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汉人的精神
一句穷兵黩武让倾城笑出了眼泪
问李世民“真是这样吗?大唐立国也是这样吧?都是爹生娘养的,为何?”
好一个女子!李世民目光烁烁看着倾城
“对内战而胜之,仅为无过,何时为功?为官不贪,为民办事,本是官员职责,而非功绩;清平国家,统一乱世,仅是政府无过,何时为功?在此前提之下,功绩就只能以扩土开疆、卫国戍边、教化蛮夷为选。至于教化汉民,这本来就是应有的职责!扩土开疆,守国家百姓安宁者,为雄;帮扶弱小,纳五服蛮夷教化者,为英”
倾城点头示意称赞“陛下英明神武,贞观之始,便不愧帝王之名”
“呵呵!倾城姑娘过奖了。朕仍需努力,誓立一个大大的疆土,让吾大唐永享太平”
这倾城不简单,李世民从知道其人就认为不凡,从没放弃自己的主见,今日更是很好的试探“那倾城姑娘以为,这穷兵黩武何以教朕?”
“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倾城一笑很倾城“陛下,罪己诏只是后世人为了自身的诉求去故意曲解罢了,有汉以来,打匈奴从来都是正确的,这是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爆发出来的觉悟,在那时,豪绅都会主动捐款,这是彼时河南洛阳一个叫卜式的人说的话。当时的人都有这样的觉悟,可见匈奴之害,他们有多沉痛的认知。汉武帝甚至把此人提拔做官,最高到御史大夫,以显示国家对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的看中,后来一些人就故意去曲解成卖官粥爵,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哦?那这样说来他是对的咯?那他为何这样做呢?”李世民白了一眼不言的群臣,懂还是不懂?
“汉武帝就是要每年循环往复的攻击敌人,让匈奴人的马匹无法繁殖,人口无法增加,赢了继续打,输了还要打,就是硬着头,顶着破国的危险去对拼国力。若不对拼,让匈奴缓过气来,照样还要来劫掠,农民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被匈奴抢走,怎能不恨?”
倾城还挂着泪的目光望向那些武将“最严重时山西都是匈奴的后花园,山东河南等精华之地更是屡屡受创。汉武帝就是在用几代帝王的积蓄和汉民本身的意志去对抗匈奴。所以现在汉族长存,匈奴,只剩下匈奴这二个字而已”
“好!一时骂名又如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写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完《离骚》投了汨罗江;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装疯卖傻,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司马迁攒钱立志写《史记》被迫忍受宫刑之耻;韩信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兵圣”李世民反问众臣“貂蝉欲杀禽兽必先献身禽兽,今日倾城一届女子以身点醒尔等,可有怨言?”
李世民想到大汉朝的这方法与姬云的羊毛计划如出一辙,就是持续消耗敌人的血肉,当骨瘦如柴时一举击破。只不过姬云这个利用人口庞大的需求来实现打击敌人的方法更高明。更加阴毒,不过李世民喜欢,大唐羸弱,急于修养生息,羊毛计划正是此时大唐所需,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大臣们没什么好说的,倾城从里到外分析透透的,言之有物,确实难得,对李世民施礼“臣等受教”
李世民很受用这态度,今日甚喜,一个比一个听话。可是万万没想到倾城来了个回马枪怼了自己
“陛下,汉武帝死前向全天下人公示自己的罪状,承认自己的过错,历代君王从来都没有这等行为,汉武帝做到了,试想:哪有君王向天下百姓认错的?汉武帝不同于其他皇帝,屈尊求罪,虚心受教,人到暮年,依然不倚老卖老,此等品格无人能及”
大臣们乐了,你李二的错,要认清楚“臣附议”
李世民一看放火把自己也烧了,这姑娘哪头的?反问“倾城姑娘,朕有错吗?”
“陛下无需多虑,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噢?何以见得?”
“那前隋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如何?”
“征夫百万修建长城如何?”
“好,朕知道了,懂了。”李世民对倾城点点头,又朗声放言
“朕就是朕,朕的功绩就给后人评价,不急于眼前这区区名声,朕不怕,无所畏惧”
随后倾城一笑,荡气回肠之语缓缓道出: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汉兵方至,勿敢动,动,灭国矣!
胡虏亦不过如此,甚易与耳!
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
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
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
不能,亟来臣服。
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为!
举起右藕臂,望着这些军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众武将要炸了,这口号是个男人都知道,这才是男儿本色,国之大气
“大汉朝前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准备了七十年,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打了四十四年,最终汉朝用三百年的战争才结束匈奴之患,各位将门,他们凭的是什么?”
“大汉天子令: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众武将
“你们自称汉人,难道你们只继承了汉人的勇武?没有传承他们的精神脊梁吗?”
李世民目眼如炬,看着下边这些人被区区女子娇声之中辩到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心呼痛快
“告诉他们,汉人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