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寺中论道
李岩与二人简短商议之后,迅速乘上马车,疾驰向刘宗敏的府邸。途中,宋企郊与宋献策仍面露忧色,不住摇头叹息。宋企郊沉思片刻,缓缓道:“依老夫之见,或许可以请聚明相助,共同设法说服陛下?”
聚明,即是被李自成尊为天佑阁大学士的牛金星,字聚明。如今在顺朝之中,他稳坐文官之首的宝座,隐隐流露出宰相的风范。自入京以来,牛金星对登基礼仪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频频劝谏李自成早日祭天称帝。
然而,宋献策却轻抚胡须,摇头道:“聚明此刻的心思,只怕全在如何迎合陛下、稳固自己开国之相的地位上。他未必会愿意与我们同心协力,去说服陛下改变主意。”
车厢内一片沉寂,李岩望着窗外,心中明白劝诫刘宗敏的难度远超李自成。刘宗敏性格火爆,对读书人素来反感,这使得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然而,李岩毫不退缩,为了大局,他们必须全力一试。
车子停在刘宗敏的府邸外之后,三人凭借身份,直接来到了前厅,侍卫通传后而回,说刘宗敏正在后院审讯明廷的狗官们,请三位大人移步后院。
三人疾步来到后院的庭院之中,被眼前的景象震惊道了,只见后院的长廊中的柱子上,绑着许多披头散发,赤裸上身,被打的皮开肉绽的官员,庭院中央则是立着十几处木制十字架,上面绑满了胡子斑白的官员,仔细一看都是明廷中的要员,光内阁中的大官就有好几位。
刘宗敏身着轻便劲装,正亲自操持夹棍,对一名中年官员施加酷刑。细观之下,这名官员竟是明廷内阁首辅魏藻德。
“你这狗官,身居首辅之位,败坏朝堂风气,竟还敢声称无银!快说,你到底有没有!”刘宗敏边骂边用力,手中紧握着夹棍的绳子,不断施加压力。魏藻德发出凄厉的喊叫声,鲜血顺着夹棍从十根手指间缓缓流出。
魏藻德,这位向来养尊处优的大官,何时遭受过如此残酷的折磨。他声音嘶哑地喊道:“有!大帅快放手!我有银子呀!”
刘宗敏冷冷一哼,松开了夹棍,随即一脚将魏藻德踹翻在地。魏藻德狼狈地躺在地上,双手颤抖不止,声音颤抖地求饶道:“我愿……我愿献出白银两万两!”
“两万两?”刘宗敏不屑地冷笑,“娘球的,你当额是傻子吗?给额拖下去,继续用刑!”
几名士兵立刻上前,将已经瘫软如泥的魏藻德拖了下去。在场的所有明廷官员目睹了这一幕,无不胆寒,浑身颤抖,瑟瑟发抖。
这时刘宗敏才注意到站在那里的几人,都是他平时最不喜欢的读书人,尤其是李岩,事最多,总是在李自成面前劝诫,不能扰民,不能屠城什么的,最让刘宗敏讨厌。
但同在李自成手下效力,且几人都是位高权重,刘宗敏也不会太过于怠慢,虽然为人粗狂,但一些大道理还是懂的,打仗自己谁都不服,但很多事务还真得仰仗这些读书人。
刘宗敏吩咐对后院的这些官员继续严刑拷打,随即将几人引入正厅坐下,然后大大咧咧的说道:“几位今日一块过来,是找额老刘什么事吧?”
不等几人回话,嘿嘿一笑说道:“是看上哪家的小娘子了吧!只管告诉额老刘,只要不是皇宫里的,全京城随便挑!”
因为李自成已经住进紫禁城,所以不管是前朝的妃子还是宫女现在都算是李自成的人了,刘宗敏就算再是嚣张跋扈,也不会触碰这些禁忌的。
李岩三人对视一眼,老谋深算的宋献策知道刘宗敏不喜欢李岩,对于自己这个大军师,还留点面子,于是抱拳道:“权将军,这几日士兵们到处奸淫掳掠,军纪荡然无存,我们入城时都是讲好了的,若现在在不约束士兵们,民心不保呀!恐生民变呀”
刘宗敏听了以后不以为意的说道:“民心?民心算个球!就连狗朝廷都被额们灭了,面只要军心不变,民变能掀起什么风浪呀!你说不抢夺,不追赃,这几十万军队和家眷每日吃什么?你大军师能变出来?”
