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强买强卖
听女孩的口音像是本地人,周洁警惕地打量着她。
只见她双眉似弯月,红唇如樱桃,嘴角微微上翘,显得俏皮可爱,
看这表情倒不像是排外,就不露声色地点点头。
“第一眼我就猜到你是外地的啦。”女孩笑得更开心了,似乎很有成就感,黑眼睛熠熠生辉。
周洁放下戒备,微微一笑,“你是怎么猜到的?”
女孩看向周洁的披肩长发,“外地女孩子一般喜欢留长头发。”
周洁恍然了悟,仔细回想,的确如此,她接触的广东女孩子很多都是短发。
女孩羡慕地说:“你的头发又黑又亮,真漂亮。”
周洁瞟了一眼她蓬松的短发,“你的短发也很好看。”
女孩抓了抓头发,“我习惯留短发,觉得很方便。”
她把眼光转向周洁的作品,“颜老师说我插的花头重脚轻,我来向你请教请教,是有什么诀窍吗?”
周洁很意外,她还是新手学员,向她请教,也不怕被带偏了?
不过女孩的话让她非常开心,她略微含羞道:“我哪有什么诀窍,就是凭感觉。”
“什么感觉?我都是按照老师说的做,一点感觉都没有。”
周洁不知该怎么形容,只能勉强解释:“感觉就是,这支花应该插在这里,而且是必须要插在这里,心里才舒服,就是这种感觉。”
她抬头看着女孩,希望她能听懂自己的意思。
女孩一脸茫然,然后似懂非懂地点头,“看来颜老师说的没错,你天生自带美感。”
“哪里,我都不知道美感是什么东西。”
周洁试探地询问:“要不你把花材拿来这里,我们一起学习?”
“好呀。”
女孩几步跑去第一排,捧了台花过来,坐到了周洁旁边座位上。
周洁观察她的作品,的确是架构太大,和花器很不相称。
“你这个除了花太长,造型挺不错呀。”
“是吗?你这样说我又有信心了,我还担心我一没天赋,二没美感,学不会呢。”
“不用担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开始练习吧。”说着周洁把作品上的花材一支支抽出来。
女孩忙乱地抽着花材,嘴里嚷道:“你慢一点啦,等等我。”
周洁不禁好笑,觉得这女孩子好可爱。
两人开始一边插花一边交流。
通过聊天,周洁知道女孩名叫岳玲,本地人,已经来上课两天。
让她意外的是,岳玲学习插花并不是为了开花店,只是兴趣爱好。
两人很快就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上课总坐在一起,中午吃饭也形影不离。
岳玲性格开朗活泼,喜欢问长问短,一副虚心求学的模样。
周洁耐心地一一解答,不时夸奖她有进步,以激励她求学的信心。
一天相处下来,岳玲抱着周洁的肩膀感叹道:“周洁,你性格真好,和你在一起好开心。”
周洁拍了拍她的手背:“彼此彼此,我也很喜欢你的开朗。”
上了几天课后,周洁了解了一些商业插花的造型特点,花束的色调搭配,蝴蝶结的多种打法。
她特别喜欢那法式蝴蝶结,虽然稍显复杂,但确实很漂亮。
她觉得,这学费花得很是值得。
当然,她并不认为是杨雪藏着掖着没有教她。估计杨雪上课并不认真,加上她的花店鲜花业务比较少,教她的知识就很有限。
她现在报的这个班是速成班,教的多数是开花店的必备知识。
既然学到了知识,就要学以致用。她很想实践一下自己的技艺,但她的花店没有卖鲜花,有技无处可施。
目前她每天都来花市,进货如此方便,就得想办法扩展鲜花业务。
周洁去花市买了一些鲜花照片,做成相册,以供顾客选择。再让周小燕去做了一个广告牌,立在档口旁边,上面大大地写着鲜花预定。
如果能接到订单,就通知她拿货,晚上做好放在档口,第二天再交给客人,完全不影响品质。
她向周小燕解释只接受预定的原因,要想打响花店的招牌,就得追求品质卓越,哪怕少挣钱也不能滥竽充数。等她学成之后,回来再慢慢教她。
