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不管修行天下如何震惊,也不管魔教又是怎么开了女圣主先河,等公孙佳人伤势好转后,许仙就和她一路漫游到了神都洛阳。
“中国”,天下之中,最初指华夏民族兴起的中原地区。
万里黄河跨越千山,流到中原,全长453千米的洛河与之汇合。两河之间的这片区域,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地理名词——河洛。
山河拱戴之下,一座古都在洛河北岸诞生,以河为名,是为洛阳。
从总体上看,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势复杂多样。
洛阳所在的河洛盆地,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岸,四面环山,西有崤山、中条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东有淇山、嵩山,等多座高山;北面是黄河,黄河南岸的邙山成为天然屏障,正好使洛阳免于黄河水患的侵扰。
洛阳城外,群山连绵,如城墙拱卫都城。兵家凭借洛阳周边山势,设孟津、小平津、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等八大关口环卫四塞,史称“洛阳八关”。
如此,洛阳雄关林立,更是名副其实的形势险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水系亦十分发达,除北边的黄河外,还有洛河、伊河、清河、涧河、瀍河等十余条河水汇流于此,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
洛阳山川纵横,西依函谷秦川可君临天下,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河水汇流而有膏腴之地。
《史记·封禅书》中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
商汤灭夏后,将都城建在河洛,史称西亳。周朝建立后,周天子营建洛邑,认定洛邑是“天下之中”,直至周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的序幕。
周天子在临近涧河和洛河的东周王城,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纷扰。
周王室东迁到洛阳后,延续五百年而亡,天下一统归于秦。
秦朝发家于关中,没有定都东周故都洛邑。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出后,建立汉朝,却一度选择洛阳为都城。
但是,仅仅几个月后,一个叫娄敬的谋士就劝说刘邦迁都关中。
娄敬劝说的理由是,东周时期天子虽处天下之中,但天下诸侯都把他当成了摆设,“非其(周天子)德薄也,而形势弱也”。
这是说,从地势的险要程度来看,洛阳作为都城,并不如西边的长安好。
刘邦觉得有道理,就迁都到长安去了。他当年入关中时约法三章,备受拥戴,也有群众基础。
到了公元1世纪,刘秀建立东汉,洛阳再续辉煌。
刘秀随兄长在南阳起兵,投身农民起义军,手下的功臣多为以南阳、颍川等地为主的山东(崤山以东)豪族地主,称帝后定都洛阳,也是为了守住自己的根基。
洛阳为东汉帝都,直到公元190年董卓之乱,汉献帝被迫迁长安,旧都洛阳毁于战火中,“宫室烧尽,街陌荒芜”。
六年后,献帝东还时,关东群雄并起,只有一代枭雄曹操赶来接驾。
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其子曹丕称帝后,建都于洛阳,重修宫室。
司马炎代魏建晋后,西晋也定都于洛阳。
在乱世中崛起的魏晋两朝,都选择天下之中的洛阳为都城。但不久之后,历经永嘉之乱的洛阳再度陷入战火之中,成为北方五胡十六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从平城迁都洛阳。
孝文帝拓跋宏在执政期间,对朝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他决定迁都洛阳时,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拓跋宏假借南征为由,率领30万大军与朝中重臣南下。走到洛阳时,机智的拓跋宏干脆不走了,顺水推舟地将都城从边远的平城迁到洛阳。北魏迁都后,重建了洛阳城。
但好景不长,孝文帝迁都仅仅40余年后,北魏两大权臣家族宇文氏与高氏,一个立足长安,一个东迁邺城,后来演化成西魏和东魏。
东西相争,洛阳地处两者中间,成为争战之地,难逃被毁的命运。
正所谓,洛阳“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
北魏分裂后,一个名叫杨衒之的人奉命回到故都洛阳,只见“城郭崩坏,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眼前残破的一切,让他万分悲痛。杨衒之便着作《洛阳伽蓝记》,寄托故国哀思。
隋炀帝在位时,举全国之力,重新营建东都洛阳,既是为了运送粮草,征伐辽东,也为了满足自己巡游天下的目的。
隋朝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了大量的粮仓。而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抵余杭,北达涿郡,长达2000多公里。
