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正?昭和!
就在葛福回芜湖后,在江淮巡抚府指导下的三年建设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太平府一期钢铁厂已经建设完成了,现在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同时,来自德国炼钢专业户的技术与美国工厂的管理,让产钢量正在实现从十万吨级向百万吨级跨越。
毕竟当年倾家荡产弄到手的钢铁加速卡可不是简单的加速,它能让自家的钢铁厂在研发、生产方面实现巨大的跨越,如今太平钢铁集团技术水平达到了前世50年代左右,初步具备了特种钢材的制造能力。
同时,由交通部与工程部联手承办的县县通公路系统开始建设,要在一年之内完成低等级公路网的建设,后续将视情况提高标准或加修。
铁路方面,原先安徽第一条铁路是1930年的淮南铁路,此时,铁路局开展了长江沿线的铁路勘探工作,于12月1日破土动工,修建了宁芜铁路,在经过和安徽总督马新贻的沟通后,一条由安庆到芜湖,再接上从芜湖到南京的沿江铁路大动脉开始建造。这将极大改善安徽南部群众的交通出行问题与贸易往来。
在民生方面,池州第一机械厂推出了大名鼎鼎的凤栖牌自行车,主体使用本地出产的高质量铝合金,轻便灵巧,极其适合出行。
而太平机械厂则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推出了永远牌自行车,钢制骨架,主打的就是个结实耐用,更别提还附赠专用的载货配件,当这款自行车投入市场后,立马受到了货运工人的欢迎,他们买后可以一趟车运送两百斤以上的货物,这可比以往赶小驴车快多了。
就在新到手的5个州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地权改革的同时,1926年12月25日,日本大正天皇逝世,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天皇。
其实,在明治维新时期,所谓的天皇大权并不像后世昭和时期那样疯狂,天皇的地位也并不像后来战争末期一样,是日本国民的神。
在明治维新初期,大久保利通就曾表示,领导明治维新的萨长同盟其实比皇室更有权威。
在最初对新国家的未来进行制度设计时,萨长同盟的领导者甚至考虑过保留德川家的幕府将军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但是为了让维新人士在新政府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同时还要彻底消除旧体制的残余,游离于政治之外长达600多年的天皇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日本于19世纪末出台的明治宪法中,第一条就是整个日本帝国时期的政治基调,即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天皇是绝对权力核心,整个国务部门只有辅弼之责,而无法理上的权力依据,并各自独立向天皇负责,因此天皇是最高的裁决机关,并且当各集团利益发生冲突时,天皇是唯一的调停者和决策者。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天皇可以通过在各个国务机关进行调节的方法来使自己的意志得以贯彻,而明治宪法第三条又规定了一条条款是天皇神圣不可侵,这样就给皇权披上了一层无法穿透的外衣。天皇的意志在各国务机关的辅佐下实施的同时,天皇本人获得了政治上的免责。
明治初年,政府中各蕃阀势力根深蒂固,同时各地的武装叛乱和自由民权运动也层出不穷,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各利益集团在长期政权独立的过程中达成了妥协。
为了避免某一集团获得超出其他人的权利,坐上大位,天皇被奉为了最高的权力机关,掌管了帝国的一切权力。但是明治天皇本人的权威来自于维新众臣的势力,他不可能突破这些萨长重臣的势力来树立自己的独立权威。
但好在明治天皇本人思想相当西化,对于君主立宪制接受程度较高,主动干预国政的情况少之甚少,因此在明治时期,通过维新功臣的个人能力和天皇的绝对权威,日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实施体制。
明治天皇去世后,皇太子嘉仁继位,是为大正天皇。嘉仁是明治天皇第三子,也是唯一活到成年的皇子。
不过这位唯一活下来的大正天皇也是命运多舛,打小就患有脑膜炎和百日咳,13岁又得了伤寒,16岁又患上结膜性肋膜炎和肺炎,几乎属于是纳垢的人间实验体。
由于自幼身体不好,在认知和行动上存在障碍,学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故而天皇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减弱。
在这一时期,维新功臣们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政党政治开始崛起,元老们相继去世。
从1901年开始,日本进入了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轮流执政的情景,分别经过了三次桂内阁和两次西园寺内阁。
后来当第三次桂内阁因为第一次护宪运动下台之后,西园寺公望拒绝出任,转而推了山本权兵卫,自己则坐镇幕后,用元老的身份向天皇辅佐国政。
山本内阁迅速完蛋之后,山县有朋,松方正义,大山岩几位元老在当时的小辈政治家中进行选择。
山县有朋自己拒绝出任,德川家达拜辞大命,清浦奎吉没有得到海军的支持,无法找到海相,西园寺公望也选择了退休。最终只能由大隈重信出任内阁首相。
纵观整个大正年间,立宪政友会和革新俱乐部,这两个具有日本特色的政党始终是日本政坛上的主角。
日本政坛元老人物退居幕后,选择了宪政常道模式,想让日本政坛逐步摆脱明治维新时期的元老人物影响,走出一条自己的宪政道路。
但很可惜,在1922年,高桥是清内阁垮台之后,关于下一位首相人选,由于元老仅剩下松本正义和西园寺公望,无法达到那个元老推荐的标准,担任过首相的小辈政治家又被拉入了元老咨询制度,这个时候他们被称为准元老,并在大政和昭和年间一直延续下来,而在226兵变中,准元老也受到过波及,斋藤实与高桥是清被叛军击杀。
等到了昭和天皇上台后,这位年轻的天皇接受了东宫御学问所系统的帝王学教程,其老师三上参次则是强硬的皇国论者。
在他的影响下,年轻的裕仁从小便憧憬成为“明治大帝”那样,试图通过自己的判断、隐喻、指示,让日本再一次重现明治大帝伟业,投入到建设新东亚,最终与米畜英鬼大洋决战的皇道伟业中。
然而,此时的维新元老已经垂老,成为了仅向天皇提供建议与大事发生时的应答机般的吉祥物,日本的宪法中也无法找出阻止天皇亲政的条款,最终,在裕仁的暗示下,日本的内阁与军部合二为一,帝国的扩张也将像樱花般璀璨又迅速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