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APP里的碎片 > 第六章 家里来了白老爷一起听六国论

第六章 家里来了白老爷一起听六国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微风徐徐,细雨绵绵,老爷子站在窗前朗诵着宋·志南的《绝句》。

    谭老爷低着头望向楼下他的声音高亢有力:“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落灰站在背后抓住了谭板栗的衣角大声的说道“爷爷你念的真好啊,句子内部有轻重,句与句之间有高低差别,段与段之间有跳转。”

    这时刚吃完烤鸡的胖粒嘴还带着一圈油,她边拿着纸巾擦嘴边问谭板栗:“爷爷,你能读《六国论》给我们听听吗?”

    谭板栗往窗户外望了望,楼下的老白爷爷早就不见踪影了,谭老爷子想着这下没人和我玩扑克了,那也只好给孩子们念叨诗词论语文言文去了,他转过身对着小胖粒说:“好,爷爷这就给你们念,去你俩去把小凳子提溜过来。”

    胖粒喝了落灰准备好,就聚精会神的听着。

    谭板栗一手扶着腰,边走边大声朗诵着:“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谭老爷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道:“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落灰说道:“爷爷你讲六国论讲得真好。”

    谭老爷嗯了一声继续说道:“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这时门铃响了,老爷子他微微一愣,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期待和好奇,仿佛在想,会是谁在这个时候来访呢?

    他走到门前,轻轻地握住门把手,缓缓地打开门。门外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沧桑而慈祥的笑容。他探出头去,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谭老爷子问道:“哦,是你啊!”他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和亲切 我和我正给孙子们讲六国论呢你怎么上来了。”

    他从门口,与来白爷爷聊起了天。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语气却十分亲切:“我在楼下没听清你说啥,就上来了,你讲六国论呢,那我也跟着听听。”

    白老爷爷也拿了张椅子坐在一旁他张大眼睛看着谭板栗,样子看着,是认真听他讲,心里正逮着机会插话呢?

    胖粒满脸困惑地向爷爷提出疑问:“爷爷,六国论里到底阐述了什么内容呢?”

    谭板栗自豪的说道:“六国论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政论文,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写的。这篇六国论通过六国与秦国的历史纷争,提出了一个核心论点:六国之所以灭亡,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采用了向秦国贿赂的策略。苏洵巧妙地运用了史实,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对这个论点进行了论证。”

    白爷爷坐在椅上,一边轻轻摆动着手指,一边朝着谭老爷子的方向示意,语气中透露出期待:“谭老,能否请您再详细阐述一下呢?”

    谭板栗思索了边框有条有理的说:“首先,苏洵指出,那些选择贿赂秦国的国家,实际上是在削弱自己的国防力量,使得秦国更加强大。他们期望通过贿赂来换取短暂的和平,但却忽视了长远的安全。而那些没有选择贿赂秦国的国家,虽然短期内可能避免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最终却因为受到贿赂国家的影响,同样走向了灭亡。”

    白老爷爷在一旁轻声细语地嘟囔着:“这说的是些什么啊?”

    谭老爷子并未察觉白老爷的神情变化,他依旧满怀信心,自鸣得意地自言自语道:“:苏洵通过假设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设想,如果六国没有选择贿赂秦国,而是采取其他方式,如加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那么他们或许能够抵御秦国的侵略,避免灭亡的命运。这种从反面的论证,使得苏洵的论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在文章的最后,苏洵借古讽今,批评了北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他认为,北宋王朝应该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他告诫北宋的统治者,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才能真正地抵御外敌的侵略,保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胖粒那张胖乎乎的小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期待,焦急的问道说:“爷爷你翻译下六国论呗,我们都听不懂。”

    谭老爷正兴致勃勃准备说了,这时孙子落灰马上说道:“我知道,我来说。”

    谭板栗缓缓说道:“嗯,你说吧,小顺子咧。”

    小小的落灰慢慢说道:“六国,这帮角色儿,在战国的大戏台上,一个个活脱脱的,就跟真人儿似的。有的强大如虎,有的弱小如鼠;有的富得流油,有的穷得叮当响。但甭管啥样儿,他们都在那儿使劲儿地找活路,想活出个名堂来。

    齐国,这东边的大家伙,地势好,资源多,跟个聚宝盆似的。他们懂得赚钱,跟各国都玩得转,买卖做得风生水起。可惜啊,就是军事上差点儿火候,遇到强敌就有点儿手忙脚乱。

    楚国,南边的大霸王,地盘大,人口多,军事上也强得没边儿。可政治上嘛,就像个散沙,内部矛盾一大堆,一有外敌入侵,就难以拧成一股绳儿。

    燕国,在北边那苦寒之地,资源少,人口稀。可燕国人心齐,骨头硬,不怕苦,不怕死。他们重视军事,培养了一批批敢打敢拼的勇士,就是为了保卫家园。

    赵国,中原的心脏地带,文化底蕴深厚,军事上也有一套。他们擅长利用地形兵力优势,让敌人吃尽苦头。可惜啊,政治上保守得跟个老顽固似的,不懂得改革和创新。

    韩国,中原的南部,位置好,经济发达。他们注重农业和手工业,跟各国都有贸易往来。可军事上嘛,就差了点儿,一遇到战争就有点儿手忙脚乱。

    这六国之间啊,纷争不断,战争频发。有时结盟对抗强敌,有时又互相争斗,抢地盘,争资源。这乱世之中,他们的命运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让人捏把汗。

    可话说回来,这纷争和竞争也让六国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壮大自己。他们的军事、政治智慧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就让战国时期的六国,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咱这六国论啊……”落灰侃侃而谈。

    白老爷子听完鼓了鼓掌说道:&34;小孩儿说得真好啊,得空来爷爷弄个肘子吃吃。”

    谭板栗走到落灰身边先对着白老爷子说说道:“那东西吃多了腻得慌,还是少吃得好。”

    谭老爷子用手慢慢轻轻推着落灰说道:“去给爷爷倒杯大麦茶过来。边望着胖粒说道:“孙女诶, 怎么没嘛要问爷爷了吗?”

