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朱元璋的小试!远超满分的表现!
“咋样?还算精彩吧?”
奉天殿殿后,朱元璋抱着胳膊,饶有兴致的看着朱棡道。
朱棡一脸无语:
“爹,您说老实话,这是不是您小时候给刘地主家放牛养出来的毛病?”
“好歹是一国之君,居然背地里行这偷窥之事,真的合适吗?”
朱元璋嘴角一撇:
“你这孩子,咱一大早没用早膳就把你拉过来看好戏,你非但不感恩,反而打趣咱,知不知道什么叫恩将仇报?”
朱棡白眼一翻,捂着饥肠辘辘的肚子道:
“问题是儿臣也没吃饭呀。”
“再说了,这种事有什么好看的?关于淮西党和浙东党针锋相对这个问题,不是老早就有了吗?”
朱元璋闻言,立马用一种小子你还年轻的眼神朝朱棡道:
“话虽如此,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心就更难测了。”
“咱要不每天盯着点,怎能第一时间把握朝局?”
“瞧,今日,这所谓的两党,不就出现变化了吗?”
言罢,朱元璋双眼微眯,挑衅的看着朱棡。
朱棡再度无语,本来因为系统的变化,自己这个左都御史干不干都成,现在却是必须要撂挑子了。
因为自家老头很烦人。
“爹,我好歹也长了眼睛,用不着您考我。”
“那杨宪被您一道旨意断了仕途,又因背刺伯温先生名声扫地,再加上他过去当中书省参知政事以来,向来盛气凌人,朝中得罪的官员不在少数,现如今成了过街老鼠,自是要找个新东家罩着自己了。”
“而放眼望去,满朝文武能护着杨宪的人,只有韩国公李善长,既如此,哪怕是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好过些,原属浙东党的杨宪都只能投靠淮西党。”
朱元璋微微颔首,显然对朱棡的回答很是满意,但还是再度问道:
“可善长为什么要收容杨宪呢?你都说了,他已是一只过街老鼠,收下这样的一个人,善长恐怕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朱棡摇了摇头,早知如此,自己就该装作什么都没瞧出来的:
“并不会,因为杨宪还是很有才能的,不然爹之前也不会让他当中书省参知政事。”
“再加上,杨宪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这样的人,可是一把称手的好刀!”
“不过,这把刀轮不到善长先生去用,他刚才那番作为,主要是为了恶心一下伯温先生,所以,收下此刀的人,是他的爱徒胡惟庸。”
朱元璋一愣,他只是料到朱棡会给出李善长之所以收容杨宪的答案,着实没想到,朱棡这最后一句话!
“可以啊老三,连这都能看得出来,看来,让你当这个左都御史,咱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朱棡心中一沉,不好的预感果然成真了。
毕竟朱元璋一大早就拉他过来看戏,一定是别有用心!
说白了,就是看看朱棡的能耐,要是啥都看不懂,那这左都御史罢了也就罢了。
但要是像此刻这般给出远超满分的答案,朱元璋即便真的每天都要熬夜加班,也不能让朱棡离开自己了。
更何况他家老三才当了一天左都御史,而且他已经因为朱棡干得好,下了旨意,封赏连连。
既如此,突然间就给朱棡罢免了,朱元璋非但自相矛盾,更是打自己的脸啊!
而朱棡呢,也是这段时间卷人卷习惯了,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一个你随便,我都行的态度。
所谓的不懂,认怂,那是真不符合自己的人设。
否则的话,朱棡一定会假装自己啥都瞧不出来的,但事已至此,朱棡也既来之,则安之。
反正有他在一天,大明是谁都别想好过!
“哈哈……行了,时辰已到,咱们走吧。”
朱元璋欣慰的伸出手拍了拍朱棡的肩膀,便大笑一声迈步而出。
而听到这标志性的笑声响彻奉天殿,文武百官自是齐齐跪地山呼: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跟着朱元璋从殿后走出的朱棡听到这,恰巧心气不顺,眉头当即一拧:
“我呢?”
此话一出,那声音比朱元璋是更有标志性,文武百官竟然齐齐一颤,继而用一种无比幽怨的语气高呼出声:
“臣等参见晋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棡这才满意,一掸蟒袍,然后“噔噔噔”的走上龙阶。
朱元璋抬手扶额:
“下去。”
朱棡一愣:
“我不站您旁边吗?”
朱元璋再度无语:
“你大哥才能站咱旁边。”
朱棡老脸一红:
“不早说?我以为都能站呢。”
然后,腆着脸又从龙阶“噔噔噔”走了下去,看得殿中的刘伯温忍不住想笑,但朱棡毕竟是御史台的左都御史,自是要关照一二:
“殿下,您上臣前面来。”
朱棡捂脸谢绝:
“别,我还是站你后面吧。”
此举,看得文武百官不禁莞尔,但最觉得大快人心的,自然是杨宪了。
也因此,杨宪迫不及待的给了胡惟庸一个眼神,刚好这时,宫中的总管太监陈洪开口宣呼:
“陛下有旨,有本出班早奏,无本起驾还宫。”
胡惟庸立马微微颔首,继而杨宪“嗖”的一声就窜了出去:
“臣,中书舍人杨宪,有本!”
“嗯?”
杨宪这一走出来,不止朱元璋眉毛一挑,满朝文武更是诧异。
按理说,杨宪该是此刻奉天殿中最缩头之人,没想到居然第一个奏本,真是一点脸都不要!
李善长更是眉头紧皱,他可才把杨宪归到自己的淮西党中,这孙子不会整什么幺蛾子吧。
好在胡惟庸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李善长这才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呢,也很好奇杨宪想干什么,再加上早朝本就是臣子奏本,君王理政,没有让人闭嘴的道理,便点头道:
“讲。”
杨宪当即拱手:
“多谢陛下。”
“臣今日,想奏请秦王殿下,提前就藩!”
朱元璋眉毛一挑:
“就藩?”
然后扫了一眼李善长,意味深长道:
“这是,中书省的意思?”
李善长面色一白,他可什么都不知道,好在胡惟庸及时走出:
“正是,还望陛下明鉴。”
李善长的面色再度一白,他因为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这两年,是陆陆续续的将中书省的一些小事交给胡惟庸自行打理。
可让皇子就藩,却是一桩大事啊,怎么能不跟自己提前商量呢?
但事已至此,中书省自是不能内讧,李善长也只能无奈垂首,算是默认。
看得刘伯温止不住摇头,这学生背刺老师难道是大明的传统吗?
殊不知在他身后的朱棡,早已跟朱元璋一样皱起了眉头。
奇怪,这事,怎么感觉是冲我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