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能干不如会吹
在大太保李嗣源陪同下,李存勖第一次率领着马军前进。可以说穿越以来,从在汴州听见马蹄声开始,从来马蹄声带给他的都是恐怖、杀戮、悲剧、泪水,而现在,李存勖长长出了一口气:这是我的马军!
真想去向义父义母报告这天大的好消息啊。
可惜,他们已经阴阳两隔,看不见他们的义子,如今竟然率领着三百马军!唉,当初在凤翔的时候,如果有了这三百马军,那些邠宁军还敢来逞凶吗?
李存勖摇了摇头。就算当时有这三百马军,兵力也还是不如邠宁军。不过还好,源兄说了,父王这回带来的六万大军,对外号称十万大军。这不是把凤翔军的李茂贞吓得屁滚尿流,忙不迭地奉驾回銮了吗?
谁还讨论邠宁军?
当然也有自己的舌辩之功。师父的教导,真的很有用啊。可惜师父也战死了,否则也该让他看看我统领三百马军的英武形象。
嗯,师父又会怎么说呢?一定会教导我,物物而不物于物。是啊,这才是名言呢,得牢牢记住。还有为将的四个要素,智信仁勇,当初师父教我为将之道的时候,我可是大不以为然,觉得是屠龙之技。哪不知,现在……唉。
一路上思绪万端,抬头望去,空中白云苍狗,地上光影斑驳,真是春风拂面马蹄轻,便宜老子在前头!
李嗣源忽然问道:“三郎,你何时入了道门?”
李存勖只好把自己在凤翔城外如何被玄水利搭救,几年来在兴真观如何修道,后来又如何在蒲州求雨,一一说了一遍。说完之后却发现,李嗣源竟然一语不发。回想一下,自己讲述的过程里,李嗣源也从来没有插嘴。是我讲的太精彩?还是他已经听睡着了?不可能啊,这骑在马上呢。
其实李嗣源还真能骑着马打盹。不过他刚才只是在仔细听李存勖的故事,所以一言不发,这时候听见李存勖说完了,就开口打听一件事。
“你说的那个阿姐,叫叶娘温是吧?”
李存勖点了点头,却有些不解:源兄不问义父义母,不问师父,却来问阿姐。不会是有什么用意吧?
李嗣源当然有自己的用意,但却不是李存勖想象的那种男女之情。
“你阿姐,拜了四叔做义父,之后他俩骑着天马回了太原。你知道吧?”
李存勖有些难回答:
“阿姐拜义父,我就在场啊。但后来我被宣武军擒住了。四叔他们骑天马回太原,我是听你说了才知道的。”
李嗣源点点头,开始问自己最不解的一件事:
“那你为何不随四叔一起返回太原?马不够?”
李存勖叹了口气:
“四叔当时让我去看看宣武军是否已经撤走,可是我刚到战场,就被葛从周那厮擒住。所以后来四叔与阿姐如何,我都一概不知了。”
李嗣源暗暗想道:这里面有个破绽。四叔明知大王对三郎何等看重,怎会让三郎重回险境?除非……他摇摇头,赶走脑袋里这个不祥的念头,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三郎可知那天马,如今成了父王坐骑?”
李存勖笑了:
“骏马配英雄,天马成了父王坐骑,再合适不过了。”
李嗣源知道这个弟弟现在对马还不是那么了解,更没有父王那种对马的痴狂。笑了笑感叹两句:
“三郎如此曲折经历,真可说否极泰来!从此之后,三郎必定一马平川,节节高升!正应了那句话,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啊。”
李存勖也连连点头。在民间这么多年,终于苦尽甜来啦。
“源兄,此番救驾,既有十三兄攻邠宁军除掉王行瑜,又有父王兵临南山之功,再加上我舌辩之力,想必官家会重赏我们河东了吧?”
他故意说成“我们河东”,也是加重自己的归属感的意思。
李嗣源却叹了一口气:“三郎有所不知,那朱全忠甚是狡猾,居然编了个童谣,说什么‘终南山,朱郡王,使者去,天子还’,而且大街小巷唱遍,弄得朝野皆知,个个都在赞扬朱全忠忠肝义胆,营救官家回銮!而咱们击杀王行瑜,兵临南山,包括你深入虎穴,舌辩岐王,长安竟无一人知晓!现在这论功行赏,我并不看好河东!”
李存勖呆住了。这几句童谣,他在吴兴郡王府上是听过的,当时他和李九娘都是一笑置之,不以为然,不料如今竟然有了这么大的效果!看来朱全忠为了争功,早有谋划!情急之下骂道:
“岂有此理!河东一文一武双管齐下,才迫使李茂贞送还圣驾,怎么功劳却被朱全忠几句闲话取代!难道这天下,真是能干的不如会说的?”
对这句话,李嗣源自己就深有体会。他不善言辞,只会拼命打仗。一次战后,诸将都惊奇自己今儿个咋如此智勇双全?只有李嗣源默然。最后大伙都问他今天打的怎么样?他才慢慢说道:
“你们都喜欢以口击贼,嗣源只会以手击贼。”
史书记载了四个字:“众惭而止”。那是在河东,实干派还有机会说话。如果是在大唐在朝廷呢?
李嗣源苦笑道:“谁说不是呢?自古以来,那埋头苦干的,多半反而无人知晓;而那博舌弄唇吹嘘自己的,三言两语,四两拨千斤,居然就把功劳果实攫为己有!三郎,你也莫要生气,这等事,多着呢!”
李存勖年少气盛,根本听不进:
“别的我不管,但父王如果面见官家,总要把其中内幕说出!总不能让朱全忠欺负咱们河东!真是笑话。到底谁在救驾?”
李存勖没有想到,现在这美好的日子刚刚开始,马上又有新的乌云压了过来。畅快的心情还没充分享受,郁闷又来临了。
李嗣源似乎并不看好李存勖的建议:
“你觉得官家会听信咱们的一面之词?”
李存勖不以为然:
“咱们都是据实而言,不掩饰不浮夸,只将救驾真相告知官家,请官家秉公而论。怎会是一面之词?”
李嗣源叹息:“说河东救驾立功的,只有咱们自己;而说朱全忠救驾有功的,长安城中宫廷内外,军民人等,众口喧传,朝野皆知,你说官家信谁?”
这就是宣传的作用。摸鱼高手张惠给朱全忠的那首童谣,十二个字,二百两银子,就帮朱全忠戴上了一字王的桂冠。
而真正的救驾英雄,三帅乱阙被他宰了一个、围住两个,最后救驾成功的李克用,却还在等着皇帝召见,等着皇帝为了“羁縻”赏一顶王冠。
但因为有了童谣的宣传,朝野上下包括官家本人,都只知道是朱全忠在救驾。
听了源兄无奈又客观的分析,李存勖自己也愣住了。
停了一会儿,他还是愤愤地说:
“难道就由朱全忠贪天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