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河畔垂钓者
“这……”李星河有心想要辩解,但却无法如实告知,只能解释道,“我太饿了,所以没忍住……”
叶如馨与宁朔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叶如馨突然想到了一事,试探性的发问:“那药田内的神力……该不会真是你干的吧?”
李星河摆了摆手,一脸无奈,没有辩解,算是默认。
“天啊!”叶如馨掩面而泣,抱怨道,“你可真是饿死鬼投胎!”
那件事已揭过,叶如馨自是不会再追究,且她又没有在里面种植灵草。
不过当“凶手”真被找到,且是自己这位小师弟,叶如馨仍旧一阵唏嘘,了然自那时起,李星河便已打破体质桎梏,而很可能便是因那本道经残卷。
而现在他又能够吸收如此多的安魂花,才第一秘境而已,这绝对是打破了记录,自己这位小师弟实在是太神秘了,身上藏着不少秘密。
不过这些于玄月洞天来说是一件好事,她不会去追问。
“怎么样,能感觉到神魂的成长吗?”叶如馨冲着问道。
“收获不小,我觉得自己有希望能成道符箓师了!”李星河点点头,一脸认真,却被叶如馨赏了个栗子!
“你小师姐我都不敢妄言,你才刚入修行,怎可如此大言不惭?”
“是是是,您说的对!”李星河也不反驳,反而搓搓手,试探性问道,“小师姐,你那符箓之道,能否教我尝试研习一番?”
“不行,这是门内不传之秘,不过此法也只是残缺的,不能随意传下,只有神魂达到一定强度才可以研习,否则不仅无法修成,反而会伤到神魂,留下难愈的伤痕!”叶如馨摇了摇头,透露出其中的隐情,随即看了看李星河,道,“此番返回玄月,我可请洞主为你测试神魂强度,若勉强够格,也许能赐下此法。”
李星河点点头,没有继续在此事上多费口舌。
“我感觉不到神魂,不过精神确比从前更好!”宁朔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三人皆自安魂花中得到了不小的好处,李星河则对内海中的那株金莲更感兴趣了,不过其神秘而强大,他无法自主观习,只能待其自主透露出信息。
再次上路,行至三里,忽然远见一位戴斗笠、身着宽松长袍的身影,端坐在河边的青石上,手持竹竿,正在垂钓。
李星河三人原本打算绕路的,但观其装扮,也不像几大洞天福地的弟子,遂径直往前,不过这样一个试炼之地突现垂钓者,不免让人心生警惕。
没有停留,几人正打算越过其继续向前,不想这位垂钓者却发声了。
“几位,打打杀杀有个什么劲,不如与我一同垂钓,每钓上一尾鱼便是一场造化,不比那些刀光剑影更有意思吗?”斗笠人突兀开口,竟是一位男性,嗓音慵懒却听起来很年轻,不过修行者动辄数百年寿元,真实年龄不能以此判断。
“你是一位修行者?”叶如馨不得不停顿下来,开口发问,“是来自哪一洞天福地?”
“仙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呐!”斗笠人转头,取下了头上的斗笠,露出一张清秀不张扬的脸。
“你是……琉光洞天的宋元?”叶如馨见到这张熟悉的脸,忍不住笑了出来,难怪这般懒散,竟有雅兴在此钓鱼。
几年前的试炼,叶如馨见过宋元,这人对修行不感兴趣,只喜爱游山玩水,与他相识还是因为一条烤鱼,这家伙也是手艺不凡,尤以烤鱼为最。
如今想起,叶如馨都不觉口中生津,唇齿留香。
“难得仙子还记得在下!”宋元换上一副笑容,手中鱼竿突然发力,他来不及多说,“等会再跟你叙旧!”
立时调转回头,手忙脚乱的起竿,竿成圆月,宋元笑容洋溢,极度自信:“是一尾大家伙,仙子莫走,我送你一条鲜肥味美的烤鱼!”
鱼儿跃出水面,确系一尾硕大的草鱼。
“啪!”
然而,下一刻竹竿便因用力过猛而折,断掉的那一节落水,就要被鱼儿拖走,宋元大喝一声,竟直接跳水追去,激起一阵水花。
“鱼儿休走!”
李星河与宁朔目瞪口呆,叶如馨倒是淡定,对此习以为常,对两人说道:“走了,赶路要紧!”
“哗!”宋元从水面惊起,手中抓着那尾肥大的草鱼,呼喊道,“仙子莫走,吃完烤鱼再走不迟!”
“算了,我们急着返回,有缘再见!”叶如馨摆了摆手。
“莫要再前了,青霞、飞云两大洞弟子正在前方,管洪与赵巢亦在其中,正待仙子自投罗网!”
叶如馨俏脸微变,急转回首:“你怎知道的?”
“这两派此次仿若在密谋什么,自入试炼之地后,便一直聚在一起,此时更像是得到了某种讯息,直往清水河而来。”宋元没有隐瞒,上岸后,拧着自己湿透的衣袖,如凡俗落水之人相同,并没有使用神力蒸干水份。
“这些你又如何得知的,不会是与他们同谋吧?”李星河忍不住发问,一脸冷然,这人知晓这么多,不像是随意打听到的。
“这位小兄弟,我这人不善修行,独爱游山玩水,叶仙子是知晓的,两大洞天的行径也是我在此期间偶然得悉的。”宋元认真解释,生怕几人误会,“再说同谋一事,修行于我,不过是寄情山水的一种易于之行径,我不图身外之物,自然不会谋他人。”
“我一直崇尚和睦,人生天地,只有和睦才能长久,也益于修行!”宋元再次开口,“若仙子信任我,我愿代你出面,与两大洞天化干戈为玉帛。”
“你知晓他们寻我们所为何事吗?”叶如馨一脸铁青。
“冠冕堂皇,我看你与他们同为一丘之貉!”李星河早便受不住这人了,自己这一身宝血,如今在试炼之地已然传开了,何人不想得。
宁朔早已拉开弓弦,强势出手,将要斩杀此人。
一支利箭,穿风而过,直指宋元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