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琉璃阶上 > 第62章

第6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约方才松了口气,抚胸道:“多谢叶大人,好在半路遇见了您。要是没有您,我今儿可狼狈了,不知会被那些人欺负成什么样。”

    叶鸣廊似乎常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倒也并不对那些乞丐深恶痛绝,只道:“都是些老弱妇孺,流离失所入了京城,每天为温饱苦苦挣扎,行为虽然可恨,但境遇也着实可怜。”

    如约额首,“叫叶大人心善,要是换了旁人,只怕鞭子真会抽到他们身上了。”—头说着,—头吩咐莲蓉,“我渴了一路,反正停下了,你上前头给我买碗茶来。“

    莲蓉应了,忙蹦下车,赶往远处的茶摊。

    如约也从车上下来,牵起衣袖比了比手:“叶人人,借—步说话。“

    两个人行至路旁的银杏树下才止住步子,如约郑重朝他福身行礼,“请叶大人受我一拜,这是叶大人第二回救我了,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夫人使不得…”叶鸣廊见她这样,顿时有些慌张,待要搀扶又不便,只好拱手向她还礼,“夫人言重了,卑职恰好路过,举手之劳罢了。再说卑职以前并未救过夫人,想是夫人记错了吧。&34;

    可如约说没有,双眼熠熠道:“大人是贵人多忘事,可我却记得清清楚楚,绝不会有错。”

    叶呜廊迟疑了,拧着眉,费解地望着她。

    如约道:“五年前,金鱼衚衕大火之后…请叶大人再好好想想。“

    今天这场乞丐拦路的戏,其实是她事先安排的,料准了叶鸣廊会从这里经过,有意制造这个契机,才让她找到合适的由头,去提及多年前,彼此都不愿意回忆的往事。

    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今安的下落鬧得她日夜心神不宁,她一心只想找到那个孩子。走投无路下,叶鸣廊成了唯一的希望。

    于是忐忑地望着他,她心跳咚咚,震耳欲聋。

    他凝视着她,神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嘆道:“这件事本该烂在肚子里,夫人为什么又再提起呢。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你怎么确定今日的人心,还和五年前一样”

    说得没错,人心会变,但五年前的举动不管是一时兴起也好,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也好,反正她活下来了,就是最好的证据。

    要是人心没变,她自然很感激他,彼此重建联络,也许可以双赢;但若是人心思变,她只要把这内情透露给馀崖岸,那么莫说他的同知之位,就连性命,恐怕都不一定保得住。

    她相信他是个聪明人,不会去选那条对自己最不利的路。否则他也不会在已经认出她的情况下粉饰太平,对五年前的事避而不谈。

    心下自有打算,但口头上却万分虔诚,她说:“因为我相信叶大人。你对那些乞丐尚且心存同情,那么我这个曾经被你搭救过的可怜人,你总狠不下心来,把我重新推进火坑里。”

    他垂着眼,迴避了她的目光,“过去的事,就不要提起了。“

    如约却摇头,“对大人来说不值一提,对我来说却是救命之恩。这些年我一直想不明白,你分明是锦衣卫,为什么要冒着风险救我大火第二天,原本是等着捕获漏网之鱼的,你又为什么网开一面,放我离开“

    她追问不休,他知道无法推脱,最后只得把原因和盘托出了。

    “我初入缇骑,曾在清宁宫东门当值,有一回得罪了上司,是许大人为我求情,才得以保住职务。后来我调入南镇抚司任百户,又转入北镇抚司任千户,当时馀指挥还是同知,头一晚他行事过后,我奉命带人伏守。念及许大人曾对我有恩,我不能不还这个人情。其实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

    大事,要不是夫人意会,我也救不了你,因此不敢在夫人面前居功。”

    可是那一拽,对她来说足够了。

    她顿了顿又问:“大人是怎么认出我的仅凭我那时异样的神色吗“

    叶鸣廊道:“夫人没有留意过我,但我曾见过夫人好几回。南镇抚司衙门就设在东华门外,你跟随令尊入清宁宫,势必要从南镇抚司门前经过,我自然是认得你的。”

    如约恍然大悟,因为父亲疼爱,她确实跟着去过东宫几回,但那时遇见的人太多,她也从未费心记住哪张面孔。只有火场外那一拽,深深

    镌刻进了脑子里,让她一直铭记到今天。

    她嘆了口气,“叶大人是个念旧的人,多谢您临危相助,让我保住了性命。只是今儿,我除了要感谢您之外,还有一件事要向您打听。我想问您,大火前,您有没有见过一个刚满月的孩子”她抬手比划了一下,“就这么点儿大,装在酒瓮里。“

