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逆袭1991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利益

第二百六十二章 利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芸的到来,让魏玲有些意外,可毕竟是救过自家儿子的。

    对他魏玲还是很感激的。

    所以特意分出一些时间,来听了听他的来意。

    原来这半年,有着步步高的带头效应,马芸的黄页可谓做的风生水起。

    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了不少企业,都在他的黄页上注册了网站。

    也让马芸,真真正正通过互联网,赚到了钱。

    马芸和许多创业者一样,不安分于现状。

    当通过中国黄页赚到钱后,他就开始思索怎么去扩大这项业务,让更多企业,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展示的同时,还能促成合作。

    “你这是要扩充业务,向着电商前进了?”

    魏玲投身互联网以来,也在恶补互联网的发展和分类。

    所以稍微一听,也就明白马芸是想做什么了。

    “电商是什么?”马芸对互联网的所有知识,全是来至于《电脑周刊》和自己去米国见识后,根据别人说的脑补出来的。

    严格说来,他对互联网的认知并不比别人多,就是现在想把业务扩大,也只是单纯的出于,想让来中国黄页做网页的客户,可以更好的和国外接触。

    “电商是一种网络商务平台,我们前不久在米国投资了一个亚马逊,他们就是专门做电商的,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那边了解下,我听说这个东西会很有市场。

    只不过他那个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我老公说这种叫b2c。你这种算是企业对企业,应该属于b2b范畴。如果涉及到国外的业务,就是跨境b2b。”

    魏玲一连串的词汇,听得马芸有些云里雾里的。

    好在他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知道他要做的这个肯定是有市场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分类和专业名词。

    此刻的他,心里莫名有团火,想要立刻飞往米国,去看看那个叫亚马逊的,他们是怎么做的。

    去真正了解下,b2c是什么,b2b又是什么。

    只是才刚刚开心了一会儿,他又快速冷静了下来。

    以他目前的财务状况,虽然中国黄页,这半年,盈利了将近一百多万,可除去分给米国方面的,真正到他手里的,因为不过才几十万而已。

    如果真的想要转型做跨境b2b,先不说怎么做,想必光是前期服务器升级这些,就得花不少钱。

    投资中国黄页,他都是借的,现在就算把转来的钱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

    他下意识看向了对面的魏玲。

    嘴巴张了张,一向伶牙俐齿的马芸,却没说出话。

    投资是要看项目的,一开始他拒绝了楚青投资中国黄页,现在来找人取经。在什么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他更不可能开口去拉投资。

    “这样吧,下周我老公会去米国,如果你真的想做b2b,我给你投资,下周你和他一起去米国进行项目考察。回来之后,我们再谈具体细节。”

    魏玲微微一笑,看出了马芸的窘迫,主动开口道。

    她对互联网的兴趣,远远不止门户网站和即时通讯。

    在她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楚青就给她畅想过未来的世界。

    而电商就是互联网未来,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楚青要投资亚马逊的原因。

    原本在魏玲的构想中,如果国内没有,她会在门户网站完成后,也会试着自己去做一个。

    如今有了马芸主动找上门,她也当然愿意投资扶持一家。

    以她现在的身价,就是没有楚青的支持,她也能随意去挥霍。

    就算投资失败,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

    毕竟比起楚青的特斯拉,她也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房钱。

    ……

    一周之后,马芸作为楚青团队的一员,跟着一起踏上了飞往米国的飞机。

    只是当下机之后,看着前来接机的长长车队,他才真切的感受到,首富的排场。

    楚青这一趟来米国,除了关于设备审批听证会,还会代表dvd标准联盟,和米国唱片委员会riaa就dvd签订几项授权,为dvd的正式进入米国补完最后一项手续。

    当然除了上面两个,还有关于步步高和沃尔玛,希尔斯的后续合作,比如步步高的产品进入他们的货架。

    在去查看自己投资的几家互联网和科技企业。

    所以不知不觉间,这一趟带的人就比较多。

    接机的沉蓝鹏,准备了整整二十辆豪华商务车,排成一排等在机场的壮观景象,自然也引来了当地媒体的关注。

    当天夜里,就有部分地方媒体,在查清楚青身份后,就在新闻里以华夏富豪,高调抵美的新闻进行了报道。

    有了豪华车队,住的地方也自然得上档次。

    车队直接开到了华尔道夫大酒店。

    当晚在酒店的顶层,楚青汇见了贝克曼,华登国际,银都机构和这次负责采购的强芯团队。

    “现在和设备制造商的采购意向已经基本达成,只等审查委员会签字确认,我们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设备运回香江。”

    在楚青和几方客套过后,谭浩又单独向楚青汇报了一次当前的情况。

    “现在这边对我们是什么态度?”

    “不管是米国本土的设备制造商,还是本子,德国的都非常乐意促成这笔交易,在他们看来,审查委员会是有些小题大做,毕竟巴统都解散了,没有了管理条例,正常的商业行为都应该顺利同行。”

    “那审查委员会那边怎么说?”

    “现在贝克曼通过他的关系,了解到的情况是,商务部在通过初步审查后,那边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尤其有着米国本土的企业在局中协调,他们签字的难度不大。

    目前的问题来自财政和国务院。虽然拉链顿上台之后,签署了针对这些方面的新法条,可目前还没生效,两个部门依然执行的91年的法条。

    在那些法条里对这种高精尖设备,还有一定的审核限制,所以现在他们就是在拿着这些进行设卡。不过按照贝克曼的团队分析,我们通过概率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用他的话说,这两个部门,都只是想用手里的权利,来交换利益而已。”

    米国一直执行的是多管辖制度。

    任何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能插上手,不管是不是他们的事情,都会来插一脚。

    毕竟能管理,就能有利益。

    听完谭浩的汇报,楚青没有开口,比起他们的乐观,楚青看得更透彻。

    往往正是这种横插一脚的搅屎棍,才不会和你讲什么正常逻辑。

    他们插入进来虽是为了利益,可也会最大限度的去设置障碍。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