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京天变邸抄)第章 传国玺出等
丙寅五月初六纪异(北京天变邸抄)
天启丙寅(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日巳时,京城天空明亮洁净,突然传来一声如雷霆般的巨响,自东北方向开始,逐渐逼近京城西南角。灰色烟雾腾空而起,房屋剧烈摇晃,片刻之后发生剧烈震动,天崩地裂,天色瞬间漆黑一片,成千上万的房屋瞬间沉陷。从东面的顺城门大街至北面的刑部街,长三四里、方圆十三里范围内,所有建筑几乎全部化为粉末,数万间房屋被毁,两万多人罹难。
王恭厂一带受灾尤其严重,尸横遍野,恶臭熏天,瓦砾碎片漫天飞舞,难以辨识。街道、门户均受到剧烈震动,震声向南传至河西务,向东传至通州,向北传至密云、昌平,各地上报的灾情相似。京城中几乎所有房屋无一完好,举国上下陷入恐慌。象房倒塌,大象纷纷逃出。远望天际,云气形态各异,有的如乱丝,有的五彩斑斓,有的如黑色灵芝,直冲云霄,长时间后才渐渐消散。
钦天监周司历向朝廷奏报:“五月初六巳时,地面传来如同霹雳般的轰鸣声,自东北艮位向西南方移动。天空中出现云雾遮蔽,许久后才散去。占卜结果显示:地面震动预示着天下将爆发战争,后宫与宦官作乱严重。”他又说:“地下发出隆隆声响,是为凶兆,该地将有灾难。地底传来混混沌沌的声音,该邑必将灭亡。”魏忠贤认为这是妖言惑众,下令杖责一百,将周司历打死。
后宰门附近有一座火神庙,建筑规模宏大,装饰辉煌。初六那天清晨,负责守门的内侍忽然听到一阵音乐声,先是传来一阵粗犷的乐曲,紧接着是一阵细腻的旋律,如此交替反复三次。众内侍感到非常惊讶,纷纷起身巡查,发现声音是从庙宇内传出。众人合力推开殿门,只见一个状如红球的物体突然从大殿中滚出,瞬间腾空而起,与此同时,东城区方向就传来了巨大的震动声响。
哈达门火神庙,庙祝看到火神像摇摇晃晃,似乎要走下神坛,急忙点燃香烛,跪地祈告说:“火神老爷,外面正值干旱,千万不可离开。”火神似乎正要迈出神坛,庙祝痛哭流涕抱住神像。正当两人推拉之际,东城的震声突然响起。
此时,皇帝正在干清宫用餐,宫殿震动,急忙奔向交泰殿,内侍们都没来得及跟上,只有一个贴身侍卫扶着他奔跑。建极殿的栏杆和屋顶瓦片纷纷坠落,这个侍卫头部被砸裂,而干清宫的御座和御案也都翻倒在地。真是异象!
绍兴府周姓吏目的弟弟刚到京城两天,从蔡市口遇到六个人,刚行完礼,他的头颅忽然飞离身体,而这六人安然无恙。
一部官员的家眷因天黑地动,家具翻倒,妻妾仆人摔倒在地上,相互碰撞,一段时间后天色渐亮,大家都是蓬头垢面,如同病人或鬼魂。
大殿施工的工人因地震坠落的约有两千人,全部摔成了肉袋。
郎中潘云翼的母亲住在后屋,雷电交加时抱着一尊铜佛跪在庭院中,屋顶的瓦片纹丝不动,得以幸存。前屋的十位妾室都被埋在厚厚的土下。不过《颂天胪笔》记载:抱着佛像的是潘云翼的妻子,而非母亲。
北城都察院官员这一天进衙门时,骑在马上抬头看见一位神人,头戴红冠,头发赤红,手持宝剑骑在麒麟上,离自己很近,吓得从马上摔下来,额头受伤。就在众人惊慌失措之际,东城突然发生震动。
初六日五更时分,东城有一个赤脚僧人,沿街大声疾呼:“快跑!快跑!”