    叶鸣廊摇头,“没有。”

    “没有吗”她急起来,“您再好好想想。那天他们放火前,有个送酒的看见那酒瓮,被个锦衣卫从后角门上提熘出来,瓮里还有孩子的哭声那个锦衣卫不是您吗“

    叶鸣廊说不是,“头一晚我没去,我是第二天一早才赶去接手的,确实没有见过夫人说的孩子。“

    如约迷茫了,脑子里一时千头万绪,难道除了他,还有她不知道的第二个锦衣卫,暗中襄助许家吗自己见过他,尚且可以明确目标,但那个不曾见过的人,又该上哪儿蜇摸去

    好不容易燃起的一点希望,就这么被无情地浇灭了,可她还不想放弃,转而又来央求他, “大人能不能帮着打听打听我知道这事儿很难,可我就剩这么一个亲人了,我想知道他的下落。”

    叶呜廊问:“那孩子是夫人的什么人“

    如约黯然道:“是我二哥哥的儿子,那时候刚办过满月酒,那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

    她说起这个,心里几乎渗出血来,怎么能不对那些罪魁祸首恨之入骨。

    就算是按着朝廷发落犯官家眷的章程,也没有妇孺─并屠杀的道理。家里两个孩子,令安和今安,他们都是还没开蒙的懵懂年纪,煳里煳涂就被杀了。那些人的罪过,是赏她一串菩提,给她一个果子,就能赎清的吗

    下令者,执行者,谁的罪孽又比谁轻在她看来不分伯仲,他们手上都沾满了许家人的血。好在叶鸣廊没有参与,也曾帮过她一把,她的恨蔓延不到他身上,还可以和他说句实话。

    他沉默了下,似乎有些为难,但到底丕是点头,“我盡力而为吧。不过这事非同小可,那个带走孩子的人,必定不愿意旧事重提,这会儿想把人挖出来,恐怕难如登天。”

    如约道:“请大人勉为其难,要是这条路彻底断了,我就再也找不见我那侄儿了。”

    叶鸣廊看她泪光盈盈,无奈道好,“再容我些时候,当天奉命去金鱼衚衕的,一共有十二个人。这些人逐个彻查,要是真有人带走了那孩子,一定会有蛛丝马迹。“

    如约总算松了口气,俯身道:“多谢叶大人,愿意帮我这个忙。“

    叶鸣廊说不必,“请夫人好好珍重自己,九死一生才活下来,不要辜负了上苍的成全有句话,我不知当说不当说。“

    如约道:“大人面前,我不讳言,大人请说。“

    叶鸣廊的表情颇有几分真挚,话也说得语重心长,“其实我打从第一次见到你,就认出了你,之所以刻意迴避,就是不想勾得你回忆起往事。我知道,你嫁馀指挥,这事并不简单,但我仍盼着你能忘掉以前的一切,重新过好自己的日子。这世道,要想讨个公道太难了,就算是男人也未必做得到,何况你一个弱女子。我说这话,并没有贬低夫人的意思,只是真心为夫人着想。血海深仇固然难以放下,但力所不能及,也没有人会怨怪你。你大可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折磨得自己不得安生,未必是故去的家人愿意看到的。”

    如约仔细听完他这番话,心里的苦楚又翻涌上来。无限好文,盡在晋江文学城

    他说得很对,她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时时刻刻不得安生。她也知道,就算这仇报不了,只要自己能看开,世上就不会有人埋怨她。可是她能做到么如果没有这个信念支撑她,她早就不想活了。所以她还留着一口气,就是为了向那两个人索命,即便希望渺茫,她也要盡力试一试。

    只不过在他面前,还不能剖心罢了。

    她勉强笑了笑,“大人说得很是,自小父亲就教我量时度力,我懂得鸡蛋不往石头上碰的道理。“

    可是父亲也曾教她读《礼记》,知道父母之仇,弗与共天下也。既然嫁了馀崖岸,这仇就非报不可。

    叶鸣廊

    当然知道她只是口头上答应,全家五十六口的性命,又岂是三言两语能抹平的。

    暗叹一口气,他也给她留了几分馀地,“若是以后有什么为难之处,夫人不必客气,大可来找我。“

    如约等的就是这句话,忙向他福了福身,“多谢大人。或者日后,大人也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届时我自会竭盡全力,以报大人的恩情。“

