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车证
他说:“这个我还真有了解之前。我在部队时,认识一个在帝都给一位将军开车的驾驶员,他就向我们解释了这些原因。”
“因为需要车证来区分不同车子的出入权限,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电子识别装置,而且电子识别装置也有漏洞。像以前没有这些设备的时候,门口的哨兵纯粹就是靠车证加车牌号来区分。而且因为人大脑记忆车牌号,总有失误的时候,像一些特殊单位车牌号还会随时更换,所以就用车证来展示了。而且车证也有防伪标志,并不是一张纸打印点图片就能区分的,有防伪标志,还有一些特殊的条纹处理,专业的哨兵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有的人想伪造也是不容易的。”
“但有些车证是有期限的,好像还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分辨了:有些是临时的,比如一些重大活动,这个车证可能就是当天的,有一些是一年期,还有一些是根据具体工作不同来制定的。所以这都是门道,我之前在帝都也看到过那种车窗底下放着一排车证的情况,各种颜色都有,大概率都是一些人买这些车证过来装逼的,真正的车证不会这样乱放;比如说像有些车证放了是会影响观感的。”
林新儿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他说:“对啊,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想起来了,之前在帝都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得到那种放着一排车证的车,我还觉得纳闷呢,谁的车出入权这么高?恐怕是什么大领导。”
“现在人都学精了,有个别人还特意去搜那种过期的车证,然后打印出来放到自己车上!之前也有一种说法,说“放了这种车证,交警就不敢查”,但怎么说都是自欺欺人罢了!真正的车证,真正的号段,其实交警哪里会不晓得呢?像在帝都这些路面上行走的交警,什么东西没见过?都见多了。有很多交警其实也明白这里头的门道。想去骗他们?估摸着蛮难!”
说话间,就看到一台不同于其他红旗车的车子开过来了,这个红旗车比h7要大一些、长一些,但又比l5要小一些。
朱文马上就说,“这才是真正的大领导的座驾,一般的l5都是用于礼宾的,因为太扎眼了,大领导并不会用他日常代步。而这台车是红旗车厂的新的型号n701,海外个别大使馆用的也是这款车。很霸气,很帅气,是专门为特殊场合研制的。不对市面流通。这车才叫真正的有钱都买不到,l5有钱是能买。”
正说着,叶省长出门了,林新儿赶紧下车去开车门,叶省长神情喜悦,感觉还不错。
他笑着说:“你们等久了吧?来,等一下晚上带你们去吃点好吃的。”
车子随后从西门外出了,经过各种小卡口的时候,还看到那有哨兵。
林新儿就问:“我亲身来了一次海里之后,就感觉好像跟网上传的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海里的确很肃穆,很威严,这种气质气氛是不是所谓的皇城气质?”
叶省长点点头,“有道理,你说的有道理。”
随后,车子就根据叶省长的指示开到了西二环一家羊蝎子馆,这附近有国二招、有帝都消防、还有西直门宾馆。
“我之前来帝都开会的时候,总喜欢到这边来吃饭,这家蝎子馆搞得特别不错。”
一行人下车,这已经到了饭点,所以人特别多。
叶省长估计是提前安排了,驻京办的负责人正在这候着,直接带着叶省长去了包厢内。
包厢内没有外人,也就他们几个。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喝酒。
只有李朗没有喝酒,朱文也喝了。
因为待会儿朗朗要开车。
本来驻京办的负责人说,从驻京办调一个司机过来,但叶省长说,“不需要麻烦同志们。”
他这个人每次到帝都开会都不喜欢过于麻烦驻京办的同志,能自己办的事?尽量就自己办。
这也是他为什么把朱文和李朗都带过来的一个原因。
一边喝酒,叶省长就一边说,“同志们在帝都都辛苦了呀!我看了下帝都驻京办这几十号人马,一直都在为南都传递声音,同时,驻京办也要充分发挥南都的传话筒的作用,不断的替南都招商引资,不断的传递南都的正面形象,为南都的工作做充足的保障,这是我这个省长对你们的殷切期许。”
饭局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大家都喝的有点多,除了李朗吃完饭后就主动走到车上去等着大家了。在工作上的这一点,他的素养还是很高的。
回到驻京办,已经是十点钟了,叶省长在房间先休息了。
而林新儿和朱文以及李朗都准备去外头再转一转。
他们开着车往那边走,林新儿在帝都也没什么朋友,只有几个同学。
而李朗和朱文就更不用说了,李朗之前在部里认识一些朋友,因为警卫局本身在全国系统内人都不多,但人家都挺忙的,和他也没有私交,叫别人出来吃饭也不现实。
朱文见状,哀嚎一声,“你知道为什么有些领导干部去一个地方,总喜欢叫人过来请客吃饭吗?其实并不是他爱占这个便宜,而是因为他想装13,想体现自己哪里都有人的这种感觉!所以你看我在南都昌樟市工作,基本每年都得因为这个事消费不少钱。今天这个人来,明天那个人来,不接待?又说不过去。而有的时候,接待多了,自己也烦,所以当自己去他那个地方的时候也会打电话!久而久之,这个恶性循环就形成了。所以啊,体制内的这些小圈子文化真的是让人深恶痛绝。那些看起来哪里都认识人?今天去这吃饭,明天去那吃饭的?大部分都存不住钱。要么就没有朋友。因为礼尚往来嘛!这是恶习,必须杜绝,我们还是自己去随便吃一点吧。”
于是乎,只能往东城开去,在东直门附近有一家烧烤店,弄得还不错。
于是乎,几人就在那吃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