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商鞅的特立独行
在大臣们进行讨论的时候,苏晨这边自然也是没有闲着。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这是您要我们全国范围之内寻找的一些人,目前他们都已经被带到了永城驿馆。”
前一段时间,苏晨进行了一次召唤,召唤的人数也不多,只有两个,但是每一次的召唤都是s级别的召唤,全部都是文人。
一个是李善长,一个是商鞅。
说起来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商鞅自然就不必多说了,他是帮助完成秦国变法的重要人物,很多人都说,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千古一帝,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商鞅的话,以秦始皇自己是没有办法统一六国的,毕竟那个时候并没有统一国家的这个概念,哪怕是统一整个天下的周王朝也不过只有800余年,而且他实行的还是分封制,对诸侯国只有名义上的权利。
反正那个时候的秦朝还是一个弱国,被其他的几个国家摁着吹,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他们的实力逐步的强大起来,然后一步一步成为第一个封建王朝,由此可见,商鞅的能力恐怕在整个历史上的文臣当中,最起码能够排得进前十。
而李善长则是民国的开国功臣之一,位于六宫之首,只不过涉及到了昏庸案当中,直接被杀了,能够帮助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变成一国之主,他的作用也是相当的巨大。
对于这两个人物的到来,苏晨虽然是非常的开心,他现在管理的地方越来越多,国家政务也是越来越多,他一个人肯定是分身乏力的,自然需要一些历史上有名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下朝政。
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它的地盘越来越大,下面的需要管理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必须要一些能力比较不错的人去,如果让能力平庸的人去的话,恐怕会弄出来大的乱子能力,平庸的管理一个周俊自然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管理更大的区域,那可能就不行了。
“去把他们两个人给我请过来吧。”
“诺。”
此时,在驿馆当中,商鞅与李善长两个人正在坐而论道,谁也不会想到,两个人的历史上相隔那么多年,在这个时空中,竟然奇迹般的见面了。
“咱们陛下现在锐意进取,这段时间我看朝廷发布了不少的改革措施,可见我们陛下是一个胸有沟壑般的人物,那些精妙的改革措施实在是让人想不到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提出来的。”
商鞅是一个改革般的人物,他对苏晨是相当的佩服。
“陛下确实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但是我认为如果一直改革的话,也是不太好的,很多时候前朝的制度也是有一定的用处的,保留前朝的一些制度为我所用,再加上一些小规模的改革,这才是盛世之道,如果全部推翻的话,恐怕将会带来大的麻烦。”
李善长与商鞅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商鞅是改革派的人物,而李善长就是代表保守派的人物,在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李善长这边是采取了大量的任用明朝时期的一些政策,而在改革方面,他们所动的其实是比较的少,这也能够从两个人的个人性格上能看出来不少的区别。
“李兄,此言差矣。”
“现在我国的疆土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王国的疆土,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如果还一直按照以前的管理方法来的话,恐怕会有一些不太合适,而且哪怕是巅峰时期的大钱,其实制度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段时间我翻阅了不少的历史书,陛下提出来的摊丁入亩,一条鞭法,一体纳粮,这些政策我认为其实是远远超过以前的政策,而且在取势方面我们也采取了科举制度,以前我们的考官制度基本上都是推荐制,地方上觉得哪个人有才能,那么他们就推荐哪个人。一般来说,标准就是要有才能,要有孝心。”
“虽然这个想法是相当的不错,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当地的家族把持着当地官员,对于他们而言,也只是一个附庸般的存在。你认为这些世家可能会推举一些寒门子弟来当官吗?这不是砸他们自己的门面吗?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寒门子弟做官,而是把自己家族中的子弟给推荐上去,这就会导致世家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历朝历代,对于这种事情都是深恶痛绝,但是这些人的实力太过于强大,如果贸然动了他们的利益,那么对于整个王国来说,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
“可是现在却不用考虑这些东西了,陛下已经把这些世家都给解决掉了,科举制度的推行已经没有了最大的阻碍,而且陛下还研发出来了非常多的纸张制造方法,这让书本的价格不知下降了多少,让很多的普通人都有机会来读书,所以我认为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一直以来维持前朝的制度,那我们将会落入到跟前朝一样的困境当中,到时候亡国灭种恐怕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商鞅这边是支持了苏晨的改革想法。李善长听见这个话之后,紧皱眉头,他何尝不知道历朝历代的弊端呢?但是他是出身于一个小家族当中,虽然称不上世家,但是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望,他对于苏晨的一系列做法,其实有些看不上,因为这个人其实是损害了他们家族的利益,如果不是因为现在苏晨控制了整个局势,并且吴勇那边直接派人来到了他的家中,恐怕李善长都不愿意出来。
“可是家之中也确实是有一些优秀的子弟,为什么不给这些人一些机会呢?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措施,无论是谁全部杀掉,这难道不是暴君所为吗?”
“李兄,我劝你一句,有一些话应该说,有一些话不应该说,如果你这些话传到陛下的耳朵之中,你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初对世家动手的时候,必须要快,迟则生乱,如果给那些世家反应的时间,不知将会增添多少的麻烦。所以,陛下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虽然有些暴力,但是确实是有用。”
李善长听到这个话之后,紧皱眉头,心中有一些不太情愿。
“难道就只能如此吗?”
“那些人可也是人命啊。”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有千古之帝称呼的人都杀过人,而且杀的人还都不少。秦始皇自然就不用说了,李世民虽然屠杀开国功臣不多,但是玄武门之变,他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杀了自己所有的侄子,还威逼自己的父亲,立自己为太子,朱元璋更是历史上有名的杀人皇帝明初四大案,不知让多少人掉了脑袋,初步估计最起码得有几十万人吧。
由此可见,一个心慈手软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代明君,甚至是千古一帝的。在一些事情上必须要狠,哪怕你知道肯定会错杀一些无辜之人,但是为了整个大局考虑,你也不得不如此做,毕竟如果到时候一一侦查,恐怕将会浪费几年,甚至是更长的一段时间,而那个时候都已经开国了,到时候再杀,那更加舆论滔滔,这个时候,趁着战乱直接杀掉,并没有多少人会讨论这件事情,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战争之上,并没有人把心思放在那些世家当中,而且还是在攻击他们的时候进行杀戮。
“我们可是礼仪之邦,这么做与那塞外蛮族又有何异?”
“礼仪之邦,你相信我们所说的那些经史典籍吗?”
“商鞅,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有一些话,可不要乱说,你难道从小读的不是圣人之书吗?这些难道不是你变成现在的资本吗?怎么这个时候你却开始不承认这件事情了?”
“我读那些书是因为做官需要那些书,但可不意味着我真的赞同那些观点,而且现在的官员表面上看,信奉晶石奠基,信奉圣人之言,可实际上做的事情与那畜牲也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外表上来看,我们学的是圣人之言,但是内心整个国家运营的基础逻辑其实是法家之言,用法律才能够制定一系列的规定,让所有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当李善长听到商鞅的话之后,脸上的表情都是惊讶,他知道商鞅这个人有一些古怪,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个家伙竟然能说出如此之话。
这要是传出去的话,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轩然大波。
其实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类似于春秋战国的事情,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并不叫做春秋战国,在那个时空之中,出现了很多的学派,如果变成现在历史的话,那就是儒家,道家,还有一些其他的诸子百家,只不过名字也确实是都变了,但是本质上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