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曹操可是天罡星之首,天魁星
第二天,王允便在府中大摆酒宴,以祝寿之名,与当朝众官饮酒。所请之人都是素有忠义之士。
王允在酒宴之上,出言讥讽董卓不臣之心,察看众官神态。命小侍俏俏把忠义者请入后堂,最后王允见堂前宴客散去,这才匆匆赶至内堂说道:“众位皆是忠义之士,吾今日宴请,对外称是祝寿,实则是吾的苦难之日,今有董卓祸国泱民,残害忠良,拥数十万之军,势顷朝野。吾欲效仿霍光之才,共结义盟,诛杀董卓。不知各位可有异意”?
众人沉默片刻,便纷纷表示出联合抗董的决心。
曹操“呵呵”冷笑。“董卓不过是一介莽夫,吾素闻王司徒有一口七星宝刀,吾有一队军士,都是武艺高强,擅长暗杀之人,吾持七星宝刀,率手下死士,夜入董府,趁其熟睡,刺杀于榻前,岂不是快哉”!
王允闻言,一躬扫地,行礼不起。
曹操立即拉起王允,只见王允满脸老泪。
“曹公若是能手刃此贼,国之幸甚,天下百姓幸甚”!
“请王司徒请出七星宝刀”!
王允立即拿出宝盒,曹操见宝盒精美,打开观瞧,突然从宝盒中放射出七道七彩光芒,似有惊音缈缈散去。
王允大惊,“真乃宝刀佩英雄,吾获此刃,却从来不甚见过这般异景”!
曹操可是天罡星之首,天魁星下凡。这把七星宝刀是当年商周大战时,多宝道人取黄天祥、比干、窦荣、苏全忠、鄂顺、郭宸、董忠七人的血和泪铸成的。后来这七人被封为北斗七星,而这七星宝刀中的七颗宝石乃是七人精血所化,所以北斗七星的人间肉体被封印在这七颗宝石中,所以北斗七星无法下凡。这七星宝刀,便是广行忠义﹐殄灭奸邪的天勇星、天雄星、天猛星、天威星、天英星、天杀星,转世鲜血所筑。得天魁星之手,七星煞气齐出。因缘巧合下拔了这七星宝刀,竟然将这七星解封了,所以这七星宝刀射出七道紫光,而天上的北斗七星见肉体得以解封,立马下凡了。后来曹操回乡招募勇士,这七星看曹操招募勇士后来便加入了曹操的队伍,后来便是曹操手下着名的七虎骑。
曹操从宝盒里拿出七星宝刀,缓缓说道:“有此宝刀相助,董卓命不久矣”!
话说为什么曹操,愿孤身犯险,刺杀董卓,其实也是有机缘的。
曹阿瞒天罡星之首,一心想做一些大功大绩之事,好早日修个正果,奈何宦官之后,被世人瞧不起,虽有官职在身,又严明法令,但功绩甚小,手头又无兵马,于是日日在房中喝闷酒。
一日,突然有一道士登门求见,自称郭嘉,对曹操说要献三样宝贝。
献宝,曹操大喜,真是缺啥来啥,赶紧将郭嘉迎进门。两人寒暄了几句,曹操直接问道“不知,阁下有何宝贝要献?”郭嘉笑道“自然是杀董卓的宝贝”,曹操听后大喜,便说道“阁下真乃及时雨啊,不知这件天下奇宝在哪?”郭嘉笑而不语,指了指自己胸膛,然后说道“这宝贝,在我心中”,曹操估摸难不成是七窍玲珑心?也没听说七窍玲珑心能杀人啊。郭嘉说了一句“今日为曹大人准备的宝贝乃是一借刀杀人计,保证大人只赚不赔”,曹操心中大失所望,但是还是听道士娓娓道来。
郭嘉笑问曹操,“不知道曹公为何要执意刺杀董卓?”曹操义正言辞道“自然是为了天下百姓,江山社稷”。郭嘉却摇摇头说道“假如曹公不去刺董贼会怎样?毫无疑问,继续默默无闻做您的骁骑校尉,要是今日您行刺董贼,也只会是舍身为王允、李傕、郭汜或袁绍等人清了王侧、做了嫁衣。”
曹操听完郭嘉的话,背后一身冷汗,方知今日差点被人当枪使,于是赶紧拜下,问道“望高人指教!”郭嘉赶紧扶起曹操,说道“曹公请起,本道自然会助大人一臂之力,所以今日献上借刀杀人之计策。”曹操愁眉苦脸道“哪来的刀?”
