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道法无拘 > 第25章 船要见江!

第25章 船要见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魏南焉!

    这个名字,对许清如而言,如同烙印般深刻在心头,即便时光流转,也未曾淡去。

    回想起初中的日子,那位博学多识的语文老师,总是能用慧眼识人。

    开学的第一天,他便对许清如的名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他说,许清如这个名字,源自南宋朱熹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清澈如许,更是家人对他深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心地纯净,学识渊博,永远保持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而当语文老师的目光落在魏南焉的名字上时,他的眉头微微一皱,似乎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某种深意。

    然而,他一时之间却未能解开这其中的奥秘。

    直到一周后的一堂语文课,老师才恍然大悟,并向学生们揭晓了答案。

    原来,魏南焉之名,出自陶渊明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诗中写道:“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这南岭,便是南越的代称,而魏南焉的故乡,恰好便是那遥远的南越之地。

    语文老师对这个名字的寓意感到困惑,他曾试图询问魏南焉,但那时的她,还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被点名后只是僵立在课堂之上,场面一度颇为尴尬。好在老师及时转移了话题,才让这场小小的风波得以平息。

    自那次课堂之后,许清如便对“魏南焉”这个名字有了深深的记忆。在众多的同学之中,似乎只有他和魏南焉的名字被赋予了文化的厚重感,这使得他内心觉得与魏南焉之间有着一份特别的缘分。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愈发觉得与魏南焉的相识并非偶然,而是一种难得的际遇。因此,他努力与她接触,逐渐从陌生走向熟悉。

    初一的暑假,许清如成功约到了魏南焉一同出游,那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仿佛彼此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然而,命运却像是开了一个玩笑。在第二年的某个时刻,魏南焉突然转学离开,回到了她的老家继续学业。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许清如的心情陷入了低谷,他失落了好长一段时间,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如今,在这意想不到的场合再次见到魏南焉,许清如感到有些恍惚。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她重逢,毕竟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度里,相遇的几率微乎其微。

    当室友们提议去南越旅游时,魏南焉的身影曾在许清如的脑海中闪现,但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认为真的能在那里遇到她。但命运却如此神奇,让他们在南越的土地上再次相遇。

    在光塔寺的那一刻,许清如几乎怀疑自己是因为太过思念魏南焉,而将一个与她相似的人误认为是她。他刚想要上前询问,却被两人挡住去路,对方就此消失无踪。

    许清如只能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错觉,没有继续执着地寻找。当时他正处于梦境世界的困扰之中,想着等拜神结束后,再到寺庙中寻找那个相似的身影。

    可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这个人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展现出一种杀伐果断的气势,与之前的温柔形象截然不同。

    魏南焉如狂风骤雨般从正门闯入,瞬间将黑衣人的后方冲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许清如目睹这一切,心中的惊叹之情难以言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一直忽略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线索。

    魏南焉那果断而冷酷的杀戮手法,让许清如不禁联想到了光塔寺的那场血腥事件。

    他恍然大悟,原来魏南焉与那些一路追杀他的人,竟来自同一个神秘组织。

    她此刻的出现,绝非偶然,更不可能是为了重温旧日的情谊。

    她,就如同之前手持狼牙棒的关盛标一般,是来捉拿他的!

    想到这一点,许清如没有贸然上前相助,而是迅速召集王蓓等人,从酒吧的后门悄然逃离。

    后门处,果然有警察驻守,正如关盛标所言,这里早有埋伏。

    这些警察手持枪械,神情严肃。王蓓等人一出现,便被他们果断逮捕。

    对于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杀和同事误杀的他们来说,警察的到来无疑带来了久违的安全感。

    许清如深知警察的权威与威严,他内心对警察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作为帝国的公民,他始终牢记着警察的职责与权力,不敢有丝毫的挑衅与轻慢。

    面对警察递过来的手铐,许清如没有丝毫反抗的念头,顺从地将其戴上。

    但在戴上手铐后,他立刻察觉到了自己的好笑。他轻轻一试,发现这手铐虽然看似坚固,但对他来说却如同纸糊一般,轻易便能挣脱。

    尽管如此,许清如并没有立刻挣脱手铐。他注意到警察腰间配备的枪械,深知自己目前状态不佳,不宜采取暴力行动。他决定暂时保持冷静,等待合适的时机。

    许清如计划着,等到警察将他带到更为开阔的地带后,再寻找机会实施逃离。

    他知道,自己不能贸然行动,否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袭警是重罪,虽然他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但他认为自己是在正当防卫,与主动袭警的性质截然不同。

    于是,许清如决定暂时忍耐,保持冷静,等待那个逃离的绝佳时机。

    然而,随着现场警察数量的不断攀升,场面愈发显得宏大,连空中的直升机都加入了巡逻行列,围观群众更是越聚越多。

    许清如意识到,在这般严密的布控下,想要再次逃离已是难如登天。

    虽然人多对于他而言本是个可利用的优势,他本可以借人群的掩护悄然消失。但对方既然能锁定他一次,便意味着能锁定他十次。即便是在不需要身份证明登记的青旅,他的行踪还是被无情地揪了出来。

    在这监控密布的现代都市,要想悄无声息地逃之夭夭,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许清如深知,一旦选择逃跑,他将面临的是无尽的追捕。这样的日子一长,他根本无法承受那份沉重的压力。

    此刻的他,身心俱疲。

    刚刚结束的那场生死搏杀,并未激发出他的杀戮欲望,反而让他感到一阵恶心与疲惫。

    他开始质疑这一切的意义,为何自己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他就像一只被江河推着前行的小船,无力抗拒。

    他想要质问这些江河,为何要如此对待他?他究竟做错了什么?他的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他们如此执着地追寻?

