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入蜀记 > 蜀地游之二:

蜀地游之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关中月和跖在苍溪县住的是世纪丽景大酒店,早餐自助。

    关中月旅游一般选择连锁酒店住宿,比如桔子酒店、亚朵酒店、菱彩酒店,或者如家酒店、汉庭酒店等,尽量选择低价位的标间,最好是带早餐。这样他们早晨起来就不会花时间跑来跑去地到处找早餐店,她不想费事。

    世纪丽景大酒店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露天场地,很轻松地停好了车。酒店自助早餐虽然简单,只有煮鸡蛋、蒸红薯,两种粥,有干锅花菜、土豆丝和凉拌粉皮子等,但是她觉得干净,清淡。

    那天怀着严肃的情绪在红军渡参观完后,他们返回城区,寻找可以吃饭的地方。关中月看到有一个大润发,感觉亲切,觉得应该跟兰州市的大润发一样,是一个购物和吃饭、看电影的地方吧,就叫跖导航到大润发附近。

    过了桥,到了大润发,见一个停车场,可是入口没有人,起落杆子挡着。关中月下车进去找停车位,看到里面有三个空车位,可是没有保安来开启起落杆。

    关中月拦住过路的一对本地夫妇,他们指示了对面的时尚市场,说那里也有停车场,又指示了可以吃饭的几个街巷。

    跖就开了车,转一圈还是没能停车。关中月道:“兰州市因为停车场少,许多单位里面不允许外地车进去停,影响了城市形象,造成许多外地游客不愿意来旅游。停车难的问题不解决,城市就等于在拒绝游客,限制了旅游事业和经济发展。

    跖说:“相比之下,重庆和成都都做得好。停车位随处可见。”

    关中月道:“让车进去停一停,保安也可以收取停车费,何乐而不为呢?你把车位空着,也没有收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跖说:“咱们甘肃人,老脑筋,不会赚钱。”

    关中月道:“有些人是大钱赚不了,小钱看不上。”

    跖说:“就是啊,有时候逮住你了,就想一下子把你宰美。不讲究长远利益。”

    关中月道:“那就是一锤子买卖。唉!”

    越是小地方,人的认知越是受限,不懂得细水长流,也不懂得薄利多销。

    他们开着车沿街转悠,正说着,关中月看到路边停了一溜车,地上画着停车位。正好一辆车开走了,叫跖倒车入位。

    停车后,他们遇到一对卖橘子的母女,母亲还年轻,女儿有十岁左右。她们的车上堆满了橘子,橘子叶看起来新鲜,感觉才从树上摘下来的,橘子堆上立着一个纸板,写着“10元3斤”。关中月就花了10元买了三斤,女孩子的小手熟练地给她装橘子。关中月就捡了一个橘子剥皮尝了,又嫩又可口,酸甜适度。她夸赞橘子好吃,小女孩的妈妈说:“我自己家里的,早晨才摘的。”

    关中月看到学生模样的孩子,总是爱问问,她问小女孩是不是四五年级学生,女孩子大大方方地回答她:“四年级。”

    关中月夸她:“真不错,寒假帮妈妈买橘子,能顶着事了。”

    提着橘子,边走边吃。他们见有一个碧桂园小区,门口有一些饭馆,就走过去,选了一家面馆,叫面香缘。

    面馆门口放着的竹编里盛着刚洗净的小葱和香菜,鲜嫩诱人,关中月随手给跖拿了三根小葱,跖坐在馆子里就生吃起来。

    关中月看着价目表,要了一碗11元的抄手,问跖要哪样。

    跖说:“我不吃馄饨。”

    关中月说:“有肥肠面。”

    跖说:“我不吃肥肠面,我就点一个豌杂肥肠面吧。”

    那还不是肥肠面吗?关中月心里笑道,就没杠他,扫了29元付了款。

    简单地吃过午饭,他们导航去梨博园。

    路过苍溪梨仙湖湿地公园,沿着嘉陵江岸边蜿蜒,看起来面积比较大。

    跖一直开过去,到了一个村子。他们看看没有什么意思,又掉头回来。找到梨文化博览园门口。关中月下车去看“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简介”。上面写着:

    profile of pear culture exposcenic, cangxi, china

    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规划占地5000亩,水域拓展面积8平方公里,以“梨花湾·欢乐邑”为主题,建设湿地公园、主题乐园、水上乐园、梨文化博览园、度假酒店、滨水商业街、滨江休闲带,核心园区有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种植世界各地名优梨品42种,乡土果树品种21种,浓缩展示了苍溪1700多年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雪梨文化、水文化及现代科技文化漫长积淀过程,是一个集梨文化展示、主题乐园、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时尚悦居、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

