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风峥嵘 > 第 59 章

第 59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寒假期间校园十分安静,很适合思考重大问题。

    大学学习已到第三个年头,权衡毕业时何去何从已经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国家实行统一分配,我们没有择业自由。如果要走自己的路,最好的途经就是考研究生。其实,这也是许多同学的共识,大家都在未雨绸缪,积极备战。

    考研究生是一件大事,关系到我的前途命运,必须深思熟虑。首要的问题就是确定考研的专业方向,它必须是我能够热爱的、并且愿意为之而终身奋斗的专业,它的发展前景应光明、潜力巨大。放眼理工科专业,我确实对数学和物理学情有独钟,尤其是数论和原子物理学。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经与它们失之交臂,因为在考场与那些科班出身的数学系或物理系学生同台竞技,我毫无疑问是飞蛾扑火。机械专业是个古老的专业,推陈出新谈何容易。无线电和计算机是我梦寐以求的专业,我深信它们前途无量,我也有心为之奋斗终生。但是现在如果要考无线电或者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我就得从零开始自学,而且还要一步登天考研究生 。考虑到这个热门专业已经人满为患,多少人趋之若鹜,我估计取得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

    自从我接触到文史书籍后,我对它们的热爱此来没有减退过。但是我也认识到把它们作为一个专业来追求,是不明智的选择。真正的作家都是从社会大学里毕业的。哲学是个有趣的专业,适合我喜欢冥思苦想、追根究底的癖好。物质与意识,现象与本质,多样性与统一性,矛盾与对立统一,形而上学与辩证法,这些范畴使我着迷、浮想联翩。但是,我也明白从本位论、认识论这个层次上搞哲学研究,在考场上与那些科班出身的哲学系学生同台竞争,自己肯定是叫花子与龙王比宝,会一败涂地。

    路在何方?就在我一筹莫展、莫衷一是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篇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论文。这篇文章振聋发聩,犹如迷茫大海中的灯塔让我豁然开朗,发现了新大陆。康德在自己的哲学著作中已经提到了进化论和宇宙、自然界的演化进程问题,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它使我了解到自然辩证法所要研究的问题和基本范畴。

    在中国的学科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哲学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这是一个需要自然科学与哲学结合而进行研究探索的领域,是个交叉学科。在国内1956年制定全国科学规划时,关心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工作者也共同制定《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1956—1967)研究规划草案》,并在1956年10月出版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创刊号中发表了全部说明书,明确地把恩格斯所创建的“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用以概括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我通过收集资料得知,北京的一些知名大学和北京以外的几所高校都有研究生层次的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这个专业,即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也需要自然科学知识,也就是数理化背景,而这两者我正好兼备。而且,开设这个专业研究的学校并非寥寥无几。还有,我认为这个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决定在自然辩证法这个专业上试试身手。

    就在我还沉寝在滑冰的乐趣之中乐不思蜀的时候,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悄然而至。

    一个清冷的午后,我接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史老师写的,她说她现在北京探亲,邀请我到她家中一叙。她留下家里的电话号码,说我确定时间之后打电话告知她。他乡遇故知,我欣喜若狂。来到史老师家,但见她正坐在屋中,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史老师告诉我这是她的小女儿,她这次回北京,一方面是探望父母,另一方面是给孩子看病。果然,这个孩子腮下有一片紫色,很像是静脉曲张引起。这个小女孩长得很像史老师,她高鼻梁,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看着这孩子小小年纪就罹患疾病,我心中一阵难过,默默地祈祷这次北京之行能够药到病除,使她恢复健康。史老师很有事业心,教学一丝不苟、诲人不倦,是个称职的好老师。

    有个同学我们虽然已经同窗三载,但是来往不多。不过最近以来,他经常主动与我接近、攀谈。此人身高过丈,虎背熊腰,面如重枣,眼似铜玲。他生的一张长脸,高颧骨,深眼窝,虾蟆鼻,阔海口,人送外号越共分子,因为他长的确实像越南电影中的人物。此人叫耿家良,说一口地道的广东口音普通话。老耿为人朴实率真,性格内向,举止低调,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对新疆很好奇,对维吾尔人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我尽我所能,有问必答以满足他的好奇心。他也投桃报李,向我介绍南国风情,山川物产,特别是美味佳肴,推荐我一定要品尝一下粤菜。那段时间,我们经常闲庭信步,穿街走巷,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展望未来。