    最终,许清如决定亲自去面对这一切。

    他顺从地戴上了头套,坐上了警车。

    在周围群众惊讶于他年轻面容的目光中,他在一片黑暗与嘈杂中离开了淼城区,前往天理院禅城分部。

    他被带着辗转多辆警车,似乎是对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迷惑他,让他无法猜测出禅城分部的具体位置。但许清如只觉得他们的做法是对他的高估。他并非什么天才侦探或特工,无法通过几次拐弯和地图就定位出自己的所在。

    在心中,他再次呐喊着:我只是个普通的应届大学生啊!

    可是,禅城分部对许清如的态度却远非将他视作一名普通应届大学生那般简单。

    关盛标的死亡信息经过魏南焉的核实,已经迅速传回了分部。

    因此,禅城分部上下都对许清如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将他视作一个极度危险的敌人。

    刘玉不禁用手扶住额头,他再次低估了许清如的成长速度。

    这个拥有童子命的人所展现出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即便没有接触过塔灵,许清如也已经强大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刘玉开始担忧,倘若许清如真的接触到了塔灵,按照秦如铁的打算,未来将其吸纳进楚庭分部,那自己在楚庭分部的地位恐怕将岌岌可危。

    即便他凭借多年的资历坐上了院正的位置,但面对许清如这样的下属,他的话语权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刘玉再次坚定了除掉许清如的决心。

    但在行动之前,他必须先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付出代价。

    毕竟,一名司直的死亡可不是小事,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很可能因此引咎辞职。

    许清如被普通警察逮捕,而关盛标却被他杀害,这两件大事在禅城分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快就传到了楚庭分部。楚庭与禅城两地相隔并不远,乘坐楚禅线地铁往返也仅需一小时左右,开车则更为迅速。

    得知消息的秦如铁决定亲自前往禅城一趟。这次他罕见地离开了常年坐镇的办公室,驾驶着汽车踏上了前往禅城的道路。

    深夜十一点,禅城分部内灯火通明,所有司直整齐地聚集在一起,等待着秦如铁的到来。

    作为楚庭分部的直接管辖对象,禅城分部没有设立院正一职,因此秦如铁的到来无疑给这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秦如铁一直对许清如寄予厚望,大门他抵达禅城分部后的第一件事,却并非去探望被关押的许清如。毕竟,许清如已被严加看管,无需担心其逃逸。

    秦如铁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查清关盛标的死因,以及整个追缉行动中的种种细节。

    一份详尽的报告递到了秦如铁的手中,上面详细记录了追缉许清如的全部过程。

    但报告只是冷冰冰的事实陈述,背后的决策和思路还需要通过人来解读。

    于是,秦如铁决定听取刘玉的汇报,了解他在这次行动中的想法和考量。

    两人走进一间庄重的会议室,秦如铁并未选择前往气氛压抑的讯问室。在他看来,目前的情况尚未严重到需要直接对刘玉进行讯问的地步。

    半小时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会议室,脸上都保持着平静的表情,看不出任何端倪。

    在秦如铁的询问下,刘玉对答如流,他坦然承认自己在追缉许清如的问题上犯了轻敌的错误。

    他解释称,之所以让魏南焉去清除姬氏集团的据点,是为了主动出击,打乱对方的节奏,延缓他们找到许清如的步伐。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因为直到许清如杀死关盛标后,姬氏集团才匆匆赶到现场。甚至在蒲友元第一次找到许清如时,姬氏集团也未能得到任何消息。没有帝国作为后台的他们,在追缉许清如这件事上确实处于劣势。

    更何况,还有一个魏南焉在他们的大动脉上跳舞,使他们更加分身乏术。

    刘玉进一步表示,倘若不是许清如以匪夷所思的速度迅速变强,他们本可以在蒲友元那次机会时成功抓捕他。然而,由于自己对许清如的严重低估,导致天理院一位优秀的司直不幸丧生。

    为此,他深感愧疚,并主动提出承担责任,包括辞职和向关盛标的家人提供经济补偿。

    这显然是刘玉采取的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秦如铁并非轻易被说服之人。他深知刘玉的价值和能力,不会轻易允许他辞职。

    南越这片地区,天理院的人才本就稀缺,如今已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司直关盛标,再也不能让像刘玉这样经验丰富的司直离开。

    刘玉之所以表达出那样的态度,不过是想展现自己的认错决心,从而维持秦如铁对他的信任,继续获得工作上的支持。

    秦如铁对刘玉的话深信不疑。结合手中的报告内容,他认为刘玉在决策上并无明显失误。问题的根源在于许清如那超乎寻常的成长速度,这确实令人震惊。

    从某种角度看,这其实是件好事。倘若许清如没有杀害关盛标,秦如铁有七成的信心能够说服高层将这位潜力巨大的年轻人吸纳进天理院。

    可惜的是,许清如杀死了关盛标,这一举动无疑让事情变得复杂棘手。

    秦如铁决定亲自去见见许清如,这艘在风浪中颠簸的小船,终于要面对那浩瀚无垠的江河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