    胖粒满心疑惑一听爷爷这么问立马说道:“六国论,有哪些成语呢爷爷?”

    谭老爷子慢慢说道:“《六国论》中的成语大概有这么几个。”

    谭老爷子边想边说着:“爷爷是记不全了,先给你们说几个如日削月割、如弃草芥。”谭老爷子故意拖慢这语速一字一字的说着:“远交近攻、抱薪救火、贪得无厌、背盟败约、披荆斩棘、食不下咽、饮鸩止渴、唇亡齿寒、前车之鉴…”

    几个人听得十分费劲。

    白老爷子突然打断了他大声说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个远交近攻,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后期,秦国力量越来越强,东方六国都不能单独抗秦,于是有的国家就联合起来抗秦。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是结交距离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

    秦国的丞相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这一策略,建议先攻打韩国和魏国,再逐步扩大领土。这样既可以避免长途奔袭的困难,又可以逐渐削弱六国的联盟力量。

    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源于战国时魏国安釐王想攻打赵国,谋臣苏代劝阻他说:“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意思是用土地去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赵国向秦国求和,苏代以此为喻,警告安釐王不要重蹈覆辙,否则只会越陷越深。

    贪得无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贪婪到了无法满足的地步。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它来形容六国对土地的贪婪,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六国在秦国的威胁下,仍然不断地扩张领土,希望能够通过增加土地来增强自身的实力,但最终却因此陷入了困境。

    背盟败约,这个成语指的是违背盟约,不守信用。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它来形容六国在与秦国的交往中,经常违背承诺,最终导致了联盟的破裂。

    话说六国在与秦国的和约中经常出尔反尔,不遵守承诺,最终失去了秦国的信任和支持。”

    这时谭老爷子的咳嗽声比谁的声音都响他咳了几声见大家都没声音就看着白老爷子说:“瞧瞧这都成了谁家了,要不白老爷你来讲好了嘛!”

    白老爷一听说:“我这不是这正说着么!”

    谭老爷有些生气的说:“我到家,我的孙子,你到在这显摆了。”

    白老爷一听觉得不对马上说道:“我就是一时兴起,也就这么一说,你要听不听随你,我还不稀罕说了。”

    落灰和胖粒这两个小机灵鬼马上拉着谭老爷说:“爷爷,爷爷,我们还有几个词不懂,你给解释一下吧。”

    谭老爷一听火气下去了慢慢问道:“哪些不懂呀,说来爷爷听听?”

    然后他看着白老爷子说:“你坐好了,在那听,可不要再吱声了。”

    落灰大声缓慢的问道:“比如这个,披荆斩棘、食不下咽、饮鸩止渴…”

    一旁的胖粒马上说:“对对,就那后面几个都不懂,爷爷你好好讲讲呗。”

    谭老爷开心自豪的摇了摇头说:“各位听好了,谭老爷,你问到这些成语在《六国论》中的含义,可真是问对人了。咱就说说这些成语吧,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

    首先说说“披荆斩棘”。在《六国论》中,这个词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你们想啊,六国那时候,周边都是虎视眈眈的强敌,他们要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可就得像砍掉荆棘、披开草丛那样,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挑战,更是精神上的考验啊。

    再来说说“食不下咽”。在《六国论》里,这个词可不是形容美食不好吃,而是说六国人民在战争的威胁下,心里那份担忧和恐惧,让他们吃饭都吃得不安心,食不甘味。你想啊,那种心情,哪还有心思好好吃饭呢?

    接下来是“饮鸩止渴”。这个成语在《六国论》里,可是用来警示六国不要采取短视和有害的策略来对抗强敌的。就像那鸩鸟的毒酒,看似能解渴,实则致命。六国如果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采取错误的策略,那最终只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得不偿失啊。

    然后咱们聊聊“唇亡齿寒”。在《六国论》中,这个成语用来描述六国之间的关系。你想啊,如果其中一个国家被消灭了,其他国家就像失去了保护的牙齿,会感到寒冷和不安。这说明六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对抗强敌。

    最后说说“前车之鉴”。在《六国论》中,这个成语可是用来提醒六国要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就像那翻倒的马车,后面的马车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六国要想在乱世中立足,就得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找到正确的策略来对抗强敌。

    所以啊,这些成语在《六国论》中的含义,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它们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人生智慧,值得咱们好好品味和学习啊。”

    胖粒边鼓掌边跟身旁的落灰说道:“哥你就没啥要问爷爷的吗?”

    落灰一听马上问到:“

    爷爷六国论它是通过哪些历史事件来揭示深刻的政治道理呢?

    它运用了哪些丰富的文学手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