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蜀地之十一
关中月很早就知道成都望江楼长联、贵阳甲秀楼长联、昆明大观楼长联并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长联。
这次她来到望江楼公园,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和观赏那副长联来。
望江楼公园的崇丽阁是成都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值得一去。
望江楼公园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旁边,交通很便利,公园有三大看点:一是古建筑及楹联,二是薛涛纪念馆堂及诗句,三是竹子,大家可以去游览。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的望江楼又名崇丽阁,共4 层,因楼身位于锦江畔,故名“望江楼”。崇丽阁之名则取自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赞叹它崇高美丽。 大门上方的“望江楼”三个大字,是1982年彭真委员长来园时手书。
大门两侧朱柱上的对联由近代名人陶亮生先生撰写,联文是:
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
元稹诗篇韦皋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
上联说:杜甫草堂、武侯祠与望江楼并称为成都的三大名胜,如鼎之三足分立。装点崇丽阁,荡舟漪澜,在青青的垂杨柳下,满怀悒郁的游客,吟咏着忧国忧民的千古诗篇。
下联说:元稹的诗篇、韦皋的奏牍、齐声称赞唐代女诗人薛涛杰出的才华和出众的气质。渴望得到贤才,叹惜人才的埋没,他们继承了《离骚》中思美人、育香草的高尚品格。
这副楹联对望江楼的地位和薛涛的才华给予了客观、较高的评价,同时也是望江楼公园的名联之一。
北门外侧立柱上还有一副对联:
一水绕当门,滚滚浪分岷岭雪;
双扉开对阁,熙熙人乐锦楼春。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上联意思是说,登上高高的望江楼,统览远近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范成大在茂州修建的筹边楼,正可使骚人墨客到此楼上吊古。薛涛春闺苦短,负心的元稹只留下枇杷巷深,寂寞难度,如今空留香坟一座。而今那些寻花问蝶之流,贪恋于醉生梦死之中,不禁让人振臂高呼,问这半江明月,究竟是谁家所有?
下联的意思是说,千百年来,蜀中局势风云变幻,上演出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呼唤出英雄不断。卧龙岗上的诸葛亮,殒没于落凤坡的庞士元,氐族英雄李雄,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一时间铁马金戈驰骋疆场,一时间又银笙玉笛醉生梦死,都似过眼云烟。倒不如自个长歌短赋,以消愁解恨,沐受这大好风光。想不到自己却怀才不遇,天地之大,竟无容身之地,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且向高楼俯首而看,哪一块云,是属于我的天空?
楼阁底层对联是李绪题崇丽阁:
西汉文章蜀擅长,数遥遥千载名流,更有何人摛墨妙;
南条水道江为大,看滚滚百川放海,都从此地溯源头。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等皆蜀人,铺陈排比,擅长写文章,后世哪有人比得过他们?包括岷山山脉和巴山山脉的南条山脉,水系中长江为大,百川到海的滚滚逝水,到在这里探溯源头。
楼阁底层恩浩题崇丽阁对联:
纵目上层楼,看云树万家,桑麻千里;
骋怀临胜地,正清江南汇,雪岭西来。
楼阁底层对联: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院内游人不多。他们见到一位老者在看报纸。近前招呼,老者操一口成都话问跖多大年纪,跖反问道:“您看看我多少岁了?”
老者猜测道:“有没有七十岁?”
关中月窃笑。
跖又问他:“您多少岁?”
关中月小声笑着猜测:“也就七十岁吧,跟你同岁。”
不料老者却说:“我八十六喽。”
关中月和跖都很吃惊,感慨万端。成都真是一个养人的地方哎。
他们端详这个石碑,刻着工整的隶书《崇丽阁记》。
登上二楼,关中月看到中间有一文曲星。传说文曲星是掌管官运和禄位、主宰文运兴衰的神仙。
文昌帝君塑像旁边还有一副奇联,据说是清代的一位江南才子,一天登上望江楼,看到沿江景色美不胜收,一时兴起,写下了上联,顿时称绝,于是沉醉于上联的意景里,下联怎么也写不称意,只得抱憾将上联书于望江楼上。一百多年来,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前来应对,都不能如意。
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让人心醉的下联,何时才能有绝对?跖让关中月试对,“我哪有联才?”关中月摆摆手下楼,走出十几步,关中月再次回眸崇丽阁。崇丽阁即使在阴云密布下,也壮丽可观。
崇丽阁修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全楼总高279米,为全木穿榫结构,朱柱彩绘,碧瓦黄脊,翼角凌空,鎏金宝顶,屹立江边,格外崇高美丽。这座楼的特别之处在于建筑巧妙,我们可以看到楼阁共四层,一、二层为四面,三、四层为八方,寓意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在楼阁每层的瓦脊和撑弓上装饰有人物雕像和鸟兽泥塑,楼阁底层及顶层的天花板上绘有凤凰戏牡丹和团龙图案。
史料记载,崇丽阁的前身是回澜塔,明崇祯17年毁于战乱,此后,蜀中一直文风不振,所以修建此楼以继文风。
园内有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崇丽”二字,是集王羲之的字。园中古木参天,虽是寒冬腊月,但是竹木的绿意尚浓,腊梅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处有一座吟诗楼,为砖木结构,一楼三叠,翘角飞檐,四面敞轩,依江而立,玲珑秀巧,风格别致,颇具江南庭园风韵。底楼展示馆两侧悬挂有杜甫《登楼》中的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是高中课本上的诗句,学生都烂熟于心的,关中月极为喜爱这两句。
吟诗楼二楼有一副对联: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是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特为此楼撰的联。这一幅对联,甘肃省楹联学会的副会长嘉南老师编的楹联课本里选了,关中月是读了楹联课本,才知道望江楼的名字,特此寻觅而来的呢。这副联里的“花笺茗碗”写的是薛涛,流芳百世,下联的“活”字非常生动,写出了云影波光的一种动态之美。
五云仙馆紧邻吟诗楼,其得名于薛涛诗《试新服裁制初成》里面的诗句:“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数字词的妙用,非常工整。
五云仙馆大门两侧悬挂有陶亮生先生84岁时题写之对联:
思古发幽情试看他秀气灵襟纷披褚墨;
听真惟令德仅对此吉光片羽也够流连。
“管领春风”匾由舒同1982年题。“舒同的字在我们兰州人来说应该很熟悉,‘甘肃省图书馆’就是他题写的馆名。五泉山也有,就是‘乐到名山’四个字,咱们都常见。”
跖问:“舒同是谁?”
