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请命出征
席间气氛虽热络,但陆慎心中却难以平静。
他时不时地抬眼望向窗外,仿佛能感受到京城之外的风云变幻。
正当两人欢声笑语之际,一名急匆匆的内侍慌张地冲进御膳房,脸色苍白如纸。
“启禀陛下,噩耗!”内侍跪地,声音颤抖。
崇祯皇帝眉头一皱,示意内侍继续说下去。
“张献忠攻克襄阳城,襄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法皆被杀,督师杨嗣昌死于沙市。”
内侍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顿时让整个御膳房的气氛凝固。
崇祯皇帝面色骤变,手中的酒杯“啪”地一声落在地上,碎成了无数片。
崇祯皇帝失魂落魄的自言自语道:
“难道上天真要朕这江山沦陷,非要朕当这亡国之君不成。”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力和绝望,整个人看起来极为憔悴。
王承恩连忙赶过来扶住崇祯皇帝,对着他关切的道:
“陛下万万不可妄自菲薄,可得保重龙体啊。”
王承恩的脸上满是忧虑,他的手紧紧扶着皇帝的肩膀,生怕这位一国之君就此倒下。
陆慎见状,心中一紧,他知道此刻不是沉默的时候。
他走到崇祯皇帝的另一侧,语气坚定地说:
“陛下,大明尚有忠臣热血,此乃暂时之困,绝非终局。
臣请命,愿领精兵直取献贼,誓将此贼首级献于陛下脚下!”
陆慎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锐利的剑,试图刺破重重迷雾。
崇祯皇帝双目无神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和陆慎,
一时间,他的眼中似乎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花。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对着王承恩道:
“大伴,你去敲响景阳钟,召诸臣前来议事。”
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王承恩应声而去,步履匆匆。
不多时,景阳钟声响彻紫禁城,每一击都重重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诸位大臣闻声而来,一个个面色凝重,不知将面对何种严峻议题。
议事大厅内,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已恢复了几分沉稳。
陆慎站在朝堂之上,清晰地陈述了襄阳的失守和张献忠的暴行,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愤和愤怒。
议事大厅内,空气几乎凝固,每个大臣的表情都是沉重的。
陆慎的声音刚落,整个大厅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露出惊恐和愤怒的表情,
襄阳的失守和双王的被杀让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噩耗。
“张献忠此贼,真是丧尽天良!”
一位大臣站起来愤怒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悲愤和愤怒。
“连杨嗣昌都死于沙市,此贼简直不当人子!”另一位大臣也情绪激动地附和。
就在大臣们纷纷表示愤慨时,
首辅范复粹站了出来,他的脸色异常苍白,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是臣职责所在,未能明察秋毫,导致襄阳失守,臣愿请辞首辅之职,受罚。”
崇祯皇帝的目光转向范复粹,眼中满是复杂之色。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兵部尚书陈新甲站了出来:
“陛下,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们必须立即派遣大军,镇压张献忠的嚣张气焰,为大明江山稳固而战!”
议论声此起彼伏,大厅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更加热烈。
就在这时,崇祯皇帝突然站了起来,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决的光芒,声音铿锵有力:
“朕决定亲征!朕要亲自将张献忠的脑袋割下来,祭祀大明的列祖列宗!”
此言一出,整个大厅响起一片惊呼声。
议论声中,陈新甲为首的大臣纷纷跪下,面露忧色,声音急切:
“陛下万万不可,陛下乃国朝之本,万万不可以身涉险境。”
王承恩也站了出来,身边的宦官们也都表情严峻,他们一同向皇帝劝说:
“陛下,如今大明已几无可战之兵,万不可亲身涉险。”
就在议论声中,陆慎步前一步,
他的目光坚定,声音响亮:
“陛下,无需亲自涉险,臣愿带兵直捣贼巢,将那张献忠擒来,由陛下凌迟谢罪。”
崇祯皇帝的眼神在陆慎身上停留片刻,随后转向跪地的大臣们和王承恩。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最终,在一众大臣的劝解下,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略显沉重:
“朕朕也不愿百姓再受战火之苦。陆慎,朕托付你此重任,务必小心行事。”
陆慎肃然应声,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重托,誓将献贼擒拿,还朝廷一个平安。”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看了看陆慎,又看向朝中诸位朝臣:
“诸位可有愿随陆卿一同出征之人。”
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整个大厅内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多朝臣,期待着有人能挺身而出,与陆慎一同前往战场。
然而,朝臣们相互对视,没有人立即回应,整个大厅陷入了一片沉默。
一时间,只听见微风吹动窗帘的细微声响,众人的呼吸似乎都被悬挂起来。
这些平日里慷慨激昂谴责张献忠的大臣们,
此刻却无一人敢于迈出第一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犹豫和恐惧。
终于,兵部尚书陈新甲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出来,
他的脸色略显苍白,但语气坚定。他对着崇祯皇帝说道:
“陛下,陆同知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且全都是骑兵,此战宜速战速决,就无需臣等掣肘,影响大军战力。
且陆同知所摔乃是锦衣卫,天子亲军,吾等也不敢越权指挥。”
陈新甲的话虽是推脱,但也不无道理,试图以此缓解尴尬的局面。
崇祯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他便重新坚定了神色,点了点头。
他深知此时大明内忧外患,能有陆慎这样的忠臣,已是难得。
“既然如此,朕就托付陆慎此重任。”
崇祯皇帝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他转向陆慎,
“陆慎,朕任命你为都指挥使全权负责此次剿贼之事。朕知你忠心耿耿,此去路途险恶,你需谨慎行事,切莫轻敌。”
陆慎躬身行了一礼,声音坚定:“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定将张献忠擒拿归案,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再次赢得了在场众人的佩服。
随后,崇祯皇帝又下旨,允许陆慎除了自身携带的5000锦衣卫精兵外,额外选调3万精兵,以应对献贼猖狂。
并且将刚刚才纳入内库的粮饷又调出5万石粮食,20万两白银,给到陆慎作为军饷。
并且如遇特殊情况,允许陆慎调集各地的粮草和军需,全力支持陆慎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