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憋气
俄罗斯并没有针对非洲进行布置,非洲出现的变化只是俄罗斯实力的自然溢出。
和另一个时空的俄罗斯相比,这个时空的俄罗斯不仅没有遭到国际社会的排挤,反而成为欧洲人最向往的移民地区,这些新移民有力的支撑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俄罗斯再次得到验证。
英国和法国的人口规模,已经不足以满足工业的发展需求。
工业革命刚开始那会儿,英国人口在500万到800万之间,这么点人口已经足够推动工业革命。
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和法国的人口规模已经凸显危机,至少需要6000万人口才能满足工业需求。
随着汽车、飞机等新事物的出现,工业对于人口的需求进一步增长,至少需要1亿人,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俄罗斯有18亿人,这让俄罗斯在和英法的竞争中占尽优势。
欧洲人已经对俄罗斯的发展感到惊讶。
但是先别惊讶。
接下来,俄罗斯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1926年的当下,俄罗斯的工业总产值占据全世界的近三分之一,进出口总额占比在20左右。
以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额,生产了三分之一的产品,中间的差额全部被俄罗斯市场消化,这就是俄罗斯的底气所在。
第一批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俄罗斯人已经于去年毕业,成绩优秀的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成绩不那么优秀的,最起码也能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
正常情况下,要消化百万级别的新增产业工人,只有扩大生产规模。
俄罗斯另辟蹊径,产业升级的同时开辟新赛道,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电视机的技术还不足以工业化,电冰箱和洗衣机已经成为俄罗斯常见的家用电器,乔治还在努力推动电力布局,争取让每一个俄罗斯家庭都能用上电灯。
这是个比义务教育更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
菲利克斯对此有不同意见。
“乔治,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的成本?”
菲利克斯担心推广电力,会造成俄罗斯政府财政破产。
在城市中推广电力还好说,虽然投入大、收益周期长,长远来看肯定是利大于弊。
但要将电力推广到俄罗斯的每一个角落,其成本和精力足以令人绝望。
“我们最开始是怎么做的?”
乔治对于电力推广和菲利克斯有着不同的理解。
菲利克斯一头雾水,完全没领会乔治的意思。
“我们最开始的时候,难道不是从发电机开始的吗?”
乔治提醒菲利克斯,推广电力没有菲利克斯想象中的那么难。
菲利克斯如醍醐灌顶,如果不是埋电线桩,而是卖发电机,那么还真有可能。
俄罗斯太大,太冷,如果埋电线桩,成本先不说,维护费用就能让人绝望。
但如果是卖发电机,西伯利亚的农场主们还是愿意为之付费的。
和发电机相比,发电厂的优势巨大,所以在俄罗斯开始大规模修建发电厂之后,俄罗斯的发电机市场就开始萎缩,大不如前。
这是不正常的,内燃机虽然已经表现出在动力上的优势,但是蒸汽机依然在大型机器设备上广泛应用。
对发电机进行深入研究好处多多,不仅可以满足偏远地区的需求,而且可以用于出口。
其他国家可没有俄罗斯这样发达的电力建设。
英国和法国现在也只有在大城市才开始普及电力。
“发电机的价格太贵,我们要想办法降低发电机的价格。”
菲利克斯只要打破思想上桎梏,思路还是很活跃的。
“尽可能扩大规模,生产出来的发电机越多,发电机的价格就会越便宜。”
乔治这时候就开始讲规模优势了。
菲利克斯开开心心的走了,卡尔亲王的儿子小卡尔却没能从乔治这里得到想要的东西。
美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协定签字后,美国加大了对德国的援助力度,仅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对德国的投资就超过20亿美元。
小卡尔希望俄罗斯也能加大对德国的投资力度。
乔治不仅没同意,而且还减少了对德国的投资。
在俄罗斯资金的帮助下,德国已经实现经济复苏。
随着美国资金的涌入,德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再一次加快,这让乔治愈发感觉到危险的逼近。
资本的贪婪导致美国企业不受控制的投入,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欧洲市场就这么大点,美国和俄罗斯刚刚达成平衡,德国生产出来的商品卖给谁?
一旦德国生产的商品能够满足德国市场需求,德国对于美国商品和俄罗斯商品的需求也会快速减少。
俄罗斯国内有着庞大的市场,又有着众多盟友,压力还在可控范围内。
美国商品如果卖不出去,经济就会出现大萧条。
考虑到对德国的投资安全,西伯利亚银行已经停止对德国的投资,这也导致一部分德国政要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变化。
德国现在就是个香饽饽,英、美、法都竞相对德国进行投资,俄罗斯此时却在给德国经济泼冷水,这并不是友好的态度。
联想到世界大战期间,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帝国的疯狂,德国才功败垂成。
所以德国国内要求和俄罗斯进行切割的人越来越多。
这部分又以希伯来人为主。
这也可以解释,因为俄罗斯资本的投入,影响到了希伯来人的利益,如果俄罗斯资本从德国撤出,希伯来人就能独霸德国市场。
至于俄罗斯人之前对德国的帮助,那是上帝的旨意,和俄罗斯的善意无关。
对于这种逻辑,乔治本人是无法理解的。
可这就是希伯来人的思维方式。
几个月前老卡尔访问俄罗斯时曾向乔治透露,德国容克贵族集团已经有了针对希伯来人的计划。
从德国的情况看,这一计划执行的并不顺利。
容克贵族内部,对于这一决定同样分歧严重。
一些容克认为,德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此时针对希伯来人,有可能对德国的复兴造成影响。
影响肯定有,希伯来人在德国的实力太强,不管是什么时候开始针对希伯来人,都会对德国造成影响。
关键看成本和收益是否成正比。
“乔治叔叔,如果俄罗斯施以援手,我们就可以更快的达到目的。”
小卡尔对乔治毕恭毕敬,两家结亲后,关系愈发亲密。
“我已经提醒过你父亲,要小心经济过热,这很危险。”
乔治苦口婆心,他能理解德国人的心情,但不能接受德国人的激进。
魏玛政府对于德国经济的控制力太弱了,远低于俄罗斯。
俄罗斯的经济是由国家主导,企业实施,政府监督,这是最适合发展经济的模式。
魏玛政府和英、法、美一样,不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过分相信市场的调节能力,终将遭到市场的反噬。
“德意志的情况和俄罗斯不同,父亲也想和俄罗斯一样,对经济进行主导,可这在德国做不到。”
小卡尔苦涩,这就是放开资本市场的后果。
美国给德国的贷款是有条件的,指定用于某一行业,或者投资某一领域,德国政府要么接受,要么拒绝。
由于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存在协议,美国资本将一部分生产力转移到德国,绕过和俄罗斯之间的协议,貌似占了大便宜。
德国并不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印度,对于一战的失败耿耿于怀,从上到下都憋着一口气,一旦德国恢复实力,世界大战的悲剧又将重演。
老卡尔并不傻,魏玛政府之所以同意美国人的要求,是利用美国资本恢复经济。
摩根们也不傻,他们这样做同样是利用德国。
只有欧洲陷入混乱,美国人才能有机可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