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第101种爱情 > 第58章 生活是一面镜子

第58章 生活是一面镜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吴刚比李兰大了将近十岁,而且吴刚还是二婚。

    李兰一个黄花大姑娘,不知道中了什么邪,会看上吴刚这个老男人。

    按理说,吴刚对李兰应该很好,可偏偏不是这样。

    吴刚脾气暴躁,发起脾气来,对李兰非打即骂。

    李兰这几天做的梦,都是吴刚温柔的样子。

    在梦里吴刚还很年轻,浓眉大眼高鼻梁,一米八几的个头,是每个女孩子的理想伴侣。

    哪个人不是外貌协会,谁不是颜值控呢?

    美好的事物总是赏心悦目,像诸某人那样喜欢丑妻的,终究只是个例外。

    每个人光鲜的外表下都藏着诸多不堪,剥开这些外衣,赤裸裸地暴露在眼前的全是生活的不容易。

    就像张爱玲说的: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吴刚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

    他的父亲吴强是个耿直男,脾气倔强,说话从不会拐弯,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四零年代,人民生活还只处于温饱水平。

    吴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生的。

    出生没几年,村子里就有了“白道门”的信徒。

    这些信徒遍布全国各地,经常会聚众闹事,在全国制造恐慌。

    在黑白两道都不受待见。

    所以白道门的信徒于公如过街老鼠,抓到就处决,于私老百姓避之唯恐不及。

    吴刚的父亲吴强就在这个时期被人诬告了。

    告他的罪名就是说他是“白道门”的信徒。

    吴强躺着中枪,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

    家人和朋友劝他出去躲躲,他不信邪,哪也不去。

    嘴里念叨着;”我没干过的事,谁能诬陷我?”

    很快的,也不知是哪路人马派人把他抓走了,也许是因为他的火暴脾气,没几天就被处决了。

    连句话也没给家里留,就这样做了冤死鬼。

    他走的那一年才33岁,女儿吴芳10岁,大儿子吴刚7 岁,小儿子吴军才5岁。

    吴刚的妈妈宋风华是个苦命的女人,丈夫无辜丢了性命,撇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娘家不管,婆家不问,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任谁处在那样的条件下,想生存下去,都需要足够的勇气。

    可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看着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宋风华咬紧了牙关。

    嫁给吴强时,宋风华才十七岁,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胚子。

    如今二十八岁死了丈夫,她有心再嫁,找个男人帮自己一把,可再嫁又谈何容易。

    吴刚爸爸死了一年多,有几个媒人来说亲,男方都是根正苗红的本分人。

    但他们的条件都是只接受吴刚妈妈一个人嫁过去,三个拖油瓶一个都不许带。

    吴刚妈妈是个倔强的女人,看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打发掉了那几个媒人。

    不接纳孩子就不嫁了。

    这个个子不高的小脚女人,凭着一股子把孩子养大成人的信念,捱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日子。

    春天,她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挖野菜,教孩子们认野菜。

    那些菜的名字真好听啊:鸭子嘴、老牛挫、蛰麻子、黄瓜香…

    母子几个一采就是几筐,他们和鸡、鸭、鹅分着吃这些野菜。

    各自吃着各自的味道,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吴刚妈妈的一双巧手可是有口皆碑的。

    就算是只有野菜可吃,她也能把野菜翻着花样做:

    用水焯一下做成凉拌菜、放少许油再放点盐炒一炒、或是用玉米面拌拌做成蒸菜、用杂粮面蒸菜团子…

    只要不重样的换着做,孩子们也都热火朝天地抢着吃。

    夏天也不愁吃的,满山的蘑菇、野果和新一茬的野菜又雨后春笋般长起来。

    夏天的野菜名字虽古怪,但它们的美味在全国也是出了名的。

    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

    野菜有猴子腿、猴头菇、刺嫩芽、婆婆丁(学名蒲公英)…

    野果有蓝莓、草莓、树莓、山钉子、臭李子、山葡萄、狗枣子、灯笼果…

    哪一种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这些野果和野菜滋养着吴刚一家少吃缺穿的日子,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从不吝惜!

    一家人只要守在一起,也能苦中作乐!

    秋天,松树上的果实熟了,小脚的吴刚妈上不了树,就在大风天里去松树下捡被风刮落的松塔。

    她用棍子用力地敲,散发着松树芳香的松子就从松塔里脱落出来,孩子们争抢着吃。

    或是把整只松塔扔进灶坑的柴火里,等饭做熟,从灶坑里扒出烧得焦黑的松塔,轻轻砸开,松子的香味便弥漫开来。

    这种土法烧制的松子,是孩子们最爱的美味天堂。

    北方的秋天很短,转眼冬天就快来到,为了不在冬天挨饿,吴刚一家人就要在秋天备好冬天的食物。

    北方的冬天尤其难捱,黑熊、老虎等动物都冬眠了,白雪皑皑中,经常会有觅不到食的鸟钻进地里布好的套里。

    吴刚妈会把菜园子里的白菜、土豆、萝卜在入冬前放进地窖里。

    窖里温度适宜,是天然的保鲜箱。

    只是质保期不长,经常会烂掉一些菜。

    过冬前的准备工作有很多,每年冬天来临前,不光是吴刚一家,所有镇上的人都如临大敌。

    如果可以,恨不能每个人都冬眠,睡到明年春暖花开再醒来,不吃不喝,不求修炼成仙,但求省些吃食。

    北风呼呼地刮着,冬天很快来到了。

    这一天,天空开始飘起了大片的雪花,伴随着第一场雪,屋里的炉火升起来了。

    屋里屋外是冰火两重天的两极世界。

    屋外寒风刺骨,屋内温暖如春,这就是北方冬天的独特。

    下午五点钟的样子,太阳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仿佛它也无法抵挡冬天的寒意,一转眼就抛弃了这个世界,把它置于黑暗之中。

    吴刚一家围坐在圆桌前开始吃晚餐。

    今晚吃的是玉米糊糊、白菜炖土豆和4个杂粮窝头。

    干了一天的活,孩子们都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少量的饭食很快被席卷一空。

    宋风华开了腔:“家里的粮食不多了,你爸走得早,妈知道你们受了很多委屈。“

    ”如今地里的收成不好,全国都在闹饥荒。我寻思着,你爸有个兄弟,你们看谁去找找他,让他帮咱一把?”

    “妈,爸在的时候没听他说过,都没见过,他能帮我们吗?再说,我们去哪找他呀?”

    “听说,他被送给县城的一户人家,那家人过得还不错。我托人打听到了你们叔叔的住址。“

    “老大老二,不行你们明天就跑一趟。村里的拖拉机要进城拉东西,你们就跟着去。”

    姐弟俩懂事的答应了下来。

    明天,等着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