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 第31章 城溪村

第31章 城溪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来福的指挥下,仆人们把箱子一个个放在新房子里。

    旧房子要腾出来,给他们住。

    幼楚舍不得东西,每一样都想搬走。

    李长安没让她动手,让村民们帮忙收拾,答应晚上请他们吃饭。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就是几个破罐子,还有几张被子。

    城里买的种粮和布匹,早就放在新房里了。

    柴火放在院子里面,幼楚老是觉得不安全,生怕有人会偷,背着李长安拿了一些放进屋子里。

    被他抓到了,就一副犯了错的模样,低着头扣着手指不敢说话。

    李长安看见她这副模样,也舍不得责怪,知道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家里已经不缺那点柴火了。

    看着她像个小仓鼠一样,喜欢囤东西,他也很无奈。

    谁让她可爱呢,只能宠着她咯!

    于是指挥剩下的村民,趁着还是中午,加急搭了两个棚子。

    一个棚子放柴火和小鸡,一个棚子放两头牛。

    被黑布遮住鸡笼拿出来的时候,里面毛茸茸的小鸡吸引了幼楚的注意力。

    她小心翼翼的看着棚子里,四处游荡的小鸡,脸上露出一丝少女的雀跃。

    而咚咚和苏晓比较喜欢大小两头黄牛,所以在牛棚外面拿着草料喂牛。

    村里的小孩子,基本上也在两个棚子之间转悠。

    一会摸摸大黄牛,一会逗逗鸡崽子。

    玩的不亦乐乎。

    小丫也在李长安怀里,伸长了脖子想看热闹,嘴里哦哦哦的叫唤。

    好让姐夫走近一点,她也想看。

    李长安走了过去,看见林幼楚不知道从哪找的两个木碗,一碗装水,一碗装了一些麦麸在喂鸡。

    他看装麦麸的碗,里面只有一点点麦麸,于是手上金光一闪,几斤大米就从手上滑落,掉在木碗旁边。

    鸡崽子们一窝蜂的跑了过来,对着地上的大米吃了起来,叽叽喳喳的叫声,逗的小丫咯咯咯的傻笑。

    林幼楚看见李长安用大米喂鸡,忍不住有些心疼,她又不舍得粮食了。

    李长安抓住一只小鸡,递给小丫玩。

    没想到小丫头,抓住小鸡崽子傻笑,猛地就往嘴里塞。

    吓得幼楚赶紧拦住,将可怜小鸡救了下来。

    她抱着小丫,幽怨的看了一眼自家相公,小丫不懂事,相公也是个胆子大的。

    李长安看着小丫皱着小脸,一嘴的鸡毛,忍不住捧腹大笑。

    小孩子什么的,太可爱了。

    当然,最可爱的,还是羞红的大丫头。

    晚饭还是三娘她们做的,只不过这次用的是大铁锅。

    而且多了一些炒菜。

    李长安在粮食店买了一些腊肉,还有王府送了一些吃食和糕点。

    也算是有鱼有肉,有鸡有鸭了。

    满满当当的菜,也凑了两大桌。

    妇女和小孩自觉的蹲在地上,抱着比自己头大的碗吃饭。

    饭打的冒尖,一些肉菜混在饭里,汤汁油水泡着米饭,偶尔能吃到一块肉,这种感觉。

    妈的绝了!

    桌上全是男人,吭哧吭哧的干饭声不绝于耳,他们觉得,熊二在官老爷家吃的那顿饭,也应该就这样子了。

    郭大脚没上桌,大明的风俗,比较封建社会,盛行大男子主义。

    不管她在家里怎么豪横,在外面她都是不能入席的那个。

    郭家父子倒是坐在桌子上,郭大头吃肉吃的有些噎得慌,想去夹点青菜顺顺喉咙。

    被他爹照着脑门就是一巴掌:“吃什么青菜,不知道多吃点肉啊,家里的野菜还没吃够吗?”

    说完,郭大头的爹,给他夹了一根鸡腿,说道:“多吃点肉,吃完这顿,下一次见油荤,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郭大头张了张嘴,没有把反驳的话说出来,默默的啃着鸡腿。

    晚饭一如既往,吃的比较早。

    太阳挂在山头,大概五点多的时候就吃晚饭了。

    所以他们吃完的时候,太阳还没落山。

    每个人都吃到塞不下了,一个个瘫坐在地上或椅子上,微微张嘴,喘着粗气,看着桌上的剩菜只觉得可惜。

    要不是饭菜已经堵到嗓子眼了,高低不能浪费了。

    有几个村民因为动作太大,差点吐了出来,捂着嘴不敢动弹。

    李长安倒是没吃多少,毕竟这一顿不太刑。

    保护动物都没有一只。

    而且三娘她们的手艺,也没有王府的厨娘好。

    所以他只是浅尝几口,就没有动筷子了。

    等大家吃饱喝足,他才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看过来。

    “诸位乡亲们。”

    村民们纷纷看向李长安,不知道这位姑爷有什么事要说。

    李长安看着这些村民,说出了自己构思了很久的想法:“诸位乡亲,大家都知道,我刚来没多久,但是我也把自己当成了村里的一份子了。

    毕竟幼楚是我夫人了,以后也算是在这里安家了。

    所以我有个想法,想和乡亲们说说。”

    李长安看着害羞的幼楚,润了润喉咙,接着说道:“我们村,虽然都是其他地方,逃难过来的,但是现在也在一起那么久。

    我想着,干脆我们也组成一个村子算了。”

    村民们听到这话,议论纷纷。

    也没有人不赞成,他们倒是无所谓,只不过熊二开口问道:“姑爷,那咱们村叫什么名字啊?”

    李长安想了想:“咱们村在岭南城的西边,村里面还有几条小溪,干脆就叫城溪吧。”

    “好!”

    “以后我们就叫城溪村了!”

    虽然村民们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捧场。

    谁让姑爷有钱呢!

    李长安挥了挥手,止住村民们的嘈杂声,说道“既然有了村子,那就要有谋生的手段。

    我在城里买了几担种粮,想让大家伙趁着还没下雪,在村子附近,开出几亩荒地,明年春天种上粮食,好不好。”

    村民们听到这话,开始有些犯难了起来。

    不是他们懒,而是大明有句话。

    叫一亩良田一条命。

    意思就是,把荒地开成田,那基本上是拿命去换。

    古代人没什么吃的,普通百姓一年到头吃不上一点油荤。

    肚子里没有油水,干活都已经很费劲了,更别说开荒了。

    而且又没有牛,基本上靠人的力气去犁田。

    那基本上就是拿命去干活,开完荒没多久,人就不行了,活不了几年了。

    所以大明的地其实很多,但是百姓是真的没有能力去开辟新的荒地。

    都是祖上拿命去换的田地,每一亩田,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