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四库全书
李峰连忙说道:“那是当然。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咱们印钱可不能胡乱印。若是印多了,就会引起纸币贬值,导致银行的信用丧失,到时候银行就会倒闭,倒是后老百姓就会大乱。因此,这件事情一定要严格和储备的金银数量以及经济总量对应起来。所以,当初臣才会建议给银行立法,包括这个纸币的发行,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绝对不能乱印纸币,否则的话对大明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不次于民变的灾难。”
朱由校听得懵懵懂懂,不过也算是知道了乱印钞票是不行的,便点了点头,说道:“李爱卿说的是,当初大明发行的宝钞,就是因为胡乱印,最后变得一文不名了。那个时候的先祖皇帝们,没有银子了,便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想百姓加税赋,可是这样却叫百姓叫苦不迭;第二种办法就是印宝钞来给官员士兵们发俸禄。”
李峰道:“这印宝钞的办法看似没有给百姓加税赋,可是后果是一样的。官员们用这种没有实际价值的宝钞去买东西,结果还是相当于从老百姓的手里抢东西。只不过是抢的方法变得隐蔽和文雅一点了而已!”
朱由校连连点头,说道:“是啊是啊,看来朕要引以为戒,今后这银行印钞票的事情,就一定约束紧了!你这个借的办法还真是不错。”
李峰接着说道:“陛下,咱们向老百姓借了钱,他们得了利,将这教育大事也办好了。等到几年之后,到时候经济也发展得更好了,这钱还起来也就轻松了!”
出了皇宫,李峰便去找熊廷弼安排国债发行的问题。
朱由校则是将国子监和翰林院一帮子叫嚣要抵制新学的家伙叫进宫来。
国子监祭酒叫范汝新,此人和孙承宗乃是同年的进士,是个很传统的文人。在此次反对新学的活动中,虽然没有出头,但是在国子监中,却是这些博士的领头人物。
朱由校先是笑吟吟地听这帮家伙数落了新学的大逆不道,亡国灭种,这才十分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说的极是,现在新学发展极快,皇家学院那边的学生们虽然科学一课学得很好,但是圣人之学却是只学到了皮毛。因此,朕要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卖做。朕要编纂四库全书,你等要将天下古今中外的学问,全都编纂成一套《四库全书》!”
接着朱由校便将李峰的话端了出来。这套四库全书,内容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基本囊括了历史上所能收集道的所有内容。
这些文人一听,顿时一个个眼睛就亮了。尼玛,这可是比《永乐大典》还要宏大的工程啊,若是这项工程能够完成,那自己这帮人可算得上是青史留名了。中国的文人们有一个毛病,或者说是嗜好,那就是喜欢青史留名。
有了这个机会,他们如何肯错过?
况且,朱由校接着说道:“朕将诏令建立四库馆,就建在国子监,从翰林院和国子监已经天下的举子中招聘人手。朕计划将拨付每年拨付一千万银元给四库馆,你等一定要将这《四库全书》早日修建完毕!”
“每年一千万银元!”这些文人们的眼珠子顿时就被亮瞎了。
这些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文人们,日子从来都过的苦逼兮兮的,每个月拿着微薄的薪水,还没有人送礼。这现在皇帝一开口,他们立即便明白过来,好日子来了,只要挤进这四库馆,每年大把的钱从手里流过,害怕没有发财的机会吗?
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哪里还有心情去反对新学啊,千里做官只为财,如今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馅饼,还是赶紧抓住这机会要紧。
有道是,在利益面前,节操算个屁,尤其是这种既能发财,还能让他们扬名的机会,马上就让这些文人们将节操揣到了裤裆里。
这些文人们立即就欣喜地拜倒在地,高呼万岁,称颂朱由校英明伟大。
朱由校这个时候却是眼珠子在人群中扫了扫,然后对他们道:“不过,这国子监总得需要人来管着,你们看看谁留下来呀?”