    这时莲蓉带了竹筒回来,边走边唤夫人,“奴婢让店主加了梅子,爽口得很吶。

    叶鸣廊见状向如约拱手,“时候不早了,夫人请回吧,可要卑职送夫人一程”

    如约说不必了,“大人只管忙您的去吧,耽误了大人半天,实在不好意思。”

    于是两下里別过,如约坐进车舆内,心里空荡荡地,忽然不知前路该怎么走了。

    回到白帽衚衕,见着了闻嫡么,她才悲慼地告诉她:“那个曾救过我的人,说他没见过今安。往后我该怎么办呢,上哪儿才能找到那孩子&34;

    她伏在桌上暗暗啜泣,|闻丰癌见了,心里老大的不忍。

    “实在找不见,就是缘分盡了,姑娘也不必耿耿于怀。横竖只要知道今哥儿还在世上,您心里不是就有念想吗。等再过上几年,他慢慢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没准儿自己就找上门来了,比您这会儿大海捞针强。“

    可他要是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还有认亲的一天吗

    如约惨然嗟嘆,勉力重整了情绪,支着脑袋喃喃:“叶大人答应替我再找找,说不定过阵子就有好讯息了。“

    闻擦|育拉着眉眼望着她,不愿意引她一直想这个,便调转了话风道:“姑娘先歇会子吧,奴婢上厨房传话去,让她们预备饭食送进来。“

    可是食盒送到的时候,她已经倒在南炕上睡着了。这两天果真累得厉害,沉沉好眠不醒转。闻嫡嫡便让人把食盒搬出去,替她掩上了房门。

    第二天起身,打探了魏家停灵的情况,连着死人的缘故,街坊四邻都嫌晦气,僧道超度只得减免—半。不敲锣,只管唸经,停了两天,第三天—早就传送了。

    齐修办事很利索,椿树衚衕的宅子转天出了手,京城的生意说结束,也是砍瓜切菜地结束。等如约再打发人去瞧时,早已人去楼空了。

    闻嫡嫡丕有些不放心,“我瞧魏家那二小子,翻着白眼不依不饶的模样,回头不会再来寻麻烦吧“

    如约并不担心,“魏家夫妻都没了,他要敢说我不是魏家女儿,衙门必要他拿证据,他能拿出什么来信口开河诬告,打也打得死他,魏家钻营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在行,教导不出有气性的孩子。”说罢冲闻燃困笑了笑,“锦衣卫给我传了话,魏家夫妇那晚出去,是去寻门头沟的黑镖头。那号亡命徒杀人越货,什么都敢幹,他们要是不死,这会儿办丧事儿的就该是我了。“

    闻城嘀听得心惊肉跳,“这胆子也成大了,还敢僱外头人来害您“

    如约偏头看窗外的景儿,喃喃道:“光是杀人,倒省心了。只怕还有更下三漤的招数,拿捏着你的软肋,逼着你给他们当牛做马。“

    闻皴燃更加咋舌了,但惊讶过后又很为她伤心,袁致地望着她道:“早前养在闺阁里,哪儿见过世上这些糟污的事儿。后来落了难,一夕尝够了世态炎凉,我的姑娘,真是委屈你了。”

    如约笑着摇摇头,“人总要长大的,这世道本就这么腌腊。以前是有人替我挡着,我什么都不怕,后来剩我一个了换个想头儿,也算见多识广。“

    反正就是要顺应这世道,小时候倔强,闷着脑袋横冲直撞。如今长大了,学会了把自己揉扁搓圆,就算针鼻儿再小,t也能想法子钻过去。

    日升月落啊,说话儿就到七月初六,如约一早陪着馀老夫人用早饭,席间和老夫人漫谈:“今儿逢着七夕前日,听说护城河有洗象,善果寺外办了好大的集市,有舍经书,还有舍暑药的。婆母,咱们一块儿去看看吧。“

    馀老夫人不是那种古板的人,年轻时候也爱走动,每逢庙会必要去凑热鬧。但后来丈夫一死,不久儿媳妇又遭了横祸,细算算,已经有六七年没去过广安门外了。无限好文,盡在晋江

    文学城

    现在新儿媳邀她同往,总算有个伴。馀老夫人立时振作起了精神,高兴地说好哇,“你自小不在京里,不知道善果寺里的明堂。说清明到中秋这一阵儿,每天有两只户铁儿翩飞,是梁山伯和祝英臺的魂儿。上那儿拜拜,能得好姻缘,趁着这时节,保佑你们小夫妻和美,早些开枝散叶。&34;