    看着简介,应该在春花盛开和雪梨成熟时候,这里最美。现在是寒冬,还没有看头,关中月只在门口拍了照作为留念。

    跖没有下车。

    关中月看到青灰砖砌的大门设计成五瓣花形,有“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香溢四海”“万树甜雪”,令人口舌生津,心里向往那种梨蕊甜香,如雪花海,漫步梨园,硕果累累的景象。

    十几个从梨园里面往外走,关中月估计他们可能也看了一个寂寞。

    人与景相遇,也是一场梦,相逢其时,则欣喜不已;不得其时,则是期望。“希望以后再有机会,于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时,或者万树甜雪累累垂时,与朋友来赏花,品果。”关中月边上车边对跖说。

    原路返回,发现沿着嘉陵江边的湿地公园走走也不错。他们没有再逗留,上高速直奔南充市而去。

    甲辰年正月初四日,关中月和跖到了南充市,晚上住在了南充市天龙大酒店,看看时间尚早,关中月提议出去坐公交车在南充市区闲逛,他俩无意中路过一个叫西巷文化商业街的地方。就在前方一站下了车,返回去,看到万卷楼景区,在门口的导游图上看了看,关中月计划第二天天早上去西山风景区游玩。

    他们路过一家“南忆火锅”,看见有许多人在里面,灯火辉煌,一定有热闹的人群。

    他们从大桥走过去,下了大桥,绕过河堤,再从一座旧桥走过来,就到了西巷牌坊。

    那夜,一勾弯月下,灯光璀璨,游人却寥寥无几。

    哪里都少不了圈圈套套,游戏更是人生的体验。夜晚的游人悠闲自得,站在那里,套圈圈玩。

    有“星光夜市,最抚凡人心”的字牌,提示人们感受夜市街的情绪。

    寥寥无几的夜市,有一家溢品茶社,里面坐着几个人。继续走过去,关中月发现渐渐地看到人多了。

    看到“果城绸都南充”的字眼。“为什么叫果城?是南充水果最有名吗?”她问跖。

    问他等于白问。怀着疑惑,关中月在网上查一下。网上的资料显示:

    果城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的简称,同时还有果州之称。

    南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代为“有果氏”之国,殷商属巴国,周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约公元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十一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市)。战国时期秦国先后灭蜀亡巴,分别置蜀郡、巴郡,南充属巴郡。西汉初,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唐武德四年,南充因城西有盛产黄果(广柑)的果山,于是定置“果州”,即为“果城”称谓之始。南宋,理宗赵昀即位前曾任职果州,即位后按惯例升果州为府,赐名顺庆。

    绸都之城,顾名思义,南充古代就是桑蚕丝出产之地。她对丝织品情有独钟,希望能进绸缎店看看,结果没有看到。

    好像全国各地的古镇啊、老街啊,经营模式一样,无非就是酸辣粉、关东煮、炭火烤肉、冰粉、串串、奶茶和咖啡店等,他们转了一圈,关中月想吃一个酸辣粉,结果人家说已经卖完了。“这么寥落的夜市,竟然能卖完,奇了怪了。”关中月说。

    “天上一个月亮,地上一个月亮。”跖边指着一个人造月亮,轻声唱起来。关中月觉得这是一个亮点,于是拍照留念。

    看到一个好名字——喜久,引起关中月的遐思。

    西巷不大,一会儿就转完了,他们从高德地图导航回酒店,跖说原路返回坐公交车。

    关中月说:那恐怕走得远了,不如从这个街道穿过去,她感觉这个街道与他们坐公交车的路是垂直的。

    争论了半天,跖勉强跟关中月步行,看到一个站牌——张澜纪念馆站。

    可惜天已黑,不能参观了。张澜的雕像,他们在川大校园里见过,在重庆市的民主党派陈列馆里也见过张澜的生平事迹展览,关中月非常敬佩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路遇一家药店,跖进去买了阿莫西林胶囊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药店的人说:“牙疼吗?”

    关中月说:“到底专业!”

    跖说这里能用兰州市的医保卡买,已经全国联网了,真是方便啊!

