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怨女情(20)<!>
不止是那些大臣和百姓无法理解,沈归原也同样无法理解言绫的做法。
“不是都说了嘛,地震。”
沈归原不赞同的望着她:“你怎么确定就一定会有地震,这种事情如何能判断!”
“我是谁?”
“你是谁你自己不知道?”
言绫挑眉:“我自己知道我是谁,可是你们不知道,我很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能不能断定,聊城地震也就在这几天了,到时候看看不就知道了。”
沈归原:“要是没有的话,这么多百姓进行迁移很容易发生动摇。”
“动摇什么?又不是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家乡,只不过是迁移到空旷的一点的地方,耗费点人力物力而已,总比到时候地震发生了什么准备都没有,大家一起玩完好。”
沈归原低头,似乎是有点道理,可有道理的前提是言绫预测能够准确,到时候如果不准确的话,无论她这个提议有没有前瞻性,是不是为了安全考虑,都会受到所有人的抨击。
言绫:“不说这个,这一届的会试还有多久?”
“还有十三日,你还关心此事?”
“为国挑选人才,我当然在意。”
沈归原撇嘴,显然不信,心里有一种直觉,感觉她到时候会作妖。
在这个把一口锅都看成命根子的时代,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跑到山上或者空旷的地方去居住,即使说明了是短短几天而已,他们也不愿意迁移。
也不能说他们就错了,因为他们心里就不相信什么提前预测地震的事情,觉得皇帝和国师就是没事找事来折腾他们。
言绫觉得这种事情再怎么解释,再怎么游说都是没用的,唯有用事实证明。
皇帝这次的态度比较强悍,就是强制性让百姓进行迁移,对于他们太过温和的手段,反而没有什么效果。
两日之后,南方聊城发生大地震,房屋坍塌过半,周围几个城镇都有波及。
不过幸好有提前做预防,所以伤亡并没有像以往自然灾害那般,多得令人触目惊心。
也只有当自然灾害真正发生的时候,才堵住了那些之声质疑,百姓也不会再埋怨皇帝和国师,而是跪下来朝拜。
当然在这场灾害中,也有拒不转移的人,有一个村子的人铁了心了,不肯进行转移,最后基本上全部葬身在那场地震中,只留下几个孩子。
他们可怜吗?
是可怜。
但是他们也怨恨不了任何人,也许这也是一种物竞天择。
第二天当消息传到京都之时,朝中大臣感觉自己脸上都火辣辣的疼,啪啪啪打脸。
特别是那几个去找言绫的大臣,甚至心中还庆幸,幸好当初国师没有见他们。
皇帝经此一事,对言绫是更加言听计从。
大臣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主要言绫平常也不干涉什么事情,对他们没有影响,只不过偶尔提出一些利于民生的建议,但却一直没有掌握什么权利。
但也许,只要皇帝听从她的就够了。
伤亡不大,灾情很快就控制了下来,救济物资也安排的井然有序,关于救急物资方面言绫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所以才能这么快的发放下去。
这次的事情,让原本碌碌无为的皇帝,突然有了好名声,百姓爱戴了许多,也让整天沉迷于长生不老,白日飞仙的皇帝,心中对国事有了一丝激情。
但聊城的灾害事件过去之后,京都又热闹了起来,各地的才子读书人都去往京都参加科举考试。
需要在京都考试的,是会试,也就是礼闱或者春闱,来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功名,平常在一个县城里,举人都是了不得的功名,但是在今日的京都来说,却算不了什么,所有来参加会考的人都是举人。
尹舟是跟同县的几个举人一起来的,不过那几人都离他远远的,因为现在的尹舟看起来确实感觉不太好,整个人都感觉阴森森的。
以前尹舟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看起来十分的温和,不管他这份温和是真是假,但起码让人感觉到十分的舒适,当然言绫并不这样觉得。
可是现在的尹舟,还未靠近就让人觉得十分的阴郁。
虽然这里是京都,但也有随地乞讨的乞丐,而且乞丐也是有规模发展的,越繁荣的地方他们越会去。
这群人大多穿着破烂,衣不蔽体,浑身上下乌漆抹黑。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乞讨的人,打扮的扶风弱柳,令人心生怜惜,一般都是卖身葬父。
当然要买她的人,也得是个高富帅,要不然人家就会反抗,就让你在强迫她。
她卖身也是看对象的。
在原本的剧情中,尹舟随着同县的几个举人一起来到京都,看到路边乞讨、卖身葬父的人,扣扣索索的从拿出了几文钱,给了乞讨之人,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他给钱都是给的长相还算清秀美丽的姑娘,基本都是来卖身葬父的。
也正是这一幕,让出宫游玩的玉华公主看上了,对他芳心暗许。
也不知道为什么古代的公主总是这么容易芳心暗许,而且大多都是新科状元,也许公主也是看颜值的,喜欢小鲜肉。
但是现在的
尹舟,因为失去了做男人的资格,心里早已变态,对女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兴趣,也不会拿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盘缠去救济她们。
都是一行而来的,几个书生中有一个长相清秀的,拿出自己的盘缠接济了几个乞讨的人。
不过我看这个书生穿着整齐,衣服也是上好的料子,并不是什么穷人家的,给钱也不看脸。
尹舟则在一旁嗤笑不已,心中对他十分不耻,觉得书生给钱,不过是为了博一份好名声,做给他人看罢了。
这一幕依旧被出宫游玩的玉华公主看到了,只不过其中的男主人公换了一个。
命运的齿轮依旧在转动……
这几日,京都的客栈都已经住满了,尹舟没有提前安排,也没钱提前安排,只能跟几个进京赶考的人一起挤在柴房。
但是住在柴房里,似乎也成了一种习俗,不仅不会让人瞧不起,反而觉得有风骨。新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网,,,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