郭嘉说道,“司徒王允有一把宝刀,名叫七星宝刀。这王允是多宝道人之徒,这多宝道人乃是非凡之人,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首,代理师傅设立诛仙阵,在截教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和老子斗法,不幸被捉,后来被老子“化胡为佛”送到西方,分佛教气运。这多宝道人,传说在天地初开,鸿蒙初判之时,鸿钧道人在分宝岩分宝,剩下的所有先天至宝都归了多宝道人。后来多宝道人去了西天(混注:有说多宝道人化胡为佛后为多宝如来,斩三尸斩却两尸为释迦牟尼和五大明王,),分了宝贝给各徒弟,这王允便分得一把刀,号称七星宝刀,乃是当年取北斗七星额前一点血,眼中两点泪,化成宝石嵌在刀上。此刀能收敛杀气,杀人无形,而且此刀每块宝石都代表了北斗七星七人的品质,拥有此刀的人自然有这七种品性,曹公你可以问王允借此刀。”
曹操听完,说道“刀是借到了,不知道怎么个杀人法?”郭嘉笑道“曹公借刀,王允自然乐意看董卓死,而且自己也不用冒险,所以这刀是必定能借到手,而刺不刺全凭曹公做主了。”曹操大惑,郭嘉接着说道“曹公若行刺失败,将刀献给董卓。董卓见此刀是王允的,必然知道王允有杀他之心,两人必然互相相斗,到时候董贼对曹公的怨气自然转移到王允的身上。而曹公虽行刺失败,却得了天下人心,到时候回来招兵买马,自然顺利。然后等到王允,董卓两者斗的两败俱伤,再去收拾董卓,这样不是所有好处皆被曹公得了?若刺董成功,功劳皆是曹公之手,普天之下都识曹公刺董的手段,还有他王允什么功劳”。
曹操一听,大喜,所谓的借刀杀人之计就是出自这个故事,这曹操听了郭嘉一席话,方知权谋的重要,于是与郭嘉彻夜而谈,受益匪浅,郭嘉教他各种手段,从那夜,曹操真正从治世之能臣,转变为乱世之奸雄。第二天天亮,郭嘉起身要走,曹操执意挽留,但是留不住,郭嘉回身说道“时机未到,时机一到,必将为曹公所用,送君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不管是历史还是演义,都有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是太乙真人的一道分身,他知天机,知道郭嘉乃是西王母的昆仑镜下界,于是告诫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奉孝锋芒太盛,他死后你三人才能出山”。
心气最盛的庞统让诸葛亮占卜一课,看看郭嘉是何许人也。
诸葛亮乃是姜子牙的第二次转世(上一次是张良),能驱六丁六甲,占卜课算也不在话下。但他占卜之后仍是无法算出郭嘉是何许人也,知道天机不可泄露,只得作罢,静待时机。
郭嘉是昆仑镜,诸葛亮占卜看到的是自己,这是镜子的基本功用,另外作为神器昆仑镜善于照见人心。所以郭嘉每次用计都能对人心把握的非常准。比如献“十胜十败”计,比如算到孙策他日为小人所害等。正是因为他能观人心,每次献计都能获得成功。
诸葛亮虽然是姜子牙转世,但是对上昆仑镜也难有胜算,毕竟昆仑镜能照见你的想法,你却不能知道他的想法。真的斗上法肯定会失去先机,至少不会“算无遗策”。
郭嘉是昆仑镜转世,因此今世有许多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说郭嘉随军,不论军中条件多么艰苦,都要睡锦被,因为镜子需要锦帛护身。另外郭嘉观人心,如果是夜间会有珠光宝气。
因郭嘉的前世只是器,灵气是有限的,每次探查人心,都要消耗不少的灵气。注定不能长寿。在灭掉袁绍之后,郭嘉就病故了,临死之前献上遗计,帮助曹操除掉了逃到了辽东的袁熙和袁尚兄弟二人。
郭嘉死后,曹操除了用兵西北和攻占汉中有所成绩外,再难有所成就。
