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杂货铺小摊儿
“摆摊什么的,多丢人!家里又不是穷得掀不开锅。你们背着馒头去外头卖就算了。遇不到熟人还好。现在去摆摊,那不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吗?到时候,被人笑话都不够的。”p> 郭萍萍边说边气哼哼地把手里的筷子拍在桌上。一副今天绝对不妥协的模样。p> 傍晚这个时候,正好是大家吃饭的点儿。郭萍萍直接在饭桌上发难,弄出来的动静让大杂院不少人都端着碗筷出来看热闹。p> 冯大妈被对方的一番话给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p> 啥叫丢人?外面摆摊的人海了去了。难不成那些人都是丢人的吗?p> “可不就是丢人现眼。妈,你去外头问问。现在摆摊的哪个不是街溜子。谁家有正经工人的,还跑外头去摆摊。”p> 郭萍萍说到这里,自己都觉得很委屈。p> 搁前些年,这甭管是不是摆摊。私人买卖统统都是投机倒把。这种人赚的都是黑心钱。p> 她郭萍萍才不想跟这种事情沾边。p> 如果她想的话,早嫁给同一座大杂院的玩伴。对方就是没有正经工作,平时靠在黑市买卖东西赚钱的。当年,这玩伴还拿了一百多彩礼想娶自己。p> 郭萍萍当时虽然动心,但是想到对方做的事情,她就退缩了。最后,才退而求其次,嫁个了全家有三个工人的曹德才。p> 现在,对方家里好好的工人不干。学着人家搞投机倒把,就是现在不抓了,也是丢死人的。p> 曹家这样做,可不就是赤果果的骗婚吗?如果她当年知道对方家里会这样。早就拒绝嫁进来。p> ——p> 曹德学今天在学校住没有回来。曹家就曹大爷、冯大妈、曹德才、郭萍萍以及他们那个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在场。p> 当听到郭萍萍说出那句丢人现眼的时候,在场的三个大人都是一脸震惊。p> 好一会儿过后,冯大妈直接问道:“说什么丢人现眼?你现在吃的穿的,也有用摆摊赚的钱买的啊!”p> 冯大妈不能理解,平时看着还似模似样的儿媳妇。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p> 是,她知道郭萍萍不喜欢他们做生意。之前因为要摆摊的事情,对方就闹了一场。最后她跟老头子妥协。决定做馒头包子卖。背着去远一点的地方,没让她瞧见就是了。p> 但是这一次,明摆着是何玉燕跟顾立冬夫妻对他们家的照顾。他们要是再拒绝,那真的是扶不上墙的阿斗了。p> 曹德才同样用不可置信地目光看向平时温婉的妻子。好一会过后,他喃喃说道:“这是爸妈做的决定,他们只是告诉我们一声。我们不能帮忙,但也不能拖他们的后腿。”p> 郭萍萍听到男人这样说,这才回过神来。p> 男人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服公婆。p> “就是你们想摆摊也没时间啊!我们家就大丫头一个孩子。得趁着年轻赶紧生个男娃。我要是怀上了男娃,妈你忙着去摆摊。爸跟德才都去上班。到时候谁来照顾我?”p> 这话说得过于理直气壮,就是冯大妈都被咽住了。p> “不是,咱什么时候说要生儿子?()[(.)]のの()()”p> 冯大妈还没反应过来,曹德才先不干了。p> ——p> “我们不是说好了吗?等女儿满三岁上了幼儿园,再考虑生孩子的事情!()()”p> 在曹德才的心目中,大杂院几家生孩子的。哪个不是等前头孩子长大些,才会考虑生第二个孩子。哪家都是这样,人家顾立冬那么有钱,不还没考虑生二胎吗?p> 加上生了一个孩子,当妈的身体不得要休息吗?p> 因为这样,他跟郭萍萍早就提出过三年后再考虑生孩子的事情。当时对方也同意很感动。感动自己能够为她的身体着想。p> 怎么?这才过了多久?对方怎么忽然说要生第二个孩子?