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末代太子:带着手机复大明 > 第59章 山海关之战(十一)

第59章 山海关之战(十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郑泰目睹眼前的混乱,急忙上前安抚众人:“诸位大人,请务必保持冷静。殿下智谋深远,且已成功收服流贼大将李岩,必定能化险为夷。我们不可自乱阵脚,坏了殿下精心策划的大计,辜负了太子殿下的期望。”

    曹友义听后,情绪稍显激动,他紧锁眉头,愤慨地说:“殿下的安危,岂能依赖于流贼?我等如何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必须主动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去营救殿下,方能不负太子殿下的重托!”

    蓟辽总督王永吉道:“本部院赞同曹总镇的意见,国本处于危难之中,诸位身为臣子又怎可以坐视不理?”

    王永吉这些日子已经感觉到吴三桂不把他这个顶头上司放在眼里,各类事情根本就不同他和黎玉田商议了,但手中无兵,只能忍气吞声,这一次见到天津水师和曹友义的到来,腰杆子自然是硬了几分。

    就在众人争论是否应出兵救援太子之际,一队负责警戒的关宁军骑兵疾驰而来,马蹄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骑兵首领大声报告:“大帅,紧急军情!西罗城外的流贼兵马都涌向了北水关一带!”

    此时,山海关的码头位于宁海城南侧,为确保登船顺利,吴三桂已将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兵,部署在宁海城北侧进行警戒。

    当前的主要威胁来自北面西罗城外的顺军主力,吴三桂深怕顺军提前察觉他们的渡海计划,从而发动攻击,而为了不因为顺军的怀疑,宁海城外,也并没有修筑任何防御工事。

    今日白天大战之时,顺军将主力都放在了西罗城,这也是吴三桂将关宁军放在城外野战的原因之一,为的就是将顺军所有的目光都吸引来西罗城,从而放松对宁海城的侦查。

    果不其然,顺军在宁海城外仅派遣了几队骑兵进行侦察。这些骑兵在观察到城头守军稀少的状况后,便匆匆离去,没有进一步深入侦查。

    顺军因此并未对宁海城产生足够的重视,甚至在今日鸣金收兵之后,还将原本驻防在宁海城外的士兵也一并撤走了。这一系列的行动,都为山海关的撤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探!若两军发生交战,要第一时间传回消息!”

    吴三桂命令道,探骑传来的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不被流贼大军盯上,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但同时又都纷纷担心起太子的行踪了,太子并未交代自己如何脱险,若是形势危急,不得不离开,在场的众人恐怕有抛弃国本之罪呀。

    此刻,一支快骑队伍如闪电般从宁海城内疾驰而来,径直来到码头,见到吴三桂后,骑手立即下马,恭敬地禀报道:“大帅!威海城外出现了一支流贼骑兵,人数约有两千,领头者自称李岩,他声称是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

    这一消息如同春雷炸响,在场所有人在听到“太子”二字后,瞬间激动起来。他们纷纷向前询问:“太子殿下也到了吗?”

    探骑回答道:“传信之人只是提及奉太子殿下之命,并未明确说太子殿下亲临。”众人虽有些失望,但心中的担忧却也稍稍缓解,毕竟有太子殿下的命令,就意味着有了希望。

    吴三桂冷静地审视着眼前的局势,随后果断地下令道:“打开城门,允许这支骑兵队伍进入威海城。但加强城墙上的戒备,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或企图不轨的行为,立即绞杀,让李岩一个人前来见我!”

    几刻钟后,一位身着儒衫、胡须稍显凌乱、面色略显憔悴,但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不屈之色的李岩,被几名吴三桂的亲兵谨慎地带到了众人面前。他步伐沉稳,尽管面带疲惫,却仍旧保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气势,面对众多大明的文官和总兵,也是从容万分。

    李岩沉稳地向众人行礼,声音铿锵有力:“河南杞县李岩,见过各位大人!”

    面对这位在流贼中地位显赫,如今却已反正的人物,尽管他的行为值得赞赏,但在场的官员和武将们仍对他保持着一丝警惕。

    王永吉尽管内心急切,却努力压抑着情绪,沉稳地问道:“本官是蓟辽总督王永吉。你能及时反正,保护太子殿下的周全,此举甚好。如今,太子殿下身在何处?”

    “殿下目前尚在李自成的大营之内,但请放心,我已在我方人马中妥善安排,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将殿下安全护送离开。”李岩不卑不亢地回答。

    “家父何在?”吴三桂有些焦急地问道。在这个以孝为先的时代,他对父亲的安危深感关切,更何况他对吴襄怀有深厚的感情。若能成功救出老父亲,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李岩瞥了吴三桂一眼,便迅速猜出了他的身份,随即回答道:“吴老总兵目前尚安好,待我们护送殿下离开时,定能确保老总兵一同安全撤离。”

    紧接着,李岩转向众人,郑重地传达了太子的命令:“奉太子殿下钧令,请平西伯总览一切事物,要保全关宁军实力,请各位大人即刻登船,准备启航,前往天津待命!”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盖有东宫印信的信件,递到了蓟辽总督王永吉的手中。

    “什么?殿下不随我们一同登船吗?”在场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露出惊愕之色,纷纷出声询问。

    李岩知道朱慈烺的打算,他沉稳地点了点头,解释道:“殿下自然有他的全盘考量,营中已有万全的准备,还请诸位大人遵从殿下的安排。”

    尽管李岩这么说,但众人依旧不愿就此罢休,议论声此起彼伏。然而,有着太子的钧令在,他们也只能选择服从。

    这时,吴三桂挺身而出,目光紧盯着李岩,沉声问道:“定王和永王何在?他们是否可以随水师一同撤离?”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沉浮官场多年,自然明白吴三桂此言的深意——太子不走可以,但至少要带着崇祯皇帝的皇嗣离开,若是有什么意外,可立即立新君登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