另一方面,隋唐两朝皇帝都出自“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由西魏权臣、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的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汉土着而成的军功贵族集团。
关陇集团以关中长安为基本盘。
从北周到隋朝再到唐朝,三个朝代的权力更替,实际上是在关陇集团内部进行的。论关系,唐高祖李渊还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
隋炀帝杨广对东都洛阳进行营建,本质上也有倾向山东、江淮士族等新势力的因素。
隋炀帝的步子迈得太大出了祸事,引起了后来人的警惕。
唐初几代皇帝,都在关陇与山东两个集团之间权衡,兼顾洛阳与长安的地位。
到女皇武则天执政时期,她使洛阳超越了长安。
武则天出自山东寒族,本不是关陇集团的成员,她既当过唐太宗的才人,也是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一生经历颇为传奇。
唐高宗在位后期,才能出众的武则天在旁辅佐,形成“二圣临朝”的局面。到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已经掌握唐朝权柄。
为了让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她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使之凌驾于长安之上,之后假托弥勒佛转生,代唐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帝这年,武则天67岁。
武则天在洛阳修建了恢宏壮观的明堂和天堂。
明堂有三层,高度约为三十丈,中有通天柱上下贯通。而天堂更宏伟,一共有五层,中间放置一尊大佛,仅佛像的小指就可并坐数十人。
公元705年,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病逝,政权重归李唐。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复位,还都长安,此后有意降低了洛阳的地位。
至当今天子李隆基即位,则施行东西两京轮换制:这个五年天子在西京长安居养理政,下个五年天子在东都洛阳执掌天下,如此轮换。因此东西两京都有完整的官署和建制。
许仙和公孙佳人来到东都洛阳后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白马寺。
公孙佳人和佛宗的佛子还有未完成的论道之约,而佛子此时正在洛阳白马寺。
“东汉明帝时,有一天,皇帝梦见一个全身金色的人,在殿前飞绕而行。大臣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类似的传说。汉明帝听罢大喜,派中郎将蔡愔、博士秦景等向西而行。
在西域,蔡愔一行遇到了天竺僧人迦摄摩腾与竺法兰,抄得佛经四十二章,并邀请两位高僧前往大汉都城洛阳传授佛法。
永平十年(67年),蔡愔一行陪同迦摄摩腾、竺法兰跋山涉水,用白马驮着佛经回到洛阳。
汉明帝为此在洛阳修建了神州第一座佛寺——白马寺。这是神州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祖庭’、‘释源。”
公孙佳人和许仙在小沙弥的引导下,边向寺院深处走,边闲聊掌故道。
许仙轻轻点头,补充道:“曹魏甘露五年(260年),一个名叫朱士行的人在白马寺受戒出家,取法号‘八戒’,他成了历史记载的第一个正式受戒的汉人。”
许仙顿了顿,继续道:“河出图,洛出书。算起来,洛阳也是我们道家的发源地。
公元前6世纪,孔子从鲁国风尘仆仆地来到洛阳东周王城,考察周朝的礼乐制度。《史记》记载,孔子在洛阳与管理周朝图书典籍的老子有过一次会面,并虚心地向老子求教。
后来,孔子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老子在东周当了大半辈子的守藏史,后来辞官归隐,西出洛阳,骑着青牛,一路来到函谷关下。
关令尹喜也是个好学的人,他得知老子即将隐退,请他着书留作纪念。老子就在函谷关留下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交给尹喜,从此出关,无踪无迹。”
此刻的许仙,已经褪去了上清玄裳和高冠的庄重与深沉,换上了一袭素净的白衣。
白衣如雪,随风轻轻摇曳,配上许仙的气质,自带着几分仙气。
许仙的长发也未经束起,自然披散而下。
如今他整个人气韵潇洒,如同一个浊世翩翩公子般。
公孙佳人看着眼前的男人,眼中满是淡淡的喜悦。
公孙佳人喜欢男人现在这个俗家扮相,没有了上清弟子的庄严与疏离,多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与柔和。
公孙佳人眼睛亮亮地看着许仙,微笑道:“武则天还是皇后时,她的丈夫唐高宗以她的形象在洛阳龙门石窟造了一尊佛像,武后还为此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
那尊佛像高达六丈,脸庞圆润,慈眉善目,带着神秘微笑,据说是武则天四十多岁时容貌的再现,就是洛阳龙门石窟的那尊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还有许多精美的佛像,等我会完佛子,我们可以去那里看看。”
许仙倒无所谓,反正都是周游闲逛而已,去哪逛不是逛?
他倒是比较好奇,问公孙佳人道:“佛子被你大败了这么多次,竟然还敢与你论道切磋?”