    忙忙碌碌中,又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三年的学习,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最后一个暑假,我决定回家看望父老乡亲、师长同学。

    一切准备就绪,我是归心似箭。就在临行的前一天,我正闲坐桌前,观瞧画册,从门外突然闪进一人来。但见此人中等身材,体格健壮。他生的圆脸宽额,浓眉大眼,鼻直口方,面色红润。他头戴一顶巴拿马草帽,举直朴实,憨态可掬。定睛一看,此人是同学老苏。

    老苏大我几岁,大家同窗三载 ,虽然知道确有其人,但只是点头之交。见我面露疑惑,他开门见山地说此来不为别事,只为明天送我去车站,闻听此言本人是深为感动。第二天略有风沙,我们一同出学校东门,乘坐公共汽车,再转无轨电车,东拐西拐就到了北京站。老苏好事做到底,搞了张站台票一直送我到站台。汽笛一声,列车开动。我们彼此挥手告别,相约回来再见。车上我心中暗想,这老苏还真有些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他是个可交之人 ,暑假回来后,可以多亲多近。

    今年的暑假一纵即逝,我又踏上了漫漫回京路。当列车快到兰州站时,车厢的喇叭突然广播说陇海线天水段遭遇大洪水,已经路断车停。本次列车将在兰州改道,北上兰包线,然后转京包线到达北京,请旅客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调整。霎时间,列车上人声鼎沸,议论纷纷,一阵混乱。这条消息对那些计划在陕西、河南下车的旅客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不过,我倒是泰然处之,期待着走马观花、看看这漠北走廊的苍凉山河。

    列车北上的第一个大站就是银川。银川市古称“兴庆府”,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银川是古丝绸之路商贸重镇,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银川火车站规模不大,上下人不多,有些冷冷清清。站台上有带着小白帽的回族商贩,叫卖各种清真食品和宁夏特产,如枸杞子。我下车买了一盘油炸馓子,吃着味道不错,很像新疆回民做的馓子。出了银川站,火车继续北上,行驶在一片茫茫戈壁沙滩上。远处可以看见贺兰山的巍峨身影。贺兰山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汉、回、蒙、满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是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望着苍凉的贺兰山,怎能不想起岳飞的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兰包线几乎是沿着黄河河套行走,过了巴彦淖尔站列车开始沿着著名的阴山向东行进。午夜时分,我们达到了包头站。站台很清冷,几乎空无一人。

    黎明时分,列车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原地带。但见青草在晨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点点星火。极目远望,天野相接,一派宁静、壮阔的景象。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乐府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只可惜,我此刻没有在这里看见牛羊成群、马儿肥壮。

    过了包头,但见大漠无边,黄沙滚滚,沿途景观十分单调,让人昏昏欲睡。呼和浩特站不大,列车几乎一闪而过。又过了一段时间,车厢广播提醒说张家口站就要到了,请下车旅客做好准备。霎时间,疲惫的人们又开始活跃起来。据说在宣统元年(1909年),中国人在这里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因此名震中外。

    过了张家口,长城的精华所在开始逐次展现在我的面前,它们令我目不暇接。八达岭长城好似一条忽隐忽现的巨龙,盘踞在形势险要、气势磅礴的群峦峻岭之中,让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明代徐渭有《八达岭》诗赞曰:“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噀黄。”

    饱尝了这巧夺天工的人间奇迹的盛宴,列车在傍晚时分到达了北京站,这次意想不到的漠北绕道之行,在我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我又要从自由想象的空间回到刻板枯燥的校园现实生活中来。

    这最后一个学年的课程十分繁重,我又要应对十几门课程,还有一次课程实习和一门毕业设计。上个学期就开始的机械零件课本学期继续学,这是一门专业课,教你如何设计和制造机械系统中的各种零部件。液压传动属于专业课,涉及各种液压装置工作原理及其设计。结构力学接着上个学期学,涉及机械系统和机械结构的力学特征及其强度计算等问题。制造工艺学讲述机械制造的工艺规范和标准 。测量测试技术涉及如何运用仪器仪表测试数据,以及如何分析数据、控制误差 。随动系统是个专业课,涉及机械伺服机构的设计和制造,也就是机电一体化问题。行星传动设计课介绍一种复杂的齿轮变速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最后,系里安排每位学生做一个毕业设计以结束四年本科学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