他这个当男人的,怎么不知道呢?p> 郭萍萍不知道曹德才的复杂心理活动。她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说道:“三年你都要三十了。人家早结婚的,三十岁都要当爷爷了。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都没个儿子,会被人笑话绝户头的。()()”p> 这话一出,曹家人的想法大伙儿是不知道的。p> 但是,他们这些站在外头围观的人,却被对方的话给惊呆了。p> 天啊!p> 曹家的两隔壁沈家、林家,都是家里只生了一个闺女的。还不算东厢房的孙家、何玉燕家。就这,居然在郭萍萍这个新媳妇的眼中,就是绝户头。p> 这可真是……让大伙儿觉得小刀拉屁1股——开眼了!p> “哎,不是。她嫁进来前,没跟胡同的邻居打听过咱大杂院吗?()()”p> 基本不掺和大杂院八卦的范婶子,忍不住开口跟身边站着的曲大妈嘀咕起来。天知道,她就生了一个女儿。孙大妈也只生了一个女儿孙丽敏。而孙丽敏,同样只生了个小闺女。p> 就这样,他们这些人瞬间就被郭萍萍说成是绝户头了。这简直是
……p> ——p> 何玉燕也是围观群众之一。她可没想到,自己一个提议,居然会让曹家发生这样的争吵。p> 她忍不住看向自家男人:“你说,他们不会闹翻吧!”p> 这种害人家里吵架的锅,她可不背。别她好心,最后还背上这样的大黑锅。p> 顾立冬也被郭萍萍的言论给弄得无语了。他们这些大杂院的男人,根本不会去注意人家的媳妇儿。平时聊天的时候,也不会聊媳妇儿的话题。自然,他只知道有郭萍萍这么一个人。完全不知道对方居然是那样的。p> 外头因为郭萍萍的话而议论纷纷。p> 曹家的堂屋里,已经反应过过一定要生儿子吗?男娃女娃都一样,都是我们的孩子啊!”p> 从小生活的环境,就让曹德才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这让他无法理解郭萍萍的想法。p> 明明,明明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啊!p> “怎么能一样?不生儿子的话,以后谁给我们养老?”p> 曹德才:“我有退休金,不用p> 孩子养老。”p> “孩子不给我们养老,养他们来做什么?”p> 郭萍萍吼出这句话后,顿时发现气氛更加紧张了。她想不通为啥会这样?养儿防老,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她家她是老大,底下的弟弟妹妹都是她负责养大的。p> 结婚后,她打零工赚到的钱依然会送一部分回娘家。这都是曹家人同意的。他们都同意自己给父母养老钱。为什么现在要这样看自己?p> 这样想着,郭萍萍也这样问了出来。p> 曹德才:“让你送养老钱,那是孝敬父母。但是……”p> 曹德才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里面的区别。他求助一般地看向边上震惊的爹妈。
——p> 屋外,何玉燕听到这里,也只有叹气的份儿。p> 这种观念上的冲突,显然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p> 冯大妈跟曹大爷两个做长辈的,更是看明白了这一点。p> 两人快刀斩乱麻:“其他事情先不说,反正去摆摊的事情,是我们老两口的事情。你们当小辈的,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或者嫌弃的话,那咱就分家得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分家了。”p> 两年前,小女儿曹德美为了一个男人,最后逼得家里分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p> 那段时候过得简直让冯大妈觉得人生无望。