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集瑞王朱常浩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三,陕西省汉中城瑞王府
一间半是佛堂半是书房的大房间里,瑞王朱常浩端坐在蒲团上,双眼微眯,手里握着一串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这是他每天早晚都要做的功课。
但今日的情况有所不同。
朱常浩只感觉一阵阵的心浮气躁,始终无法如平日般入定,他轻叹一声,索性将念珠往地上一扔,不再勉强自己。
王妃刘氏连忙上前,扶了丈夫起身。
两人来到桌前坐下,刘氏给朱常浩斟了一杯茶,笑吟吟道:
“王爷请用茶。
这是今年的第一盏仙毫,尝尝味道如何?”
朱常浩端起茶盏,小小地抿了一口,敷衍道:
“嗯,还不错。“
见丈夫如此无精打采的样子,刘氏劝道:
“皇上既然不允,那咱们就还在汉中过咱们的小日子,
王爷何必耿耿于怀?
气坏了身子,可没有旁人心疼您。“
朱常浩微微摇头:
“不允便不允,何必又下旨斥责一番?
孤王这么大岁数了,颜面何存?“
前一日,有圣旨到达瑞王府,崇祯皇帝朱由检将叔叔朱常浩痛骂一顿,指责他不思为国分忧,整日里投机钻营,妄图移藩江南,纯粹是痴心妄想。
并且责令他闭门思过三个月,以后要在汉中好好待着,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如此云云,说教了一大堆。
接旨以后,朱常浩被气得气血翻涌,一夜也没睡着觉。
刘氏来到朱常浩背后,帮他按揉肩膀,柔声劝道:
“王爷吃斋念佛这许多年,怎得还是这般气性?
即便真的去了江南,也一定会有新的烦恼。
如今流贼都被洪承畴收拾干净了,咱汉中也是太平日子,
不见得就比江南差。 “
朱常浩兀自气哼哼地:
“哼!
移藩江南既然不允,
那你操办送进宫的宝物就应该给咱退回来。“
刘氏被他这句话逗得咯咯直笑,用手在丈夫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笑道:
“快别说那面西洋镜了,
咱们多半也是受了那个蓝道长的骗。
听说那些都是他们在铜钱坝的作坊里自己造出来的,
根本不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欧罗巴。“
朱常浩闻听此言,禁不住扭过头来:
“哦?
此人竟然如此狡猾?“
刘氏笑道:
“谁说不是呢!
不然,岂能写那么厚那么多的书出来?“
原来他们夫妻二人闲来无事,一直在研读杨锦麟送过来的科技道教科书和《蓝道长说》,夫妻俩虽然兴趣不同,各有侧重,但也都有不少收获。
刘氏爱做数学题,不论代数还是几何,一道证明题她可以折腾好几天,反正有的是时间。
而朱常浩因为信佛信道,所以对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各种哲学问题,最是心仪,另外,有关地球的理论,以及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等等学说,他也是兴趣盎然。
只是夫妻俩都是自学,底子也不厚,所以仅仅半年时间,就已经积累了太多的问题,几乎无法继续研究下去了。
朱常浩道:
“既然让本王闭门思过,不得出门,
那不如请这位蓝道长到王府中盘桓几日,
也好替咱们答疑解惑一番。“
刘氏又帮丈夫换了一杯热茶,摇头道:
“怕是不成。
听说蓝道长来自太白山极顶,虽年纪轻轻,但最是博学,
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此人最怕俗礼约束,是以从不与官府中人有所往来。“
朱常浩闻听她这么说,登时没了主意,只把两个手指在桌子上不停地敲。
良久,才无奈道:
“如此说来,就只能再等几个月,
到时咱们亲自过去铜钱坝拜访,只当秋游登高便是。“
刘氏见转移了话题,丈夫的情绪已经恢复正常,心里高兴,笑道:
“秋游登高自然是好的。
只是如今咱们也不必闲着,不妨将心头的疑惑都记录下来,
派人送给蓝道长,请他书面解答,如此笔谈也是不错的。“
朱常浩在桌子上重重一拍,啪的一声,笑道:
“好主意!
夫人的心思,确实要比本王聪明许多,
如此安排倒是巧妙,有了疑惑随时可以书信往来。
嗯,此事就这么办,
把老胡叫进来。“
诺大的房间里,原本只有夫妻二人,并无一个下人的身影,此时朱常浩的吩咐刚刚出口,胡公公便如幽灵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垂手站在茶桌旁。
刘氏被他唬了一跳,骂道:
“你这个老货!
怎么总是没声没响的,吓我一跳!“
胡公公弯腰陪笑道:
“还请王妃吩咐。“
刘氏问道:
“科技道包去的五万亩地,如今怎样了?“
胡公公顿时眉飞色舞:
“那些人真的有些门道。
他们一下子就派来了三千人,带来的工具可齐全了,
领头的还是秀才公呢。
不消半个月的功夫,就将咱们那五万亩地,
重新做了平整,打了不少水井,挖的水渠怕是有几十里长,
老奴觉得,把地包给他们,咱王府吃不了亏。“
朱常浩问:
“包给他们,咱能多收多少粮食?“
刘氏撇嘴道:
“咱王府三十万亩田地,往年只能净落五六万石粮食。
现在包给科技道,五万亩就收三万石,
若是三十万亩全都包给他们,岂不是可以净落十八万石?“
朱常浩吃惊道:
“真能有这么多?“
刘氏哼了一声:
“哼!
还不是王府里的一些人,跟田庄上那些庄头勾结起来,
欺上瞒下,还当我不知道呢!“
听她这么说,朱常浩只能微微摇头,胡公公却是一身的冷汗。
刘氏吩咐道:
“过两天你去铜钱坝跑一趟,
给蓝道长送一封书信。
现在你先去田庄上找到科技道的人,让他们不必急着走,
咱们立刻再挑选五万亩地出来,今年也一并包给他们。“
瑞王和刘氏要将自学过程中想不通,学不会的问题都罗列出来,不想却整整用去五天的时间,夫妻俩各写了厚厚的一摞儿纸张。
待到胡公公带着两个小厮,背着书稿和行李走出王府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八了。
胡公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的后面,远远地却跟着几个极为可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