至于昆仑镜为什么一定要帮着天魁星夺天下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天魁星自己想下凡,无奈自己没有仙器,这法器可是随着仙人一同修炼的,而天魁星就是一没法器,二没实力,才要下凡历练的。
因为心里没底,天魁星一直在等待机会。西王母诞辰的蟠桃大会中,天魁星来到了昆仑九天之上的昆仑天宫中,天魁星早知道这昆仑镜拥有沟通天人两界,破开时间间隙的神力。
便用自己的能力,帮着昆仑镜开启了灵智,一同下了凡尘。
曹操此时正接到王允的邀请,第二天二话没说便直奔王允家中。
曹操说完,把七星宝刀藏于怀中。回到自己府中,怕夜长梦多,立即招来自己精心培养的黑衣刺客,共二十二人,个个都是彪悍,敢死之徒。
这些都是曹操在手中军卒中挑选出来的。一个个武艺高超。
曹操换好黑衣打扮,就着夜色,向着董卓府邸潜去。
来到后墙之下,立即有身手伶俐之人,攀上墙头,向府内观瞧,见四下无人,便翻进院中。
董卓府中有几队巡夜士兵,却没想到今天竟有人真敢行刺董卓。
一个个应付差使的在院中游荡。
曹操身高五尺五寸,相貌平庸,却有一种狠厉的煞气,一双眼睛冒着似刀的锋利目光。
来到董卓卧室门前,对手下人打了几个手势,便轻轻推开门摸了进去。
董卓乃妖皇附体,越是黑夜越是机警,立即就知道有人夜探自己卧房。惊问道:“谁”?
曹操闻着声音,抽出七星宝刀,宝刀之上,是七颗按天罡数魁而设计的七孔。七孔煞时间冒出冷森森的煞气。
董卓立即籍起自己的幽魂白骨幡,大喊道:“来人呐!抓刺客”!
曹操冷笑不已,心想我只需一刀,便可了结你的性命。此时你喊什么也晚了。
曹操飞身刺出宝刀,正刺在董卓的幽魂白骨幡之上,“咔嚓”一声,闪出金属交加的火花,董卓天生力大无比,大力的推了曹操一下。
曹操被董卓推出数米之远。
在想起身,只感头晕目眩。正是幽魂白骨幡擅吸魂魄的功效。
董卓“哈哈”大笑。
曹操知道自己失手了,咬着牙向门外退去。
董卓卧室之外,曹操带着的二十死士,正与董卓的军兵战在一处。
一眼便看到曹操负伤退了出来,立即有两人上前搀扶。
正是这时,四面八方都涌来董卓的军卒,为首一人正是吕布。吕布一手抚着腰间宝剑,一手指挥军卒围攻。
二十二名死士,两名搀扶曹操,其余二十人奋力厮杀,为曹操拖延时间。
死士接连死于刀剑之下。
吕布几步就追上了曹操,曹操此时蒙着面,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两名死士让曹操自己先走,欲拦住吕布。
吕布神勇岂是他们可以比的,被吕布一剑一个,妄死剑下。
曹操此时脱离了幽魂白骨幡的法力范围,虽然力气正缓缓回复,但吕布却以近到身前。
曹操知道自己将死于吕布剑下,冷冷一笑,用一种冷傲的眼神看着吕布。
吕布是一个人追上来的,手下士兵都被死士冒死挡住。吕布见四下无人,走近曹操。“你已死过一次了,去吧”!
“你不杀我”?
吕布冷冷一笑。“再不走,可不要怪我手中的剑无情”!
曹操欲势要拜。吕布单手抓起曹操就给扔出了墙外。
曹操死后得生,发足向城外跑去,边跑边看身后可有追兵。
夜色下,只有自己孤独的脚步,绝不会有假。曹操就着夜色奔出城外,此时方得心安,皱着眉想吕布为什么不杀自己。
第二天,朝廷压抑着一股让人窒息的气氛。
董太后与何皇后,坐在帘幔后面,已经抖成一团。
两位皇子坐在宽大的龙椅之上,也是如坐针毡。
整个皇宫四周皆是董卓的西凉士兵,一个个手持刀剑,威严肃穆。
防卫皇宫的御林军,不足一万,皆被西凉军控制起来。
董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看着一个个面如死灰的当朝大臣。目光如炬一一在他们脸上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