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有所求
黄池县人民医院内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狂暴浪涛,就好像巨石扔进了水平如镜的湖面,飞溅的浪涛过后,浪涛的涟漪荡漾绵延。
平原市首富。
平原市农业署署长。
黄池县农业署署长。
平原市徐记玉器集团的少东家和首席鉴宝师。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赶集一样来了。
锦旗。
锦旗。
都拿着锦旗,兴冲冲到刘文东坐诊的诊室,给他捧场。
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医生、护士、病人,都惊得灵魂出窍。
年轻医生到底是什么身份,能让这么多大人物巴巴跑来送锦旗。
诊室里。
月初夏交了锦旗,祝贺刘神医以专家身份坐诊。
刘文东表示感谢,让南春蕾接了锦旗,百忙之中亲自送来,很是感激。
月初夏点了刘文东的额头,埋怨他和姐姐外气,并约请晚上一起吃个饭。
刘文东爽快答应了。
月初夏很高兴,和刘文东、冯院长等人告别。
紧接着魏署长来了,不但带着自己的,还代表上司张署长给刘文东送锦旗。
如果不是刘神医丹心妙手,药到病除,张署长必然进医院,甚至会留下后遗症,影响其仕途。
张署长通电话给平原医王,不但确定病好了,完全消除了脑血栓,医王还将几张药方谨慎地记下来,作为以后治病的储备方。
医王说了,张署长的病如果不是撞见他的师父刘文东,在中原省最好的医院看,也要留下后很大的遗症。
张署长听后感动不已,托魏署长邀请刘文东晚上坐坐,希望刘文东医生一定给个面子。
刘文东苦笑:“魏署长,您和张署长的邀请,我不该拒绝,可是,我先答应了平原首富月初夏……”
他有些为难。
魏署长给张署长请示。
张署长大笑:“这有什么?一起吗。”
表示自己和首富很熟的,大家一起更热闹。
约定完成,魏署长离开了诊室,前后脚,徐成邈和方石雨就带着锦旗进来了。
冯院长看着一面面锦旗,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子,想不到刘文东的交际如此之广,和中原省最大的珠宝玉器集团都有所交接。
紧接着,冯院长看见了更加震撼的一幕。
徐记玉器集团公司首席鉴宝师方石雨到了诊室,就要行礼:“弟子方石雨见过师父。”
一句话,惊掉了太多人的眼珠子。
方石雨五六十岁,头发花白,胡须老长,一派仙风道骨的老者,喊双十年华模样的刘文东为师父。
谁敢相信这是真的,方石雨年岁做刘文东的师父绰绰有余。
师父?
每个人的脑门上都写着一万个问号。
刘文东怎么会是徐记玉器集团首席鉴宝师的师父?
刘文东赶紧搀着,瞪了他一眼:“石雨,以后在人多的地方不要叫师父,就叫刘医生知道吗?”
方石雨躬身行礼:“弟子记住了,师父。”
刘文东有踹他的想法。
徐成邈满脸笑容:“兄弟,那批货物价值出来了,大致六个亿。”
“我多赚点,给你四个亿,按照你说的,给你徐记玉器集团公司原始股五百股。”
“另外,我还有事情拜托兄弟,晚上咱们一起坐坐……”
冯院长听得是云里雾里,脑子有些不清楚。
啥?
六个亿。
四个亿。
原始股。
他们要搞的是什么东西,一张口就是几个亿的资金。
刘文东让人看不懂,在他的眼里越显得神秘了。
刘文东满脸笑容:“哥哥,晚上一起吧,我约了月初夏、魏署长,张署长,咱们一起谈如何?”
徐成邈听了点头,都是熟人,他没意见。
月初夏、张署长都是平原市的人,有过接触,一起谈也无妨。
“好,就这么定了。”
说完,徐成邈带着方先生走了。
病人议论纷纷:“老天,给这位小医生送锦旗的是首富,当官的,太厉害了。”
“说明小医生的医术很高明,要不我们去试试。”
“这是肯定的,我们的命有首富的贵吗,首富和署长都邀请他,找小医生看病不会有错。”
在人们的议论中,有些人朝刘文东的诊室来了。
刘文东闭着眼,数着丹田内的因缘之力。
原来有因缘之力八十根,再加上月初夏、魏署长、张署长、方石雨、徐成邈,还有几个人的,一共九根进入了丹田。
因缘之力足足攒够了八十九根,再有三十一根就可以突破筑基境了。
他很高兴。
就在此时,患者到了刘文东的身边。
“大夫,你给我看看。”
说着话,患者递上了专家门诊的挂号票。
刘文东接过了挂号票,摁在铁棍上,看了患者一眼:“病毒性感冒。”
患者听了一怔,然后点头。
“你发热恶寒,浑身疼,头疼,腰疼,骨节疼,咳嗽气喘,有时候干呕,大概五天左右?”
患者眼睛瞪圆了,想不到刘文东诊断的如此详细,就是自己切实的症状。
“大夫我吃了五天药不见好,来医院看看。”
刘文东点头:“不算什么大病,我给你开一服药,在我这里服用,十分钟管好。”
患者听得有些头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五天来他药没有少吃,打针输液都不减轻,小医生说一副药,十分钟管好!
不是和他开玩笑。
“小医生,看病的事情开不得玩笑!”
刘文东笑了:“治病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开玩笑?”
说着话,让南春蕾开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南春蕾开了药方,是正宗的麻黄汤。
患者拿着药方走出去了。
第二个患者来了。
坐下来时不时大笑,有时候还捂着头,额头上汗珠子涌出来。
他的儿子焦灼万分。
刘文东看一眼患者:“不要焦灼,你父亲的病很普通,一剂药就好。”
患者的儿子瞪圆了眼睛:“大夫,我爸治了6天都没有治好,你说一剂药就好?”
刘文东点头:“是啊。”
“我爸怎么了?”
“不是什么大病,也就是重感冒而已。”
“不可能,重感冒有什么症状?”
刘文东微微一笑:“你爹在七天前受了风寒,是顶风冒雨做了什么,然后就头疼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身热恶风,时不时大笑的毛病。这是典型的重感冒。”
“春蕾,开一剂典型的桂枝汤。”
刘文东嘱咐病人,医院的汤药熬好,来诊室吃药,保管十分钟治好。
其余的病人听了,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常言说:兵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哪有一剂药,十分钟治好的,不是开玩笑?
小医生靠谱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