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 第51章 找茬

第51章 找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二天中午散学时,李延宁和胡鹏程还是赶回来帮忙。

    今天食肆的人更多了。大石叔和石大娘都是手脚勤快的人,两人上手很快。

    几人正忙着,赵玄之带着三个同窗过来,准备看李延宁笑话,再讽刺他几句。

    胡鹏程见来者是看李延宁最不顺眼的几人,暗道要遭。

    李延宁也知道这几个人过来绝对不简单,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免费的噱头送上门哪有不要的。

    他决定先声夺人,立刻迎上去大声道:“呀,这不是咱们县的童生们吗?竟然纡尊降贵来咱们这种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

    赵玄之不屑地扬了扬头,正想说什么,李延宁打断:“给各位街坊邻里和大伙儿介绍一下,这几位是咱们县学的童生,都是我县童生中的佼佼者,后年的府试更是不在话下,都是未来的秀才老爷。”

    这个时代民众对读书人都极为尊重,众人听了李延宁的介绍对几人都赞赏起来:“果然都是青年才俊。”

    “各个都相貌堂堂。”

    “没听说嘛,都是佼佼者,将来的秀才老爷。”

    几人被夸的轻飘飘,都客气地和众人打招呼。

    李延宁话锋一转:“他们都是我的同窗,知道我家食肆刚开张,特地来捧场,就是客人太多了,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各位同窗见谅。”

    食肆早就坐满了,拿碗排队的也好几个。李延宁扫了一圈与赵掌柜对视了下。

    赵掌柜收到视线,起来作揖道:“各位童生公子若不嫌弃,可与在下拼个桌。”

    其他人也道:“要不这里坐吧,我们几个过去挤挤。”

    食客都很热情,赵玄之几人刚刚被架那么高,为了风度,此刻也不好拒绝,只能客气地推辞,最后勉为其难地与赵掌柜同坐。

    李延宁没给他们点菜,直接上了几道招牌菜。几人看到李延宁上菜,颇有些得意,被服侍的感觉油然而生,正想再挑刺几句。

    却听赵掌柜道:“哎呀,你小子真是好东西都拿出来给同窗分享,红烧肉这么快就上来了。”

    “那可不,同窗来支持小店,自然热情招待,还请几位好好品尝,与赵掌柜多多交流。”

    李延宁又去忙碌。

    赵掌柜是个老饕餮,对吃的很在行,还真跟赵玄之几人介绍起来。闻着香味,听着介绍,几人都忍不住动筷,一口下去,瞬间被俘虏,不知不觉把四道菜都吃完了。

    等反应过来时,桌上已如风卷残云般。几人吃饱才想来要来干什么。

    李延宁又来送几位出店门,到了大门口特地大声道:“哎呀,大伙儿看看,咱们的童生公子们也对小店的饭菜称赞有加,几道菜吃的是干干净净,太给小店面子了。

    “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本店营业第二天菜品一律打折,可以进来尝尝。童生公子们吃了都说好。未来的秀才老爷吃一次就迷上。”

    路过还在观望的路人见几位穿着童生道袍的公子都喜欢吃,那味道一定不差,纷纷进去排队。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赵玄之几人成了店里的招牌。

    “童生吃了都说好的菜,那一定错不了,赶紧回家拿碗排队去。”

    “那你快点,晚了就没有了。”

    “听说未来秀才公们都喜欢吃,那咱们不就跟秀才公吃一样的菜吗?快去买点尝尝。”

    四人:“……”

    明明是来讽刺李延宁的,怎么变成给他揽生意了?

    李延宁笑眯眯低声对四人道:“感谢各位今天的光临,给本店招来了不少客人。这顿饭两道肉菜四十文,两道荤素菜三十文,八碗米饭三十二文,给你们抹个零头,总共一百文。谁付钱?”

    李延宁朝几人伸出手:“童生公子不会想赖账吧?”

    几人:“……”

    为什么店里的李延宁跟学堂里的是两副面孔?

    赵玄之付了钱,冷哼道:“当店小二伺候人挺适合你。”

    李延宁数了数钱道:“当猪被人卖了还得给钱也挺适合你。”李延宁掂了掂手里的铜钱去忙了。

    “你说清楚,谁是猪!”赵玄之气极。

    几人憋了一肚子气,站在这又碍于风度不能发火,跟门神一样。

    李延宁见他们还没走:“哦,几位童生吃完还恋恋不舍啊?我家的菜再好吃,你们也得消化了再来,大伙儿说是不是?”

    “对呀,童生公子们吃完能不能让下,我们好排队。”

    “就是,就是。”

    被群众围观,还被催促,几人只能讪讪离开。

    胡鹏程:“你这么气他们,他们气量那么小,还不知道要怎么报复你?”

    “放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延宁自认为看人还是准的,说到底就是几个只会读书的毛小孩,干不出什么大事。

    开业几天后,生意也越来越好,李青鹤特地在中午那两个时辰又请了两个帮工和小二。

    石大娘会厨艺,几天接触下来发现她老实本分,是个可信赖的人,叶柔培养她炒菜,硬菜和荤素菜叶柔自己来。素菜和汤类的由她来。

    李青鹤心疼娘子太累,遂与叶柔换了岗位。叶柔卖小菜单,他去厨房忙活。

    每天叶柔都提前配好硬菜的调味料下锅炖煮,中午时,李青鹤便只要加热就行。其他需要现炒的硬菜他也在娘子的指导下慢慢学会。一段时间后夫妻俩都适应了现在的分工。

    这条街本就偏僻没食肆,和兴食肆成了整条街唯一的食肆,味美价廉的名气打出去后,来的人更多了。只能在店门口又摆了几张桌子。附近的居民大多自带碗过来打包带走。

    有些想吃又没带碗来的,便花十文在店里租个碗拿菜回去,第二天再带过来退钱。

    和兴食肆生意红红火火。

    一家三口还是每天回去。李延宁看着家里食肆生意红火,未雨绸缪,想做些秘制的调料出来。

    食肆里的菜被模仿很容易,但味道要做得好必须下翻功夫。

    李延宁将千雾山上的花椒采摘了不少回来,做花椒油和椒盐。

    他将洗干净的花椒放入锅中小火翻炒,加入小茴香、虾皮、食盐、芝麻炒熟,放凉后再用擀面杖将其擀成粉末,做成复合型椒盐。

    他只会简单的步骤,各个香料的比例由叶柔和杨芳华调制。两人经过几次实验,最终的成品能彻底激发出各种香料的味道。

    做菜时放一点进去,菜更具风味。还能再做几道硬菜——椒盐排骨、椒盐猪蹄,椒盐大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