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末:我觉醒了世界征服系统 > 第111章 朝鲜归附

第111章 朝鲜归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瓦尔德泽先生请看,这是大明为光复之战专门制造的一种新式陆军武器——坦克!”

    坦克旅旅长赵志强一遍拍着坦克身上厚重的装甲板,一边满面笑意的给瓦尔德泽介绍这款新式兵器的各项指标。

    “贵国制造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兵器!但这火炮的口径是不是太小了?”

    瓦尔德泽对坦克的其他指标都非常的满意,唯一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就是37mm的主炮!

    虽然37mm主炮的射速足够快,用来打步兵杀伤力也足够了,但作为一个老陆军,谁不喜欢又粗又长的大管子呢?

    “哈哈瓦尔德泽先生放心,我们现役的坦克之所以没有安装大口径的主炮,主要还是受制于设计时发动机的功率所限!

    现在大明已经开发出一款120马力的新型汽油发动机,足够驱动一台十吨级别的坦克了!

    有了更强的动力,主炮至少能安装一门57mm炮!

    甚至是75mm短管炮也能装的上去!”

    这个时代的坦克还是很原始的,主炮也并不是单独开发的,就像现在的这款坦克,它上面的37mm炮就是直接从海军仓库里淘来的。

    而德国想要为自己的坦克安装更大口径的火炮,可以直接用陆军的75mm炮,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

    听到有更大马力的发动机,瓦尔德泽的脸上露出来满意的笑容。

    “那就太好了,既然有更大马力的发动机,那德意志就直接引进发动机技术,在这款坦克的基础上开发一款吨位更大、火力更强的坦克!”

    看着瓦尔德泽满面春风的笑容,赵志强的脸上同样露出微笑。

    他可是受到过皇帝陛下的亲自教导,很清楚汽油发动机的潜在隐患!

    但这个时候的人可不知道,而且,在这个内燃机刚刚兴起的时代,汽油发动机的功率的确要比柴油机强!

    而且体积也更小!

    这一点对于早期的小个子坦克来说非常重要,更小的发动机就意味着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

    就在赵志强向瓦尔德泽推销坦克的时候,中堂大人已经带着老部下们坐上了前往加州的新式战列舰!

    而陪同中堂大人前行的是丁汝昌等人。

    这些原北洋的高级海军军官们,如果直接闲置可就是极大的浪费!

    但一上来就让他们驾驶新式战列舰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将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开回来接受改装,而原本的老式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的海军官兵,则要接收开来的新式战列舰!

    洪熙号战列舰的甲板上,丁汝昌和刘步蟾等人眺望一望无际的大海,心中感慨万千。

    剪掉了大辫子,穿上了朱宽设计的新式海军服,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起来。

    “真是难以想象,如此巨大的战列舰,居然能在大海上迅疾如飞!

    科技的力量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啊!”

    丁汝昌伸手感受了一下海风,此时军舰航行的速度至少是18节。

    “哈哈禹亭(丁汝昌的字)兄现在也开始将科技挂在嘴边了!”

    面对刘步蟾的调侃,丁汝昌依旧面带笑意,继续说道:

    “我也是有感而发,遥想当初的北洋舰队,咱们的舰队中甚至连一艘能跑到20节的船都没有,你在看看现在,就连战列舰这样的大舰,都能轻轻松松的跑到23节以上了!

    就像薛舰长说的那样,科技改变战争!

    固步自封就会挨打!”

    听到这里,刘步蟾也笑不出声来。

    一想到与倭国海军作战的惊险,就更加能明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倭国海军正是凭借科技上的领先,这才将曾经的亚洲第一舰队打的抬不起头!

    在看看现在脚下的这艘超级战舰,简直就是科技的完美产物。

    “幸好,咱们现在也站在了科技的前沿。”

    想到这里,刘步蟾的脸上再次浮现出笑容。

    与此同时,大明的使者乘坐着改装完毕的徐达号战列舰出现在了仁川外海。

    作为曾经的大明附属国,朝鲜人或许不认识龙抱日月旗,但仁川港的官员却非常清楚。

    当尹锡月看到那飘扬的龙旗后,脸上立刻露出恭敬温顺的笑容。

    “还愣着干什么,快把港口清理出来,一会上国的老爷就要上岸了!

    还有,快去通知大王,有上国的军舰靠港!”

    像是穿了戏服一样的朝鲜官员连打带踢的呵斥港口抗包的苦力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港口清空。

    至于那些外国的船只,这个时候自然也看见了大明的军舰,除了英国人哼哼唧唧的说几句酸话外,其他人全都老老实实的接受安排。

    而这里面色最复杂的,自然是大满国的船员了,看着那威风的大明军舰,这个时候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尹锡月乘坐一艘木质小船晃晃悠悠的靠上徐达号战列舰,一爬上甲板,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外邦小臣尹锡月拜见上国大人!”

    甲板上,被朱宽任命为此次出访朝鲜大使的李经述(中堂大人之子),面带天朝上国特有的傲气,双手背在身后,口中淡淡的回应道:

    “起来吧。”

    “谢上国大人。”

    中堂大人调任加州,他的家眷自然就留在了大员岛,而中堂大人的几个儿子中,天资最为出色的就是李经述!

    这些年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天朝上国的气势自然而然就有了。

    而且李经述还是出生在官宦之家,上位者的气势就更加足了。

    “本使身带大明皇帝陛下圣旨,你速速去通知朝鲜王,让他焚香沐浴,携百官恭候圣旨!”

    “是是是,小臣立刻就去办!”

    一直奉行‘事大主义’的朝鲜很清楚大明帝国的重量,即便此时朝鲜国内的政局非常混乱,有亲俄的、有亲满的、甚至还有亲日的!

    但当这些人听说大明的使者乘坐军舰停靠仁川港后,全部老老实实的闭上嘴,按照迎接天朝上国的礼仪,由此时的朝鲜王李熙,带领百官至汉城外,跪迎天朝上国使者!

    “番邦小王李熙,拜见上国使者!

    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