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公开斩首
得知这一消息,高远如释重负,心中的困扰终于得以化解。加之科举舞弊案让他心神不宁,此刻他愉快地下令,赏赐杨真及其将士一千万两白银。
此时,高远透过这些事件深入剖析朝廷的现状。他以武力奠基,朝廷之中英勇将领众多,但文人儒士则颇为稀缺。整个国度崇尚武勇,这样的体制并非全然失衡,只是缺少均衡。
因此,面对这天地失序的动荡,高远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寻找对策,平衡武力与文化的冲突。
毕竟,征服疆域艰难无比,而守护它则更为艰巨。武力夺取天下,而守护则需借助文士们的智慧,让他们在王国内部调和纷争。
唯有刚柔相济,王国才能稳固,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屹立不倒。高远的帝国并非自虚无中诞生,而是承袭了刘备遗留的领土,基于他的基业,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国。
初创时期,帝国看似轻松崛起,却也滋生了诸多隐患。刘备昔日统御的区域,人民与官吏的思想相对陈旧。而高远接替为领袖,没有动摇这既定的社会秩序。
故而,新颁布的改革举措在各地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抵触。人们受旧观念影响,难以接受变革。同时,众多臣子曾追随刘备,如今在高远麾下任职,但他们的心并不全然归属高远。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觊觎高远的位置,就像他当初取代刘备一样?
正因如此,高远急于推行科举,他渴望在朝廷中拥有更多亲信。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若能为高远所用,他们将成为高远的忠实臂膀,协助他在政事中行进,减少暗中的阻碍。
管理帝国本就是一项艰巨任务,而在战争的压力下,高远无法全心投入国家治理。因此,帝国初建时,赵守贺这样的叛逆之徒层出不穷。
高远深知,赵守贺仅是其中之一,他的不幸在于缺乏耐心,无意间触怒了高远。因此,面对诸多挑战,高远期盼邻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暂时避免冲突。
攘外必先安内,他亟需解决国内的问题。待隐患消除,国力强盛,他就能向敌人展现自己的力量。
很快,第二日午时临近,虽还未到行刑时刻,菜市场已聚集起大批围观的民众。他们窃窃私语,讨论着这桩事件
"你知道吗?在今日的刑场上,竟有两位朝廷重臣和一位吏部尚书之子即将面临死刑,这实在是令人震惊。”
“是吗?他们究竟触犯了何等禁忌,竟引来如此严厉的制裁?”
“众所周知,吾皇向来宽厚待臣,若非事出重大,激怒了圣颜,断不会轻易下此狠手。”
正当众人低声议论之际,首席执行官以威严的步伐踏上审判高台,他的出现瞬间令全场肃静,皆因众人明白,行刑时刻已至。果然,不久后,几位彪悍的卫士出现,两人一组押送着犯人。
这些犯人颤抖着被带到巨大的斩首斧下,跪地,静候命运的裁决。
此时,人群中忽然传来庄严的宣告:“吾皇驾临!”闻言,无论是官员、士兵,还是围观的民众,皆俯首跪地,不敢仰视神圣的皇者。
高远在万众敬畏的目光中径直走向首席执行官身旁,他的到来并非为了审判,因审判早已结束,他此行只为见证执行过程。
他的此举,一方面昭示他对此事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警示他人,勿步这些人的后尘。
“众爱卿及乡亲们,起身吧!”高远的声音如洪钟,众人这才敢起身。他向执行官微微点头,示意可以继续下一步。
执行官大步流星上前,抽出最后的判决书,高声宣读其上的文字:
“原兵部尚书赵守贺,任职期间勾结邪派,排斥忠贞,贪污军需,甚至胆大妄为,图谋叛乱。”
“鉴于其滔天之罪,朝廷决定予以极刑,斩首示众!”
“原吏部侍郎侯平,任职勤勉,才情出众,本有望成为国家栋梁。岂料担任考官后,竟暴露贪婪本性,公然泄露陛下亲拟的试题,视王法如无物。”
“如若不严惩,难以警醒后人,故朝廷决定,将其斩首以示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