周小燕根本不介意,她本就没兴趣研究鲜花包装,她的重心是如何把货物卖出去。
“姐,都听你的,”她表态说,“我有个建议,你放学时去花市拿一些便宜的花回来,包好了放在档口,这样有人买就卖,没有人买也不要多少成本。”
周洁仔细想想,这办法倒是值得一试。虽然前期可能有损失,但只要接到鲜花订单,也就值了。
“不错呀,你越来越会做生意了,我还觉得你会舍不得拿钱砸呢。”周洁夸奖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看他们的鲜花业务那么多,我着急呀。”
“别急,我们还在学习,以后一定会赶超他们,就像你现在卖货,就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呢。”
周洁发现周小燕现在的销售能力变强了,似乎得到了阿敏的真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对女顾客热情似火,老远就在打招呼,很自然地拉拉手、抱抱肩,仿似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对男顾客笑容可掬,连声夸奖赞美,让他们心情愉悦,掏钱就特别爽快。
周小燕倒是满不在乎,“顾客就是上帝嘛,为了他们口袋里的钱,态度热情一点,多说几句好听的话,他们一开心,也就没那么挑剔了,生意就做成啦。”
“这是你的心得体会吗?很有道理哦!”
“小意思。”周小燕毫不谦虚地笑着回应。
周洁暗自庆幸,她并不擅长小燕的那一套,小燕刚好弥补了她的短处。只要两人配合默契,未来可期。
这天下午,一位身着黑色夹克的男子来到市场的花档,目光在各种植物上游走。
杏枝马上迎过去,询问他需要什么植物。
夹克男子说他的饭店准备开张,过来订购植物和花篮。
又有大单送上门来了,杏枝暗自高兴。
她殷勤地翻开图册让男子挑选花篮,然后介绍各种植物,说发财树是必不可少的,建议买一对摆在饭店门口。
夹克男子听从她的建议,来到发财树前,只见一大片发财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十分有气势。
他把一棵棵发财树拖到路中间,然后绕着圈子审视比较,终于选定了一棵,另一棵却迟迟下不了决定。
一旁的杏枝不停给他推荐,都被他一一否决。
见他这么挑剔,杏枝不禁有些不耐,心中腹诽,挑棵树比选女婿还要严格,以后他女儿怎么嫁得出去?又暗自后悔干嘛要说买一对,早知就说买一棵一样会发财。
夹克男子看了十来棵树,已经挑花了眼,感觉每一棵都有瑕疵,突然发现靠后那棵树比较符合心意,立即上前查看。
杏枝连忙制止:“老板,那树不是我的,我这里这么多都看不上吗?你看这棵就很靓。”
夹克男子却不听劝阻,径自走了过去。
周小燕早就关注着这里的动静,一见夹克男子碰她的发财树,哪里肯放过机会,马上上前打招呼:“老板买发财树呀,你真有眼光,我家的发财树是全市场最漂亮的,你看这棵,是不是一层一层上去很有层次?这造型叫步步高升……”
夹克男子听她声音清脆悦耳,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再看周小燕青春靓丽,觉得和这样的女孩子谈生意,很是愉悦心情。
他马上把杏枝抛在脑后,笑着问周小燕:“靓女,你这树怎么卖呀?”
“老板,看你需要多少?如果量大,我直接给你实在价。”
“我要的挺多,要买树还要订花篮。”
后边坐冷板凳的杏枝着急了,“老板,花篮我们刚才不是说好了吗?你如果喜欢她家的树可以在她家买,其它的我帮你下单了。”
周小燕白了杏枝一眼,“老板在哪家买花是他的自由,凭什么要听你的安排?”
