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上课
整整背了一节课的时间(私塾一节课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老头才因口干舌燥歇了嘴,端起讲台上的破碗,命座位离自己最近的孩子去河边接水给他喝。
望着那孩子欢快的背影,剩下的学生们更加如坐针毡了。
等了半晌,也没见那接水的孩子回来,老头这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他的脸因为气愤涨得通红,口里又念叨起来:“忍训明王法旨曰:‘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
镝木实在是受不了了,站起身来质问道:“丐者师傅,您除了这些经文,没有别的东西教我们了吗?您说了这么多,我们一个字都没听懂,您好歹解释一下那个什么光明,什么法旨说的是什么吧?”
镝木话刚说完,老头更生气了:“敕光明尊主宽宥,尊主训令,苍生只消牢记在心,断不可妄自揣摩,亵渎神祇,妄徒直呼尊主法号,实冒光明现世之大不韪,三柱明王施忿怒,九天尊者降神罚”
话不投机半句多,镝木懒得跟老头啰嗦,站起身就要离开私塾。
“孽障!欲往何处去!”老头提起拐杖,拦住了镝木的去路。
“说又不能说,走又不让走,老家伙真麻烦!”沃文带头起哄,如此一来,压抑依旧的学生们云集响应,纷纷起哄,吵得老头心乱如麻。
“咳咳,这群孽障,真是老夫带过最顽劣的一届!”老头的脸早已变成了猪肝色,由于说话过多,口干舌燥,只能不住地咳嗽。
见局势逐渐失控,老头只好使出最后的办法:“无知宵小,狂孛无度,老夫只得去请萨乌尔施主了。”
果然,此言一出,私塾里顿时鸦雀无声,慑于萨乌尔的淫威,孩子们都乖乖坐下,就连最早起身的镝木,也趁乱溜回了座位。
课堂终于恢复了秩序,老头清了清嗓子,又开始“训诫”:“月神天尊者真言曰:‘非事亦造,伎乐放逸,恶习日增。精进惟行,习是舍非,修身自觉。是为正习,既自解慧,又多学问。’尔等切记,切记!”
学生们只得唯唯诺诺地点头,没人敢再说别的什么了。
背了半天经文,老头才终于给学生们说起经文的来历:“尊主慈悲,感怀世人苦难,特令弟子门人传真经一十三篇,以普渡苍生,凡人习其经文者,可证明王业果,神族习其经文者,可证尊者业果。
我主明王法号曰‘忍训’,可渡光明现世无尽苦痛,凡我丐者,流离失所,孤苦无依,若习明王法旨,免堕无间轮回;又广济恩泽,点化苍生,北疆私塾,皆供我主神位,凡我黎民,皆得我主智慧”
时间在老头半死不活的嗓音中艰难流逝,约莫到太阳沉下清鼎山,仅仅剩了半个橙灿灿的秃头之时,老头才意犹未尽地闭了嘴,绷着那张如丧考妣的臭脸,扯着嗓子挤出最后半吊子气,喊出了那句所有学生翘首以盼的:“下课。”
直到此时,打水的小孩仍不知去向,这件事也让不少在场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有时坐在私塾前面的位置,也能有出人意料的好处。
几个月的悼词朗诵并没有在孩子脑中留下任何知识的印记,好在藤野还是教了大家一些基本的书写和计算,孩子们才勉强能够用炭笔写一些短文,不过由于炭笔只在私塾内提供,一般家庭不会购买这种不能辅助劳动又费钱的“玩具”,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课后都不会按藤野的要求练习抄写经文。
帕坦是这些家长中的异类,他在市场上卖掉了几张预备制作衣被兽皮,又去市集上接了几个替丹师们收集草药的活,这才凑出一笔小钱,为两个孩子购置了盒炭笔,每天中午吃完饭,都要让他们蹲在家里的土墙旁练习写字,就这么抄了一段时间,家里四面墙都被两个孩子的蝌蚪文画满了,在帕坦眼中,这些文字仿佛是什么蕴含神力的装饰,每次打猎回家时,他都要煞有介事地欣赏一番(尽管大部分情况都是字认得他,他不认得字),直到绕着家走完一圈,才心满意足地进屋,这几乎成为了他的日常仪式。
经过训练后,两个孩子都长进不小,镝木尤为突出,如今,他已经能帮藤野誊写一些简单的经文,上课的时候作为模范上台演板了;沃文虽然握笔仍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写起字来“笔走龙蛇”,但相较于班上那些恶鬼描符的同学,也算是沾了点阳气。
沃文的周年礼就要到了,按照当地习俗,年满十岁的男孩要在当年的日蚀昼禁结束后带上猎具跑进森林里抓些动物回来,小则麻雀兔子,大则麋鹿野猪,无所不可,这是对孩子的考验,如果能通过考验,意味着这孩子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猎人。
关于这个习俗的起源,沃文听奶奶讲过:远古时期有个鲍尔人力士叫做海格力斯,他儿时被一头母狼喂养,因此生的力大无穷,六七岁的时候便能伏虎擒熊,经常替当地人解决困难,获得了百姓的爱戴。
在他十岁那年,当时的皇帝听说了他的名号,由于担心海格力斯影响太大,威胁自己的统治,就给了他八天期限让他出去打猎,必须要猎到八种动物才能回来,如果能做到,就许诺海格力斯当他的继承人,如果做不到,就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海格力斯听后满口答应,前面七天一切顺利,海格力斯轻松打败了大象、狮子、老虎、熊、豹子、老鹰、野猪七种动物,到了第八天,海格力斯像往常一样出去捕猎,但他忘记了,那天是个日蚀日,当他走进森林时,日蚀开始了,海格力斯的力量瞬间消失殆尽,猛兽们抓住机会开始围攻海格力斯。
在这个危急关头,哺育海格力斯的母狼带领它的狼群冲了出来,与其他动物展开搏斗,等到日蚀结束后,所有动物都被赶走了,母狼也奄奄一息,海格力斯不忍用母亲和她的族人去交换皇位,于是选择逃进山林,依靠狼群打猎为生。
海格力斯长大后,娶了山里樵夫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后代继续繁衍,将海格力斯一生总结出的狩猎技巧发扬光大,海格力斯因此成为了猎人的祖先,而与海格力斯一起的狼群长期与人类共存,最终得到了驯化,成为了猎狗的祖先。
听了奶奶的故事,沃文从此便向往成为海格力斯那样的英雄,只有强大自身,才能帮助更多人。
帕坦也经常借海格力斯的例子告诫沃文:最优秀的猎人不是要杀死所有动物,而是学会和动物共存。据说某些传奇猎人能够和动物交流,这一类人往往个性坚强又心怀慈爱,能够得到自然的认可,这是上苍赐予鲍尔人的天赋,可遇而不可求。
近世以来,具备这种能力者寥寥无几,帕坦虽然狩猎经验丰富,在现实中也没遇上过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