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锦衣卫还在,怎么可能亡国 > 第109章 大西军的营救

第109章 大西军的营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献忠在白文选等人的拥护下,成功转移到汉江南部。

    他站在船头,目光冷冷地注视着逐渐远去的汉江口,

    心中暗暗发誓,日后一定要卷土重来。

    汉江的水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光,但在张献忠的眼中,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冰冷。

    他的手紧紧握住船舷,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的愤怒和不甘如同江水般汹涌澎湃。

    当船队靠岸,张献忠与徐以显、汪兆龄等人会合,开始统计溃兵时,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总人数已不足5万人,原本浩浩荡荡的大军如今却变得如此凋零,仿佛一场噩梦。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大王?”徐以显忧心忡忡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眼神充满了焦虑。

    张献忠眉头紧锁,深思片刻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我们暂时放弃襄阳,向湖北一带撤退。保存实力,日后再图大业。”

    汪兆龄点头称是,“大王英明,保存实力才是上策。”

    然而,张献忠的话音刚落,刘文秀便站了出来,脸上满是愤怒和不满,

    “大王,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襄阳!那可是我们费尽心血才夺下的城池,怎么能轻易放弃?”

    白文选也附和道,“是啊,大王,我们还有这么多兄弟在襄阳,他们怎么办?”

    张献忠的脸色阴沉下来,他知道这次撤退的决定必然会引起争议,但他必须冷静地面对。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怒火,

    “刘文秀,白文选,你们难道看不清当前的形势吗?

    我们现在兵力不足,继续坚守襄阳只会让更多的兄弟白白牺牲。”

    徐以显也站了出来,试图缓和气氛,

    “大家冷静一点,大王的决定是为了保存实力,日后再图大业。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失去全局。”

    刘文秀依然不肯退让,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大王,我明白你的苦心,但我们不能放弃襄阳。

    别忘了,孙可望,李定国,潘独鳌可都落到了朝廷官兵手里,

    如果我们就这样逃了,手下士兵会怎么看我们,咱们必须要将他们救回来!”

    张献忠的心情愈发复杂,他知道刘文秀的坚持是出于对兄弟们的关心,但他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缓缓走到刘文秀面前,眼神中带着一丝柔和,

    “文秀,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们现在必须冷静。

    我们撤退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反击。

    相信我,我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夺回襄阳。”

    刘文秀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大王,我听你的。”

    张献忠拍了拍刘文秀的肩膀,转身对众人说道,

    “大家都听好了,我们暂时放弃襄阳,向湖北一带撤退。

    记住,这是为了保存实力,日后我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他们都明白张献忠的决定是为了大局。

    船队继续向南行进,汉江的水面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深沉,仿佛预示着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夜幕降临,营地里燃起了篝火,张献忠独自坐在一旁,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思绪万千。

    徐以显走到张献忠身边,轻声说道,“大王,你也该休息了,明天还要赶路。”

    张献忠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拍了拍徐以显的肩膀,

    “放心吧,我不会倒下的。我们一定会东山再起。”

    徐以显露出一丝微笑,“我相信你,大王。”

    张献忠回到自己的帐篷,躺在简陋的床铺上辗转反侧,

    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襄阳的城墙和兄弟们的面孔。

    虽然他做出了撤退的决定,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依然无法平息。

    这时,刘文秀和白文选悄悄走进帐篷,神情严肃。

    刘文秀低声说道:“大王,我们有个想法,或许能救出被困在襄阳的兄弟们。”

    张献忠睁开眼睛,眉头微皱,“说下去。”

    白文选接过话头,“我们准备派遣一队死士,混入襄阳城,救出李定国、孙可望和潘独鳌等人。”

    张献忠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这太危险了,若是失败,恐怕会连累更多兄弟。”

    “大王,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那些兄弟们都是为了我们才被困,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刘文秀语气坚定地说道。

    张献忠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变得坚定,

    “好,那就按你们说的办。但一定要小心行事,尽量减少伤亡。”

    次日清晨,刘文秀和白文选挑选了一队精锐死士,交代了详细的计划。

    死士们个个神情坚毅,毫不畏惧,

    他们知道这次任务的艰难,一个个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死士们悄悄潜入襄阳城。

    在城内,他们发现不少明军士兵都是他们曾经的兄弟,如今投降做了降兵。

    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们悄悄联系这些降兵,低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是来救你们的。

    现在是反攻的大好时机,只要你们愿意配合,我们一定能救出李定国他们。”

    一些降兵眼中闪烁着犹豫和希望,他们曾经是张献忠的部下,

    心中仍然对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经过一番劝说,一部分降兵终于动了心思,愿意配合死士的行动。

    与此同时,襄阳城内的防守并不严密。

    陆慎手下的14万士兵不足以布防整个城池,因此不得不招降了一批士兵作为后备兵力。

    这些新降兵虽然表面上听命于陆慎,但内心并不完全忠诚。

    死士们利用这点,游说降兵串联起其他士兵,逐渐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很快,一支隐秘的反抗力量在城内悄然形成。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死士们决定行动。

    他们通过降兵的帮助,成功潜入了关押李定国等人的牢房。

    李定国见到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激动,“你们怎么来了?”

    死士低声说道:“我们是来救你们的,快跟我们走!”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突然传来了脚步声。

    陆慎的亲信巡逻兵发现了他们的行踪,立即发出警报。

    城内的明军迅速反应,包围了死士和被救出的兄弟们。

    死士们毫不退缩,拔出刀剑奋力冲杀。

    降兵们也纷纷响应,加入战斗。

    襄阳城内一片混乱,杀声震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