所有受伤的男女都赤身裸体,一丝不挂,也不知为何。有一位官员的随从在震动发生时,头上的官帽、身上的衣裤鞋袜,一瞬间全部消失。
初五晚京师城隍庙里,有道士听到殿堂内传来阵阵嘈杂喧闹的叫喊声,类似于唱名的声音。
初六,王恭厂里的一名小太监清晨到达厂里,看到团团兵马将厂子包围。他听到有人说从内部抓来一人,就捆绑一个。小太监见状赶紧逃离,紧接着就听到一声巨响,震动了整个王恭厂。
五月初一,山东济南知府前往城隍庙烧香,走到庙门口时,随行的官吏和仆从都突然昏迷不醒。有一个皂隶的妻子来看望丈夫,看到已死去多年的前夫竟然在庙里当门卫,前夫说:“庙里不能进去,天下城隍正在这里造册。”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有云气形状似旗帜,又似关刀,出现在东北角上,长达天空,起初为白色,后变为红紫色,持续一段时间后消失。
五月初三,云气又在北方天空出现,形状如丝带,颜色为红色。初四,又见到形状类似如意的云气,颜色为黑色。占卜者说:这些都是太白星、蚩尤旗的变化形态,实际上是一种东西。
长安街上空,人头纷纷飞落,有的只有眉毛和鼻子,有的连同额头一起,纷纷扬扬地坠下。巨大的树木被风吹到密云,驸马街有一块重达五千斤的大石狮子,几百人合力也无法移动,却突然从空中飞出,落在顺城门外。
地震发生后,有报告称红色细丝衣物等物品飘到西山,大部分挂在树梢上。昌平州教场中堆积着大量的衣物,还有首饰、银钱、器皿等各种物品。户部张凤达派随从前往查验,证实确有此事。
我听说宰相顾秉谦的妾穿着单裤跑出街头,顾秉谦回家时看到她,连忙将赤身裸足的她扶回家,其他人则陷入地下,不知所踪,人数众多。又听说冯铨的妻子坐在轿子里被风吹走,落下时只剩赤身。又有石头忽然升入云端,旋转不停,降落不下来,非常奇异,难以一一述说。
唉!熹宗皇帝即位以来,天灾地变、怪物异象层出不穷,从未有过如此严重的灾难。而思宗皇帝在位十七年以来的大饥荒、大叛乱,直至国家灭亡,其征兆早已显现于此。然而整个朝廷仿佛还在醉生梦死中,实在令人大叹三声。
传国玺出
天启四年甲子(公元1624年)九月初四日辰时,彰德府临漳县的农民邢一泰,正在本县务本庄东侧、磁州八里外的漳河西岸耕田,耕地突然出现一阵风火,旋转了半晌,紧接着河岸边的沙滩崩塌,发出如雷般的巨响,与此同时,祥光环绕,一道光芒直冲云霄。邢一泰走近查看,发现沙土中露出一块黄白色的物体,大小如斗,表面刻有篆文,但无法辨识。他随即通知了本县的学生王思桓、王灿共同前来观看。
他们认定此物为稀世珍宝,不敢私自隐藏,便将它呈报给知县何可及。何可及在公堂上将其擦拭干净,发现其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呈龙纽斗形,每边长四寸,厚度三寸,重一百一十多两,其篆文内容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众人阅读后无不震惊。
知县立即设立香案,带领众人虔诚叩拜,并与当地官员一道,撰写奏疏,恭敬地将这件宝物进献给朝廷。
译者注:1“龙纽斗形”是指一种顶部装饰为龙形、主体呈斗笠形状的印章样式,多为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所用。
大清朝改元
后金改换年号为“天聪”,这一年即是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后金“天聪”这个年号总共使用了十年,直到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这一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年为止。
译者注:1《颂天胪笔》,明朝金日升著,是以东林党立场记录明末党争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