而中国东航当时在港股的市净率是09,平均历史市净率是22,相比较来看,中国东航港股未来的上涨空间更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止这次复盘,疫情已经全面开放了,中国东航消息面的利好已经兑现了,当然中国东航股价也开启了一波不错的上涨,a股东航受此消息影响最高上涨到了599元。如果是分档买入的小伙伴,已经赚了大概10左右的收益。
下面带来一个问题,中国东航现在是不是要卖掉了?
因为疫情开放,消息面的利好是兑现了。但它的业绩面还没有兑现,前文的复盘也讲过,中国东航主要的收入及利润来源是国际航线。
而从2019年开始几乎所有航空公司都关闭了国际航线,现在国际航线又重新开了,业绩面的修复基本上会在半年内显现出来,估计那个时候东航的股价能够给大家一个惊喜。
既然说中国东航后续的关注重点是业绩面,那从年初的复盘到现在也有大半年了,东航的业绩到底有没有恢复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中国东航最新情况
(一)财务方面
1、业绩情况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东航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5538亿元,同比增长13860,为2019年同期的9158;归母净利润亏损为2607亿元,较2022年前三季度(上年同期为-28116亿元)减亏25509亿元,同比减亏907。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东航实现营业收入3611亿元,同比增长1189;实现归母净利润364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成本以及费用
航油、人工、折旧和起降费用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项目,合计占比7-8成,其中人工和折旧费用相对刚性,起降费用取决于航班量和机场收费水平,这两部分成本可预测性强;
而航油成本主要取决于航班量和油价水平,油价的难以预测使航油成本成为航空公司业绩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也可以说,在业务量确定性较强的时候,油价水平决定了航空公司业绩强弱。
成本端,疫情的放开,出行需求的恢复,中国东航业务量大幅上升,三季度营业成本为3022亿元,同比增长351。
虽然航油价格同比下降,但运力大幅增投抬升了航油成本。
因为国际长航线仍处于恢复进程中,机队利用效率和2019年相比仍有差距,导致单位非油成本相比2019年同期仍有一定升幅。
费用端,中国东航三季度公司费用水平同比显着改善,因业务量上升,销售费用显着增长,但销售费用率为315,同比下降075,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2、016,同比分别下降320、029。
财务费用因汇兑损益同比显着改善而有明显下降,财务费用率为339,同比下降1506。
3、其他财务指标
2023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9027,同比下降103;有息负债率为7057,同比下降50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94亿元,同比增长10213倍。
总的来说,中国东航2020-2022年在疫情背景下,航空出现需求少,疫情期间航空机票价格定的也非常低,导致利润大幅度亏损,所以我们看到的财报结果就是净利润产生了亏损,业绩大幅下降,从而拖累股价持续下滑。
不过2023年一季度业绩开始有所好转,三季度扭亏为盈了。
因业务量大幅上升,营业成本有一定升幅,不过整体费用率有着显着改善;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现金流有所增长,整体来看三季度业绩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
(二)业务方面
受益于暑运出行需求的复苏,中国东航的业务量提升显着。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东航运输旅客8499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146,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868。
机队引进: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东航集团共引进飞机18架,退出飞机12架,净引进飞机6架,合计运营客机781架。公司计划2023下半年至2025年分别引进飞机2架、13架、4架,退出3架、9架、14架。
ask、rpk分别同比上升13382、17 139,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8848、7892。客座率为7366,同比增长102,较2019年同期下降892。
(注:ask全称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表示可用座位公里;rpk全称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er,表示收入客公里,即旅客周转率)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东航运输旅客330498万人次,同比增长1185,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9746。
ask、rpk分别同比上升11974、14972,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9946、9247。
国内航线ask、rpk恢复较快,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3、113;
国际航线ask、rpk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6、53;
地区航线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1、85;
客座率为7661,同比增长919,较2019年同期下降58。
票价情况,根据choice的票价指数数据,一线城市对飞航线的票价指数(2022年日均票价\/2019年年均票价)明显高于核心城市对飞票价指数。2022年一线城市互飞航线平均票价恢复至2019年87的水平,恢复速度快于核心城市对飞的45。
2022年冬春航季,中国东航(包含旗下上海航空)调整了包括北京-上海、上海-广州、上海-深圳在内的10条航线的经济舱全价票票价,平均涨幅10。
以京沪线数据为例,自2016年12月京沪线加入实行市场调节价航线目录以来,京沪线的经济舱全价票票价从2017年的1240元上涨至2022年冬春季的2150元,累计涨幅达734。
航线数量,从2019及2022年夏秋、冬春航季航班计划看,中国东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对飞航线数量领先,始终保持全行业第一。以2022年冬春航季的航班计划为例,中国东航一线城市对飞航线数量为1092班\/周,高于中国国航的996班\/周、南方航空的994班\/周。
油价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到航油价格与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几乎是一致的。
2020年中旬左右,油价到达了一个相对低位,不过很快就开始反弹了,然后油价一直处于上行到2022年中旬,后面油价又开始回落,自2023年以来,航油价格处于下行趋势。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油价大幅上涨导致航油成本上升,人民币贬值导致汇兑亏损等都会给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
同时,如果行业层面出现重大政策变动、发生航空事故、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层面的运力引进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等也都会给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
四、估值思路
从上文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东航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依旧高达90,有息负债率依旧高达70,也就是它的负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好转。
因此,相对估值法pb对中国东航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依旧采用小熊老师年初给出的65元作为中国东航卖出价格。
五、总结
自今年一月初出行政策放松以来,中国东航生产经营及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在小长假及暑运市场票价及需求双升的背景下,中国东航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虽然目前的业绩还没完全覆盖掉亏损,但业绩已经在持续好转中。
中国东航为上海两场(上海虹桥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最大承运人,且一线城市互飞航线优势明显。
当前民航市场依然处于恢复过程中,供给端,机队引进持续放缓,理论供给增量有限,需求端则伴随着经济持续复苏而有望不断增长,供续持续好转的势头不改,运价有望保持上行趋势。
10月国庆假期后行业步入淡季,受需求预期回落、人民币贬值压力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东航股价持续调整,但上述风险当前来看已得到相对释放。
未来宏观经济预期变化及国际航线恢复仍是航空板块定价的核心,后续如果航空业继续上行,行业供需发生反转的话,中国东航业绩也有望受益,股价也有望从政策利好向基本面修复转变。
注:不同平台数据源存在一定差异,建议重点参考分析思路,不必过度追求数据精确性。本文阐述的仅代表笔者个人的理解和观点,仅作为投资逻辑和方法学习,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