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蜀地之十三
关中月气恼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一是在外面遇到啥事,跖第一时间责怪她,从不替她做主,更不是保护她,而是向着外人说话,体谅外人,哪怕是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却从来都是责骂她,让她在外人面前难堪,在外人面前受屈辱。今天竟然当着不到十岁的一群小孩子的面,责骂她,人家小孩子都扯她头发了,跖还帮着小孩子说话,绝不保护他自己的妻子。
关中月马上联想到了几十年夫妻生活中的种种不快,那种恶劣的情绪瞬间爆炸,一股怒火充溢在胸,对丈夫的失望从头贯到脚,关中月愤懑不平,哪里还有游玩的兴致?她说完那段话,转头流着泪往前急促地走过去。
一路上全是跖可恶的嘴脸,还有他那些无赖的家人。他们全没有把她当做家庭成员,一直挤兑她,把她当个外人。在无端寻衅欺负她的时候,跖一点不顾惜夫妻情分,反而是助纣为虐,甚至当着她的面告诉他家人,“关中月不过就是一个外人!”
关中月忍气吞声几十年,她不敢反抗,不愿意跟他的家人——那些恶人——在一个空间。她逃离他们,远远地躲开他们。每到假期,她就出外旅游,逛东逛西,走南闯北,就是不愿意回到那个罪恶的渊薮。
只有大自然给她受伤的心灵以慰藉。
她今天又受到了跖的责骂,这不是夫妻间平常的矛盾,这是一种态度,是跖对待妻子的恶劣态度,是不顾惜家人的冷漠态度,是不管不顾自己人受外人攻击时,表现出来的无情。
关中月越想越生气,心里难受,眼前一片荒凉。听到跖不断打电话,她气狠狠地挂断了电话,关了手机。
她漫无目的乱走,直走到两腿发软,还是不停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乱走。终于她迷路了。
身困力尽,关中月几乎要扑倒。她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眼泪一串串地掉落。她想起林黛玉的眼泪,可是她怎么能比得上黛玉呢?黛玉虽然寄人篱下,可是那么多人爱着她,呵护着她,连心狠手辣的凤辣子,也处处向她说话,更别说老祖宗和宝玉的心疼了。可是关中月一生,有谁疼过她?
非但没有一个人疼她,反而是欺负她的人一抓一大把,首当其冲的就是她的丈夫和婆婆,虐待起她来,无所不用其极。
关中月也不断地反思过,为什么婆婆和丈夫肆无忌惮地打骂她侮辱她?
后来她似乎想明白了,那就是她太软弱越来越放纵了他们,让他们欺负起她来是毫无顾忌,毫无底线,绝没有任何成本,不会付出任何代价,不会承担任何责任,不计任何后果,所以他们才敢大打出手,逞强逞能,尽情释放人性的凶恶。那些年,关中月感觉她生活在人间地狱。
然而,天上的慈爱之父给在地狱门口受苦受难的软弱儿女以安慰,给她打开生命的源泉,文学写作让关中月敞开了心扉,尽情地抒发她的心声。她渐渐地,有什么话都可以向在天上的父说,慈爱的父最会安慰受伤的心。父说:“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关中月极力忍耐,以至于后来,跖在他的家人将一切不义加到他自身的时候,他好像才意识到,惟有他的妻才是最好的,他对她说:“你的忍耐力真强!他们怎么那么坏呢?”
关中月借父的话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唯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
跖说:“一般人忍耐一次两次就够了,你忍耐了几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呢?”