公孙佳人笑了笑,道:“佛子佛心无漏,性情坚忍,脾气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是一个打不服、非要打得半死动不了才罢手的主。佛子不像儒狂那厮爱惜面子风度,儒狂明知打不赢,跟我随便交手几招立刻就会认输。”
许仙点了点头,随意问道:“那道子呢?”
公孙佳人微微沉吟了片刻,表情认真,回答道:“道子悟性无与伦比,秘法一学就会,过目不忘,又敏而好学,道藏三千可倒背如流,是第一流的人物!”
“第一流的人物吗——”许仙淡淡一笑,看着公孙佳人,问道,“比你如何?”
“我不如道子。”公孙佳人很直接道。
许仙笑了笑,道:“但道子却打不过你,也打不过伽蓝。”
公孙佳人带着一种认真郑重和尊敬道:“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同,我和伽蓝更擅长战斗,而道子,最不擅长的就是战斗。但道子对大道的敏悟,对阴阳五行、八卦阵法、道藏经典、符箓秘术等的琢磨领会,远比我和他战力之间的差距更大。”
听她这么一说,许仙大概明白当代道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之前就听说你和道子关系很好,看来确实是真的。”许仙淡淡道。
公孙佳人微眯起眼睛,仔细观察了一下男人的表情,字斟句酌道:“道子姬远玄,出身姬家。数千年来,公孙世家和姬家同气连枝,共同进退,毕竟先祖黄帝公孙轩辕,后来成了姬水边姬部的领袖,还有一个姬部名字姬轩辕。论起辈分,道子姬远玄还是我叔叔呢。”
许仙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面容平静。
他本来就是随口问一下而已,没有什么其他心思。
公孙佳人见男人没有误会也松了一口气,然后她又有一点点小失望,想着如果男人误会吃醋,自己虽然会比较烦恼,但也会更加开心。
不过,想让这个男人吃醋应该会很难吧!
估计和太阳从西边出来差不多不可思议吧……
反正公孙佳人自己是完全想象不出来元林宗吃醋的样子的。
在公孙佳人的胡思乱想中,小沙弥领着二人,穿越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抵达了一处偏僻素静的精舍。
精舍四周环绕着清幽的花草翠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让人心境顿时宁静下来。
清风徐来,轻轻拂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精舍前,赤足麻衣、拈花微笑的佛子无心目光平和看着公孙佳人。
公孙佳人见状,立刻收摄心神,调整气息和步伐。
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全部排除,瞬间进入了最冷静空明的战斗状态。她的眼神变得坚定而锐利,整个人也似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剑,随时准备出鞘。
公孙佳人手握剑柄,缓缓地走向了佛子无心。
……
佛子无心,心性坚忍,智慧通达,身上散发着一股庄重而威严的气息。
他的金刚菩提身坚如磐石,不动明王法相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每当他施展佛宗手印时,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神圣的力量。
他无疑是明道境中实力强悍的佼佼者。
然而这依然是一场没有悬念、没有意外的战斗。
对比上次两人对决时,公孙佳人如今已融贯所学更上一层楼,这些时日得守心悟道石之助,更是常有顿悟妙想。
道门剑绝如今的剑法灵动高妙,天马行空,每一剑都如羚羊挂角般无迹可寻,偏偏每一剑又威能强横至极。
公孙佳人的剑舞如同流水般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汹涌般浩浩荡荡,佛子无心根本无所适从。
无心只坚持了五十招,就在公孙佳人高妙强横的剑舞之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只是他的金刚菩提身和不动明王法相特别抗揍耐打,像个金刚乌龟壳一样,而佛子无心又特别倔执,一直不认输,因此战斗还是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最终结束。
……
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佛子倒也丝毫不恼,狼狈趴在地上缓了一会后,又起身,拍了拍衣衫,擦了擦血迹,面色平静、笑容温和地招呼公孙佳人和许仙进屋品茶论道。
许仙率先迈步入坐,公孙佳人紧挨着许仙也坐了下来。
对面的佛子无心给二人奉上茶。
他注意到道门剑绝这种从未有过的温顺乖巧神态,心中诧异,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公孙道友,请问这位公子是——”
公孙佳人端起茶杯,眼神温和地看了看身边的许仙,对着佛子无心介绍道:“这是元林宗元公子,上清派……嫡传俗家弟子。”
无心心头更是疑惑:既是上清派嫡传,又怎么可能是俗家弟子?
这时候公孙佳人面色微红,继续道:“元公子也是我未过门的相公。”
无心讶然,然后微笑。
许仙愕然,然后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