此言一出,这些人顿时低头不语,都悄悄地往后退了一步。
“范大人!?”朱由校对国子监祭酒问道。
范汝新连忙答道:“陛下,此事事干重大,我国子监一干人等,当全力以赴,集中所有力量修好《四库全书》,此乃干系到天下读书的大事,所以不怕人多。臣还想让国子监中优秀的学子也参与进来,既是为陛下修书,同时也是为了他们做学问!”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说道:“可是现在国子监国学不振,若是你等都忙着修书,岂不是会耽误学生们的前程。我看还是留一部分博士教书得好!”
这一说,那些博士们更是吓得赶紧往后退,这尼玛要是将谁留下来教书,岂不是就苦逼到底了?
最后,那范汝新对朱由校信誓旦旦地保证,上课和编书会两不耽误,朱由校这才将他们放走了。
看着一帮文人们急急吼吼地走出去,朱由校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果然如李爱卿所言,只要钱砸下去,这帮家伙就急急忙忙脱裤子,当真是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也罢,一年十万两银子,就买个朕的耳根清净!”
这
个主意就是李峰给朱由校出的。用修《四库全书》将这些传统文人套住,他们不是要名利吗,咱就给他名利。况且,现在新学即将大爆发,传统的那些学问书籍,恐怕会很快就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所以现在编纂一套《四库全书》,对于传承中华的国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馊主意果然很管用,一是皇帝出巨资编纂《四库全书》算是给天下的文人们做了一个表态,那就是皇帝是很重视你们滴。第二,那些想要出名,想要闹事的头头们,现在一个个都暗地里要琢磨琢磨,若是皇帝将自己踢出来,那可就不好玩了。
很快,大明中央日报将皇帝发行国债,要在大明全境建立小学和中学的事情报道出来了。这国债,将会在五年后,由皇帝的内帑收入来还清。这是皇帝要拿出内帑的钱来给所有大明人办学校,要让大明的孩子们从小都进学校读书识字,并且,孩子们读书,将会是免费的,只需要负担很少的书本费用。
此举一出,顿时天下议论纷纷。
本来皇帝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就已经是成了神,如今一来,更是被百姓们感恩戴德。大明朝读书人的地位之高,天下人都知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弟,能过上得起学的人却很少。
而天下的文人们,对朱由校的决定是褒贬不一,但是多数还是持了肯定的意见。毕竟教化天下,这样的事情,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皇帝最大的愿望。
对于此事进行嘲讽和担心的人,都是觉得皇帝发行国债,是在借机敛财。但是人家报纸上又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发行国债,购买自愿。
很快,国债就在银行正式发行了。
这种凭证式国债,是五年期国债。国债的利息,是每年百分之八,比起银行里五年的定期存款利息还要高一个多点。等到五年后回购的时候,一百元就变成了一百四十七块钱,这种高额的利息,让许多的中低阶层很心动。
当然也有担心的,那就是担心皇帝到时候会赖账,到时候会收不回来。
可是国债发行之后才不到十天的时间,这笔国债就被抢购一空了。原来,现在小老百姓们对皇帝十分尊崇,被神化后的朱由校,是大明第一品牌,他说道话,要做的事情,老百姓绝对支持。于是很快,那些有点钱的小老百姓,你几十元,我几十元的买,购买力也是相当大。
当然,这里面抢购最凶的,还是那些大户。
现在皇帝说要高息借债,知道底细的那些权贵们,立即就掏钱购买国债了。朱纯臣这厮现在发达了,一下子就购买了上百万元的国债。他的心里可是门儿清,皇帝现在赚钱的地方多着呢,每年进二三百万两银子那是小意思。
所以第一期的国债,居然很快就销售一空了,让那些准备看笑话和犹豫的人懊悔不已。
有了钱,什么都好办。
有了银子的朱由校命令全国开始筹建大明皇家小学,在原先的县学基础上,建立皇家中学,在各个省,建立师范学院。
李峰也给建筑商行下达了任务,这段时间,抽调人员,配合修建学校的事情,严令在明年春节之前,将学校建设到位。为了防止各地贪腐现象,建筑的资金是直接拨付到了建筑商行,在建筑商行修建完学校之后,直接交付各级使用。一场轰轰烈烈的办学热潮在大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后世的史学界评价这次的办学活动,称赞是为华夏的百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
一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