关中月道:“忍七个七次,以至于无数个七次。爱是恒久忍耐。”
可是这样的忍耐,太费人了。
关中月哭着走向未知的竹海深处,兜兜转转,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索道口,她木然地挪到了检票口,才发现自己的往返票还在跖手中。她气恼地徘徊了一阵,只好又打开手机扫码买了返程票。孤单的她,一个人坐在索道车厢里,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存在于人世,她感觉到了自己的虚无,好像世间就是缥缈的不可知抓不住的虚空。
打开手机,一连串的微信消息发来,跖说:“我已经到了海中海,在停车场等你!!!”后面的三个感叹号格外扎眼,关中月能想象跖在点下感叹号时候的痛恨。
既然不爱,何必伤害!关中月也输入了这句带感叹号的话,却迟疑了,最后还是没有发出去。
她强忍着内心的悲戚,平复了一下心情,回复道:“我迷路了,刚从索道下来。”
她不知道海中海停车场在哪里,她拖着灌了铅的双腿机械地挪着,想打听海中海停车场的位置,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好不容易遇着两个游客,问他们,他们也不知道,让她导航。她打开导航,却分辨不清南北。此时,已是上午10点多,路上的车辆嗖嗖嗖地擦肩而过,景区观光车丝毫不减速,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逞强好胜。关中月心惊胆战走在路边,浑身颤抖。
她终于捱到了一个三岔口,路口有几个摊位,卖水果和拐杖之类日用品。一位老板用方言告诉她:“海中海哟,还有10公里,你走不过去的,叫个车来接你吧!”
关中月本来耳朵聋,急火攻心,越发听不清老板说的是4公里,还是10公里。就指指自己的耳朵,又用手比划了4和10,才弄清楚海中海距离这儿还有10公里,她颓然坐到摊位前的竹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了。
好心的老板问她从哪里来,她说从甘肃来的。老板兴奋起来,说:“知道,兰州的省会在甘肃。”
关中月已经没有力气跟他讲了。默然不语坐着。
她在手机里查找蜀南竹林的实景图,看到美丽的七彩飞瀑,七彩瀑布又名落魂台。落魂,关中月进入了冥想。她想到了有人专门到险峻的景区跳崖,2014年西安有人一家四口在华山跳崖而亡,今年又有三男一女在张家界跳崖而亡。……她越气越想,越想越悲哀,七彩飞瀑为什么也叫落魂台呢?
再看《江安县志》载:“万岭箐南北飞瀑,殆似庐山” 不择地而出的泉水,使得深邃幽深的竹海充满灵气;山岩跌宕处,每每作了悬泉飞瀑。山间数十条姿态各异的瀑布中,最为壮观的,当数七彩飞瀑。
七彩飞瀑位于石鼓山和石锣山之间的谷中。从密林里流出的溪水,从回龙桥下分为四级泻下悬崖,落差高达200多米。因其流量大,流速快,加上岩壁陡峭,流水一出山谷口后,飞身直下,蔚为壮观。 溅起水雾数丈,每当阳光透过水雾数丈分解成七色,绚丽多姿,“七彩飞瀑”由此而得名。飞瀑一侧惟妙惟肖的神龟伏踞旁边,曰“神龟守瀑”。 由于景区岩高壁陡,让人心惊胆颤。
大概半小时后,跖把车开到了她身边,按了喇叭,她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了车。跖说:“哪里还没有玩到,你说,我设导航?”
关中月恹恹欲睡,跖一看她的精神状态不好,就说:“那就回家。”关中月还是不吭声。
蜀南竹海距离成都市比较远,他们都已经疲困得不想动,返程中就在宜宾市住了一宿。
休息了一天,关中月仍然要去浣花溪公园,因为浣花溪公园实在太大了,上次浏览了一下,不能尽兴。她想把她最敬佩的诗圣杜甫的诗韵再回味回味,还有那个诗墙,那书法作品值得欣赏欣赏。
她看到“浣花流韵”四个大字,慢慢欣赏。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生活于盛唐时期,与李白并称于世。李、杜是唐诗星空中最耀眼的两颗明星,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光照千古,令人景慕。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写下了许多诗篇。
一块大石头上刻着“杜老乾坤”。清末陆润庠75岁时,自题联:“杜老乾坤谢公山水;右军翰墨吏部文章。”以名人典故自然形成对仗,又暗喻人生的高光部分——
“杜老”即杜甫,“谢公”即谢灵运,“右军”即王羲之,“吏部”即韩愈。
“安史之乱”后,杜甫在759年的岁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寺里的僧人有复空。
不久,他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亲有的帮助下他于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筑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表弟王十五司马出郭相访,走过野桥,给他送来建筑费,“在他乡多亏表弟帮忙,来往不辞劳苦。”他一方面营建草堂,一方面写诗向各处觅求树秧:向萧实请求春前把一百根桃树苗送到浣花村,向韦续索取绵竹县的绵竹,向何邕要蜀中特有的、三年便能成荫的桤树苗,他亲自走过石笋街到果园坊里向徐卿索求果木苗,无论绿李黄梅都可,他还向韦班要松树和大邑县的瓷碗。关于瓷碗他写出下边的绝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唐代的瓷器精美到什么程度: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经过两三月的经营,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不只杜甫自己欣庆得到一个安身的处所,就是飞鸟语燕也在这里找到新巢,从此这座朴素简陋的茅屋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根据“浣花溪水水西头”“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背郭堂成荫白茅”“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茅堂石笋西”“结庐锦水边”“西岭纡村北”……这些诗句人们推测出草堂的位置是背向成都郭,在少城碧鸡坊石笋街外,百花潭北,万里桥及浣花溪西,临近锦江,西北则可以望见山巅终年积雪的西岭。