关中月道:“中国书法家协会,就是他发起成立的。”
跖说:“书法家啊,他能耐大,到处题字,好像五丈原诸葛亮祠也有他的题字。”
关中月道:“确实是,他的字到处都有。毛主席都夸过他是‘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支笔’的雅号。他主要是颜体的底子。”
“‘管领春风’的意思是什么?”跖又问。
关中月道:“‘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是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
关中月在手机里搜出其古诗全文,拿给跖看。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万里桥边女校书”,开门见山,尊呼薛涛的身份,又点明地望,起笔庄重。据载,薛涛居蜀时好种菖蒲,此物难得开花结实。有时开花,则被古人视为一种祥瑞,如五色云,故元稹诗有“菖蒲花发五云高”之句。后居碧鸡坊,又别种枇杷,据《柳亭诗话》,这是与杜鹃花相似的一种花,产于骆谷,本名琵琶,后人不知,改为“枇杷”。“枇杷花里闭门居”一句,意象清丽可人,人们可以通过杜鹃花开的情景来想象枇杷花开的繁盛美丽。女校书端居其中,飘飘然俨若仙子。“闭门居”三字,不仅有雅静之韵,且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意味,与后二句紧密关联。如果说前两句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已暗寓赞美之意,则后两句便是极其热情的颂扬了:“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京兆尹,“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扫眉才子”即活用这一典故,本意应指女方的风流情郎或意中人,在此诗则泛指从古以来的女才子们。其实不仅是女才子们比不上薛涛,当时倾慕薛涛的才子很多,到了所谓“个个公卿欲梦刀”的地步,这些男士们的才情,很少能超出薛涛。“春风”,指春风词笔,风流文采;“管领春风总不如”,即元稹“纷纷词客多停笔”之意。这个评价看似溢美之辞,但仔细想来也不全是恭维。薛涛不仅工诗,且擅书法,“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因此,又以巧手慧心,发明了一种诗笺,《南部新书》:“元和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狭小之。蜀中才子即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特名薛涛笺。”韦庄有诗赞曰:“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在巴蜀文化史上,留下了一页佳话。
又去看濯锦楼的匾额,曰:月色江声共一楼。
联曰: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
据介绍,濯锦楼仅次于崇丽阁,始修于1814年,重建于1898年。与崇丽阁秉承一脉,保留着完好的清朝建筑风格。濯者,洗也。自古以来,成都的织锦业发达,锦工所织之锦在锦江中洗涤,将锦江染得五颜六色,故锦江又名濯锦江。该楼与濯锦江平行而建,故称其为濯锦楼。该楼为全木结构,造型犹如头朝锦城的画舫楼船,有三楹两层,四面格门花窗,门厅二楼为敞厅,似船头观景平台,楼内各柱雕有五彩点金的“二十八星宿”,柱上撑弓为云龙透雕,整座建筑玲珑空透。
据传它是后人为了纪念薛涛载酒船上,惜别元稹而修建的。左边是成都古代迎来送往的水码头,古代达官贵人出川、入川均走水路,皆由此登船,经华阳到乐山。由此推断,这里也是薛涛迎送白居易、元稹、杜牧、刘禹锡等诗友的必经之路。近代有宋美龄、朱自清、郭沫若、巴金等,都在此宴客小憩过。
楼内展示的明清家具,造型宏丽,精雕细琢。用蝙蝠代表“福”,用小鹿代表“禄”,用石榴、葡萄等代表多子多福等等,特别是清初许多宫廷的生活用品都有蝙蝠样式。而明代家具就显得简单且朴实,楼内仅存的四把明代椅子就非常珍贵。屋内的壁画是历史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片断,讲的是南唐官至宰相的韩熙载宴请宾客的生活场景,主要是为了给室内展示桌椅营造一种生活的氛围。
关中月对跖说:“兰州市国学馆里,也有一面墙,刻了《韩熙载夜宴图》。”
跖说:“我没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