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唐朝的草蜢 > 第266章 补上

第266章 补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明英宗率领着不到十六万的明军正式踏上了亲征的道路。此前从明英宗宣布亲征到上路,明军“奇迹般”地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动员、粮草、军械一系列准备工作。此后明军行军途中也毫无纪律,甚至在大军行进两天以后,明英宗不得不诏谕随行文武官员,晓以行军纪律。

    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宦官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

    李世民暂时不想知道北京是什么地方,他认定倾城熟读中外史书,编个故事不是问题

    但是这故事开头就不对,三大营的精锐,十六万人动员集合、粮草、军械一系列准备工作就两天?玩呢?

    武将看戏离着近,眼力也很好,倾城的容貌他们都看得真切,面对一娇滴滴的小姑娘,他们也不好爆粗口,但是质疑肯定有的

    倾城的解释是:“奇迹”

    随后说此后明军行军途中毫无纪律,甚至在大军行进两天以后,明英宗不得不诏谕随行文武官员,晓以行军纪律。

    这下武将有的憋不住了,屁的奇迹,那是有病,得治

    没说完呢,太监来报,李纲魏征等人求见

    李世民知道怎么回事,武将全跑宫里去了,倾城也进宫里了,不用问,那戏里一战死那么多文官大臣,他们也是来听后文的

    那就叫进来一起听吧

    倾城就继续讲:

    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

    8月1日,朱祁镇带着太监王振和一批明朝精锐部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伐,结果连瓦剌部众的影子都没有看见,他们以逸待劳,明军就这样晃晃悠悠到达了大同。结果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秘密地告诉王振,如果明军继续出师,将正中也先的诡计。

    英宗本来的亲征计划是以大同为中途站,继续北上寻求与也先在明帝国边境之外进行主力决战。亲征军在进驻大同以后,便派遣前军从大同出击主动攻击,但是郭敬的密报可不是虚张声势的恐吓,因为在明英宗进军的过程中,之前势如破竹般横扫明国边城和守军的瓦剌军队,竟然全部退出到了塞外。

    同时,也先及阿剌知院所部的游骑也开始在宣大一路袭扰

    王振看到瓦刺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最终明军自大同回师,大军东返

    七月十五日的时候,宣府总兵官都督杨洪曾奏称,有蒙古军队围攻马营已三日,并将河水断绝,营中无水。

    这份奏章中,隐藏着一个可怕的消息,那就是此时宣府上北路的独石城已经沦陷成为“虏巢”了。然而七月独石的失陷、马营的被围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在独石城失守后,马营城守备惧不敢战,弃城遁逃。云州守备率军支援,结果战败,云州亦陷。独石、马营、云州,这三个宣府镇上北路最强军堡接连沦陷,造成了整个宣府镇上北路的恐慌,再加上消息不通,烽火不闻,以至于最后怀来、永宁等地的守军纷纷弃城逃窜。

    此三城的沦陷,直接导致了整个宣府上北路的崩溃。而此后宣府镇上北路和东路崩溃的消息,由于沿路缺乏烟墩和城堡,明军回师途中居然毫不知情!

    但在此时,明军的指挥层又因为回师路线问题发生了分歧。当时镇守大同的都督佥事郭登向大学士曹鼐建议,亲征军宜自紫荆关返回京师,曹鼐向皇帝汇报以后,明英宗并没有采纳,而是最终决定往东行进,自居庸关入关,由大同入紫荆关,则必经过王振的家乡蔚州

    王振想明英宗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

    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

    至宣府,瓦刺大队追兵追袭而来,大同镇城和瓦剌军打得难舍难分的同时,亲征军的回师过程却似乎一路顺风,一路上并无瓦剌军队的截击。当亲征军到达雷家站(今新保安镇)后的八月十三日,丧钟开始敲响。吴克忠与朱勇两部大军,共五六万人,在鹞儿岭两番惨败并全军覆没,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

    八月十三日成国公朱勇等人战后,明军移动至土木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修筑起了能满足十几万人作战的堑壕和工事,和瓦剌军进行对峙,以至于也先军队无法接近。

    由于明军筑起壕堑,蒙古人无法接近,明蒙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将近三日。到了八月十五日,瓦剌突然派出使者,到达明军阵营,持书议和。明英宗命令曹鼐同意其议和,复派遣二人送还瓦剌使臣。也先根本就没有打算和明军议和,从一开始就准备完全吃掉这支明军。也先佯装议和,派遣使者到明军阵营示好。

    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这些因素导致了明军指挥官做出了错误的决断:他们最终相信也先的诚意,开始走出工事,进入行军状态。

    但是没想到,明军刚刚越过壕堑,也先大军突然回转,“四面击之”,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士兵“裸祖相蹈藉死,蔽野塞川。”

    把正在越过壕堑、营伍不整的明军打了一个措不及防。十三万步兵和大量随行非战斗人员离开工事掩护、不成队列,在平原上遭遇十三万骑兵突袭,其结果可想而知。当时蒙古军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杀!”,也先的这一举动成为压垮饥渴交加的明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防御工事的明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棰棰死。明50万大军消耗殆尽

    倾城讲完,李世民没多问让人送其回去了

    但是李纲等文官开始沉诉太监宦官干预政事的厉害关系

    还举例:东汉末年的汉灵帝刘宏会重用十常侍,搬倒窦家。然而窦家倒了之后,十常侍始乱朝纲,刘宏也成了一代昏君

    李世民不是昏君,采纳了意见

    转天一早,朝臣群起进言:太监宦官不得干涉政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