    找到公交车站,乘车回到酒店。在门口的“拾號中餐厅”点了一个麻婆豆腐和青椒肉丝,吃了米饭。花了34元。麻婆豆腐有点咸,青椒肉丝还可口。

    跖说:怪道你一路上尽看餐馆。

    关中月说:“我怎么饿了?”

    2024年2月14日,一大早,他们登上了万卷楼。

    万卷楼,是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读书和治学之所,始建于蜀汉建兴年间。唐代在楼前建甘露寺,形成建筑群,明清迁至果山之足。现在的万卷楼,是1991年择址重建的。

    玉屏山面江而立,万卷楼依山而建,三重楼阁,气势恢宏,高台回廊,朱檐黛瓦,颇有汉魏风范。三个展馆,分别以陈寿生平,《三国志》及其影响,三国文化珍品为主要内容。陈列有丰富的文史资料,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研究三国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没想到这个公园是卖票的。关中月等着跖去买票,他回来说:“今天优惠,俩人只买一张票,五元。”

    “现在一般的公园都不卖票了。”关中月道。

    他们从拱形门进去,台阶看起来比较陡,要是不愿意登台阶,可以从左侧面走坡道。

    到了谯周祠,关中月看到一个匾牌“全国之功”心下疑惑,又读到一联:

    西山苍翠隐风流,汉家宫阙说春秋。

    百代同尊三国志,四海争仰万卷楼。

    原来这谯周乃是三国蜀汉学者。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幼孤,家贫,耽古,笃学,精研六经,尤善书札,颇通天文。

    建兴二年,诸葛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后主立太子,以周为家令,徙中散大夫,时后主颇好游观,增广声乐,而蜀军数出,百姓疲惫,周皆上书以谏,迁光禄大夫,位亚九卿。

    景耀六年,魏军兵临城下,群臣计无所出,周极力陈述投吴南奔之害,当以降魏。后主从之。魏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入晋,累征不起,自陈无功,求还爵土。泰始六年,命以散骑常侍,疾笃不拜,是年卒。

    周所著述有《法训》《论语注》《五经论》《古史考》《五教志》《蜀本纪》百余篇。

    “全国之功”原来是“让国家保全”的意思。在魏兵长驱直入、进围成都之时,有人建议刘禅逃往南中退守,有人建议投奔东吴。这时谯周劝刘禅投降魏国。司马昭统一国家后,以谯周有“全国”之功,封侯加爵。谯周被魏晋授予骑都尉、散骑常侍、封阳城亭侯等,但谯周均推病不就,后病逝于洛阳。

    谯周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能够认识形势,主张一次性投降魏,而不是先投吴,再受一次辱降魏。无奈之举,却被背负骂名。这个背景搞清楚,才能客观地了解历史。

    巨大的石雕,不知道是什么神兽,刻有一对翅膀。

    万卷楼,三个字仍然是赵朴初题写。

    跖捷足先登,已经上了万卷楼,居高临下俯视着关中月。他鼓励关中月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关中月受了鼓舞,一鼓作气,登上万卷楼。

    古建筑上都有楹联,表达了对陈寿功绩的赞美。关中月如获至宝,仔细读过去。

    桑梓仰清辉楼建西山怀万卷;

    丹青留胜业史承东汉志三分。

    “并迁双固”意思颇费思量,关中月猜其意为陈寿的史学才能和贡献与司马迁、班固并驾齐驱吧?

    承祚倘无三书神州竟成千古恨;

    果城幸有万卷举世得仰一名楼。

    还有几副楹联:

    两代奇才,继司马遗风,谴黜含冤,读书破万卷;

    一朝良史,承董狐直笔,述评求实,著志耀千秋。

    上联意思是谯周和陈寿都是奇才,继承了司马迁的作风,即使被谴黜含冤,仍读书破万卷。下联说陈寿是一朝的好史官,秉承历史上直笔写史的董狐,记述评价都求实,著作的三国志光耀千秋。

    季汉出英雄,操平淮右,策据江东,孔明先定三分计;

    益州多硕才,宓启其前,周承之后,陈寿唯能万古传。

    上联说东汉末年,风云际会,乱世出英雄,曹操平定淮右,孙策据守江东,孔明先定下三分天下的计策。下联讲四川多巨才,秦宓在前,谯周承其后,惟有弟子陈寿万古流芳。

    千秋笔写千秋史;万卷楼藏万卷书。

    重修万卷楼,迎来万卷史籍,再放万丈光芒辉耀北斗;

    泛览三国志,仰慕三国文化,遍及三千世界源起南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