有一处“杜诗石山”,满刻着杜甫的诗歌。
杜甫在草堂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他所歌咏的鸟有鸬鹚、燕、鸥、莺、黄鹂、凫雏、鹭、花鸭;昆虫有蝴蝶、蜻蜓、蜂、蚁;花木有丁香、丽春、栀子、枇杷、杨柳、荷花、桃、李、桑、松、竹、桤、柟、柟树下的一片药圃。他运用了“小”和“轻”、“细”和“香”、“嫩”和“新”以及“净”“弱”“微”“清”“幽”等字来形容它们。
他眼前的花木是——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田舍》)
眼前的虫鸟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之一)
说到春夜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夜晚的幽静——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之二)
在杜甫诗歌里,我们看到一派自然春光,好像听田园交响乐,有时到了极细微极轻盈的段落,细微到“嫩蕊商量细细开”,轻盈到“自在娇莺恰恰啼”,然而另一方面,忽然转折过来,便有暴风雨的发作,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自己的灾难想到流离失所的人们。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还写了这样的诗篇: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病橘》)
由于被刀斧砍伐的枯棕想到人民被官家剥削得一物不遗——
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枯棕》)
杜甫下了大功夫营建自己的草堂,最初从荒芜中开辟出来的一亩大小的土地,依靠他的勤劳渐渐向四方扩展,茅亭旁有向外眺望的水槛,堂前栽种四棵心爱的小松,堂内设置了乌皮几。两年工夫,在清澈的溪旁建筑起疏疏落落的亭台。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漫成》之二)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屏迹》之三)
他这样披荆斩棘,兢兢业业,他感到: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仇!
(《除草》)
他们在草堂内外见到翠竹遮天蔽日,煞是可爱。但是杜甫在他的耕作中深深地体验到腐旧的恶势力应如何铲除,新生的力量如何培养,后来在764年的春天他从阆州再回成都,想到不成材的竹子孳生太快,小松树又长得太慢,写过这样的警句: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
看来,竹林也需要芟夷,不可任其滋生。
抱流亭的联:
坦腹江亭水流心不竞;长吟野望云在意俱迟。
杜诗《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看云亭的联曰:
春晚绿野秀;天高秋月明。上联取自南北朝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如: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qi)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you),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最近十来年,人们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情有独钟,有人以“坐看云起”做了自己的网名,可见他们对世事难料的理解和领悟是多么通透。
浣花流韵
联曰:
诗咏民间疾苦;名共江水长存。
杜甫当得起“诗圣”的称谓,原因正位于此。要是心不在民间,情不抒民苦,人民怎么能记住他?
亭中石碑背面刻着杜甫的画像,关中月看正是语文课本上的插图。以前学生恶搞,给杜甫添加了摩托车。学生的想象奇特,构图大胆,但是阅历浅薄的孩子们却不能很深刻领会杜甫“歌咏民间疾苦”的思想境界。
跖说:“这是杜甫的真实模样吗?”
关中月说:“是啊。”
他问:“你怎么知道?”
关中月说:“杜甫的朋友圈有文学家、音乐家、画家,许多画家的画作,他都给题过诗。那时候的画家朋友给他画一幅肖像应该不是问题吧?”
其实她想当然了,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现代画家蒋兆和绘《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