杏枝回瞪她一眼,“他先和我说好的,你少挑拨离间!”
“什么说好的?老板还没下定金呢,没定金不算数的,你做了这么久生意不知道吗?难道想强买强卖?”
周小燕的回答咄咄逼人,平时积压在心里的怨气此刻尽情释放,势必要拿下这笔生意。
她的话让杏枝急得跳脚,脱口骂道:“死捞婆,胡说八道,我做生意关你什么事?”
周小燕正想趁机把杏枝骂个狗血淋头,心念一动,突然闭上了嘴。
她暗想这个老板现在没有决定在哪家买,吵起来像个泼妇惹人反感,就得不偿失了。她的目的是做生意,并不是要骂赢她,为了生意,暂时忍一忍。
夹克男子听见杏枝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他也是外地人,最敏感这种称呼,见周小燕一脸受伤楚楚可怜的神情,一股正义感油然而生。
他伸手挡住气势汹汹的杏枝,“老板娘,你先别激动,做生意嘛,要和气生财,等我看看再作决定,好吧”
他的口气不容置疑,杏枝知道再说下去真有强买强卖的感觉,还是有必要留下一线生机,就悻悻地说:“好,老板你看完了过来,我给你开单。”
周小燕见杏枝走开了,笑着问夹克男子:“老板,你和她很熟吗?”
“不认识。”
“我想也是,她很看不起外地人,经常背后骂别人捞仔捞婆。”
夹克男子被激起了反叛心理,马上自动和周小燕站在同一阵线。心道她既然看不起外地人,那我偏要照顾外地人的生意,气一气她。
他一改刚才的挑剔态度,让周小燕帮他推荐货物。
周小燕马上投桃报李,推荐的都是品质不错的植物,报的价格也十分公道。
夹克男子听完她的报价,更加确信他的选择没错,放下了戒备心,完全听从周小燕的建议。
植物定下来了,男子环顾花档,不见有鲜花,疑惑地问:“老乡,你这里能做开业花篮吗?”
周小燕笑吟吟地回答:“老板,我们能开花店,别家会做的我们就能做啦,而且技术还比他们好。你看我这牌子,定做鲜花,客人订了再进货,才能保证鲜花新鲜漂亮。”
夹克男子觉得她言之有理,微微点了点头。
周小燕拿出相册,向他推荐了几款经济实惠又大气美观的款式。
夹克男子指着一张图片,“就这款,要六对。”
周小燕一看,那款花篮八十八元,一千多块呢,激动得写字的手都在发抖。
她暗自庆幸,前几天洁姐才买回来这些照片,今天就派上了用场,洁姐真是有远见。
夹克男子交了定金,嘱咐道:“老乡,帮我做好一点,以后还会帮你介绍客人。”
“谢谢老板,你放心,质量绝对让你满意。花篮做得好,也是为我们自己店打广告呀,大家都是外地人,相互照顾生意,以后我一定去你店里吃饭,到时给我打个折哦。”
“那没问题,你只管多带朋友过来。”
“老板人品这么好,肯定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谢谢,承你吉言。我先走了,记得明天早上八点前一定送到。”
“好的,没问题。”
夹克男子走出通道,杏枝见他目不斜视,自知大势已去,却偏不甘心地上前问道:“老板,刚才说的那些植物还要吗?”
夹克男子见她脸上有被强行压抑的怒气,微微一笑道:“老板娘,我已经买好了,下次吧,下次在你家买。”
杏枝再不控制情绪,怒容满面说道:”老板你也是做生意的,怎么能说话不算话?”
夹克男子并不计较她的态度,轻描淡写地回答:“不好意思,她是我老乡,应该照顾一下她的生意,下次一定找你买。”
杏枝鼻子里轻哼一声,转身走向一旁,瞥见周小燕正满含笑意偷窥这边,又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周小燕耸耸肩,对着夹克男子的背影挥手道:“老乡你慢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