一时间,宋献策竟被刘宗敏怼得哑口无言。见宋企郊还想继续劝说,刘宗敏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没什么要紧事的话,就回去给陛下准备登基大典吧,我这儿还得继续审问这些狗官呢!”
说罢,不等三人回话,刘宗敏便转身向后堂走去,留下宋献策和宋企郊面面相觑,满脸无奈。相比之下,李岩却神色平静,这样的结果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此时,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位在寺庙中侃侃而谈的朱家太子,心中竟涌起一丝迫不及待,想要与他深谈一番的冲动。
三人离开刘宗敏的府邸后,宋献策仍未死心,拉着宋企郊想要去见牛金星。然而,李岩却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已经从李自成和刘宗敏的态度中看出了端倪,这再次让他感到失望。他知道,就算去找牛金星,也只会是徒劳无功。那位热衷于权术的牛金星,又怎会真正把普通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上呢?
和两人分别之后,李岩马不停蹄的赶到东城的安化寺,见到了正在桌边看书的朱慈烺,午后的阳光下,一个玉面朱唇的少年,穿着普通的儒生衣衫,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书,让李岩一阵恍惚,有了太祖显灵的加持,李岩内心也有些相信这位大明太子,或许真的是一个值得依附的贤主。
这几日,朱慈烺虽身在寺庙之中,却并未闲着。自从被李岩断了情报来源后,他便无事可做,只能利用夜晚的时间在手机上继续下载和完善所需的资料。他深知这虚无缥缈的网络不知何时会断开,因此相比于依赖网络,给手机充电在查阅显得更为可靠。
每当夜深人静之际,朱慈烺便会坐在桌前,在纸上写写画画,整理着心中的思绪。第二日清晨,他便会将这些纸张投入火盆中烧掉,以防被人发现。
对于山海关之战,他内心已经有了新的计划方案,然而,他也隐隐感到一丝焦急。这李岩怎么还没上钩呢?京城顺军应该已经失控了呀,他期待着李岩能够早日察觉到他的心意,与他一同谋划大计。
见到李岩的到来,朱慈烺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观察着李岩阴郁的神情,便知李岩在李自成那边定是碰了钉子。京城中发生的那些残酷之事,李岩这样的正义之士定是看不下去。这些史实,朱慈烺自然也是可以从历史档案中推测出来的。
他装作一副淡然的姿态,抬手为李岩倒了一杯茶,随后开口问道:“李公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呢?”
李岩闻声,抬头望向朱慈烺,叹了口气却未言语。
朱慈烺微微一笑,继续道:“那本宫来猜一猜。是不是现在顺军军纪败坏,残害百姓,而李自成却充耳不闻,任由其行?”
李岩闻言,脸上露出惊异之色。他心想,现在外界向朱慈烺传递消息的途径已经被他切断,这位少年太子竟然还能料事如神,真是让人佩服。想到太祖显灵之事,李岩心中又涌起一股释然。
朱慈烺叹了口气,起身说道:“所以本宫认为,李自成并非一个能够开创伟业的雄主。回想近三百年前,太祖皇帝立国之时,虽不能说完全没有士兵侵扰百姓,但太祖皇帝能够礼贤下士,无论是降官还是前朝贵戚,都能得到妥善安排。每攻占一城,太祖皇帝都能与百姓同心同德。李公子熟读史书,可曾听闻我大明开国之军,做过如今这般残害百姓之事?”
见李岩沉默不语,朱慈烺继续深入剖析道:“李公子,倘若李自成真的能与太祖比肩,开国立朝,那么你们的大顺朝百年后是否也会重蹈我大明的覆辙?天下战乱,最终受苦受难的永远是那些无辜的百姓。李公子,你可曾想过这其中的缘由?”
李岩听了朱慈烺的提问,脸上露出沉思的神色。这个问题,他确实从未深入考虑过。于是,他抬起头,正色向朱慈烺行礼道:“请殿下不吝赐教!”
朱慈烺微微一笑,缓缓道:“李公子,你想想看,我朝建立之前,元末时期不也是天灾连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正因如此,太祖皇帝才毅然起义伐元,为天下带来了近三百年的太平。”
李岩点头赞同道:“殿下所言极是。”这也是他一直认为明朝气数已尽的原因。
朱慈烺继续道:“那么,李公子再往前想,五代时期、隋朝末年、晋末以及东汉末年,为何中原大一统的王朝,总是难以超过三百年呢?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规律或天命?”
李岩默然不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以前从未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历史的发展,如今被朱慈烺一语惊醒,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