    如约赧然笑着,“那婆母预备起来,我回去换身衣裳,咱们过会了就出门。”

    说着从老夫人院儿里辞出来,回到自己的卧房,叫来了外面办事的僕妇,把一个整理好的小包袱交给她,一面吩咐着:“带上我的名牌,把东西送到东华门,让门上的太监传进养性殿。就说我身有热孝,且今儿不得闲,不能亲自送去,劳烦章总管代为呈交太后驾前。另替我带话,好好谢谢章总管。”

    僕妇说是,接过差事就出门了。

    从白帽衚衕到紫禁城不算远,马车停在筒子河对岸,河上把守吊桥的锦衣卫见了名牌,自然不会阻挠,顺顺熘熘就让人到了东华门外。僕妇先是挨在一旁,等门上进出的官员都散盡了,才上前和守门的太监搭话,照着家里少夫人的吩咐,把东西交到了对方手上。

    “烦请章总管代为转交太后,并向太后回禀我们少夫人不能进宫的因由,请太后恕罪。”

    守门的太监託着包袱应了,从东华门往北,一熘小跑赶往养性殿。

    那厢殿前的章回徘徊了良久,眼看太阳越升越高,等的人却还没来。

    回身朝东偏殿望了眼,皇帝坐在槛窗下,正低头看书。晨间太阳的金芒从檐下斜照过去,金色的光晕晕染了他的侧脸,乌浓的羹发和眉眼,因过于无瑕,反倒让人觉得疏离。他这刻还是很有耐心,因为有盼头儿,连唇角都带着隐约的笑意。无限好文,盡在普江文学城

    可越是这样,章回越是忧心忡忡。馀夫人是最明白事理的,既然要託他转交东西,必定不会拖得太晚。目下眼看已经巳时了,这会儿还不来,別不会出岔子吧!她那么玲珑的人儿,那天既说了七月初六,不就是告诉万岁爷,当天可以一聚吗。然而左等右等,总是不来,这要是失了约实在不敢想象,万岁爷会是怎样—番心境。

    搓搓手,他拧着眉头望向养性门,实在等不及了,预备打发徒弟出去瞧瞧。

    遵义门上守门的小太监被他提拔起来了,因汪轸先前和馀夫人有交集,大太监瞧人一瞧一个准,搁在自己身边,将来是个助益。

    “车牯辘,”章回吩咐,“你往东华门跑—起趟&34;”

    这头话还没说完,就见门上有人託着个包袱进来。到他面前,深深呵了呵腰,“回大总管,馀府上派人送了绣活儿来,说今儿馀夫人不得空,进不了宫了,请大总管代为转交太后。”

    章回傻了眼,“这谁送来的人呢“

    蓝衣太监道:“是馀府上办事的僕妇送来的,送完东西就回去了。“

    汪轸闻言,不敢回头看东边槛窗,只巴巴儿瞧着章回,“师父,怎么办“

    章回脑浆子都要沸腾了,草草把人打发了,开始寻思,该怎么在万岁爷跟前周全。

    可是一回身,皇帝已经站在殿门前了,面无表情地问:“不来了“

    章回只得硬着头皮说是,“馀夫人今儿脱不开身,打发人把绣活儿送进来了到底是已经出了阁的人啊,夫家总有些不时之需要麻烦她,这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没言声,但面色不豫,心情都写在了脸上。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这不痛快来得没道理,她压根儿没说准今天要来见他,只是自己从她字里行间窥出了一点动向,就彷彿她要私会他─样。

    自己的一厢情愿,都是自己的问题,照理来说他可以失望,不该生气的,但他做不到。他恨不能现在就见到她,责问她是不是在戏弄他,为什么这样一次又一次,把他的尊严踩在脚底下。

    汪轸心惊胆战觑觑章回,小声道:“师父,我这就上白帽衚衕去,看看馀夫人在忙些什么。倘或她在家,就说太后要见她,把她传进宫来。“

    章回不好答话,等着皇帝给示下,“万岁爷&34;

    可他看见皇帝的唇角轻

    轻捺了下,一把扯落腰上的香囊,狠狠摔在地上,然后头也不回地往养性门上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