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民国大文豪 > 第118章 定稿

第118章 定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了好一会儿,邵飘萍终于翻阅完了手中的稿件,他轻轻放下纸笔,目光转向坐在对面的李斯年,认真地说道:“这篇报道写得很不错,它很能体现我们华国商人一贯坚守的诚信经营,珍视商誉的传统。这个白家老号,我也曾有所耳闻,声誉很好,也很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事迹值得我们报社大力宣扬。我刚刚听槱森提及之后,已经派遣记者去现场核实情况了。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们一定全力报道。”

    说完,他将稿件递回给李斯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见李斯年接过稿件,他又补充道:“时济,你别误会,这是我们报社一贯的规矩,对每一篇报道都会进行严格的核实。”

    李斯年接过稿件,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就像我在这篇报道中强调的诚信经营一样,一个意思,只是白家老号贩卖的是药品,而我们贩卖的是文字和思想,但本质上都要对公众负责,一个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一个关乎人们的思想健康。这两者都极其重要,都要求我们做到严谨、真实,容不得半点马虎。”

    李斯年的这番话让邵飘萍眼前一亮,作为华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与陈布雷、章太炎、秋瑾等人都有过深入的交流和合作,被誉为“新闻全才”。但此刻,他还是第一次听人将报纸的作用这么来解读。

    “贩卖文字和思想”,“影响公众的思想健康”,邵飘萍在心中反复回味这两句话,他感到自己对新闻和报纸的认知又得到了新的提升。

    他不禁赞叹道:“难怪槱森总是夸你是个人才,这一句话就发人深省啊。”

    听到邵飘萍提及自己一向羡慕和嫉妒的对象——徐智摩,在外人面前如此夸赞自己,李斯年不禁有些得意,看向徐智摩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他在心中暗暗决定,给他点面子,以后要少跟徐智摩斗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一位挂着相机的女记者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她一脸兴奋地说:“振青,百草厅火烧假药的事件确实是真的。我去了百草厅白家老号,一路上听到很多人都在议论。有人说白家的那位掌柜在药王爷面前大义灭亲,把自己儿子的腿都打断了。还有人说,他一把火烧了几十万两银子的药品。我随机采访了一些群众,他们都对那位白七爷的魄力赞不绝口,也有人为那些被烧的药品感到惋惜,但总体来说,没有一个人不拍手叫好的。”

    说到这里,她脸上露出了一丝遗憾:“可惜的是,我没能拍到点火的那一刻。但我拍了白家的牌匾和燃烧过的灰烬,那灰堆竟然有一人多高呢。”

    邵飘萍听后立即吩咐道:“太好了,慧子,你赶紧去把照片冲洗出来。我们明天的报纸就要用这些照片。另外,你再写一篇评论,把你采访到的内容都加进去。”

    女记者应了一声,转身匆匆离去。

    邵飘萍转向李斯年,诚挚地说道:“时济,我真的得好好感谢你。这条社会新闻极具价值,而且是发生在我们本地的,无疑会对我们报纸的销量产生积极影响。”

    李斯年回应道:“邵先生,您太客气了。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局面,这样的报道不仅提升了报纸的关注度,也变相地为百草厅扬了名。我回头会跟七哥商量一下,让他在你们报社投放一些广告,再给你们些赞助,算是我们的一点小小支持。”

    听到李斯年这样说,邵飘萍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登广告是可以的,但赞助就不必了。我们报纸必须保持客观公正,这是我们公信力的基石。”

    自从邵飘萍创办《京报》以来,他就坚定地走上了一条自费独立办报的道路。他的言论既不受外国通讯社的影响,也不受军阀的控制,始终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为华国新闻事业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

    邵飘萍主张新闻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他认为,报纸应该监督政府,以及肩负起教育民众、唤醒民众的重任。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京报》逐渐成为了人民大众真正的发声平台(当然,邵飘萍最终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面对邵飘萍的坚定态度,李斯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深知,在这个时代,有些文人们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邵飘萍对李斯年刚才提到的“双赢”一词产生了兴趣:“时济,你刚才提到的‘双赢’是什么意思?”

    李斯年于是将之前对荣氏兄弟的解释重新复述了一遍,这让邵飘萍大为赞赏,连声称赞他是个人才。

    随后,邵飘萍指了指桌上的稿件说:“时济,我刚看了你写的稿子,做了一些修改。你先看看,然后我们再一起讨论。”

    李斯年摊开稿纸,仔细阅读起来。他特别注意了邵飘萍修改过的部分,只是几处措辞上的微调,初看似乎差别不大。然而,当他结合上下文再次阅读时,却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经过修改后的文章更加贴近大众的阅读习惯,情感表达更为充沛,煽动性也显着增强。他不禁暗自佩服邵飘萍的才华和敏锐洞察力,这位办报奇才果然名不虚传。

    李斯年针对稿件中的几个点与邵飘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他并非出于挽回颜面的目的,而是真心希望向这位新闻界的前辈学习新闻写作的技巧。

    在交流过程中,邵飘萍也察觉到了李斯年的学习热情,他本就是一位乐于教导后辈的人,于是便耐心且详细地解释了每一处修改的原因和作用。这场讨论对李斯年来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让他收获颇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