p> 但是,她缓过来了。p> 现在,她是没人能击垮的冯大妈。p> 刚刚还气焰嚣张的郭萍萍,听到分家两个字,瞬间就蔫吧下来。p> 她自个人知道自己事。家里这个孩子的奶粉钱,实际上是靠公婆补贴的。就是平时的家务活,婆婆一个人也干了大半。要是分家的话,补贴没了。这些活儿自己就要全干完。p> 这个时候,郭萍萍还不知道。冯大妈跟曹大爷已经商量决定,以后都不补贴大儿子一家了。不然,就对小儿子不公平。p> 现在的郭萍萍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听到婆婆说出分家后,纵然心里有万般的不爽。也不再敢吭一声。p> 眼瞧着一场激烈的争端,以这种方式戛然而止。p> 外头围观的年轻人觉得事情解决了。但只有经验丰富的长辈明白。曹家以后怕有得闹腾。p> ——p> 无论曹家怎样,第二天一早,趁着还没上班的功夫,冯大妈就拉着曹大爷过来,直接把协议给签了。p> 协议一式两份,写清楚了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p> “昨儿个好些人都想要摆摊儿,我那不省心的儿媳妇不同意。”p> 冯大妈说起这个的时候,还有点紧张。主要是怕这个事情被其他人知道,会不会就把他们想要摆摊的地儿给占了。p> “这到不用紧张,咱暂时还是很有优势的。”p> 毕竟整个北城的彩色电视机找不出几台。除了他家这样拿出来的,其他人家估计大部分都是领导家庭。面对这种家庭,很多人不会想去看这个电视。p> 而他们这个杂货铺的卖点,就是让大家可以免费看大彩电。p> 事p> 情接下来就很顺利。p> 林大爷那边的木头桌子()(),p> 三天的时间就赶了出来。刷的普通桐油()(),p> 原木的颜色十分古朴大气。除了放电视的高脚桌子()(),p> 就是摆摊要用的条凳跟木板。这两个满大街都是()_[(.)]++()(),p> 随便就能凑齐。p> 其他人看着何玉燕家跟冯大妈家,这几天经常凑一块儿商量事情。一个个都十分好奇。p> 而这些个好奇在周末这天,彻底得到了解答。p> ——p> 一大早,何玉燕跟顾立冬吃完早饭后。就跟冯大妈、曹大爷还有曹家兄弟一起,扛着桌椅板凳朝胡同口的公厕走去。p> “这是去摆摊儿?”p> 大家看出了这些家伙什
,一个个好奇起来。p> 何玉燕笑眯眯点头:“对,大家待会儿就知道了。”p> 等东西直接在空地摆放好后,大家这才惊叫出声:“这是要在这摆摊儿?有人买吗?”p> 这个问题问得好。何玉燕嘿嘿直笑:“先摆着呗。待会儿东西摆完,欢迎大家过来瞧啊!”p> 其他人虽然觉得不太可能卖得出去。毕竟这边很多人家里都有在顾立冬那边拿过货。家里很多东西现在都不缺。哪可能专门跑着小摊儿去买东西?这不是给人送钱吗?p>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p> 半个小时后。p> 只见那块被条凳支撑起来的木板上,整整齐齐摆放了不少零嘴儿。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家里常用的针头脑线。都是很小的东西,平时不会觉得。但是缺了的话,会很不方便。p> 零嘴儿更加不用说了,刚摆上就有孩子嚷嚷着要吃。而且,零嘴儿边上还放了些小玩具。价格不贵,一个就几分钱。但都很吸引孩子。p> 如果说小摊儿比较吸引孩子的话。那么,小摊边上那张怪异的高脚桌子,就十分吸引大人了。p> 无他,上面摆放了那台他们熟悉的大彩电。现在上面正在播放着电视节目。彩色的画面他们看了几天已经很熟悉的。但是依然觉得十分惊喜。p> “这……这电视是要放在这里。以后从早到晚都放给咱看吗?”p> 自觉自己已经是电视守护者的冯大妈笑眯眯点头。p> “没错。只要天气好,我们这电视都会放的。”p> 摆摊的地儿选在空地跟一号大杂院的围墙边上。刚好这头有一颗大树可以遮阳。东西可以靠墙摆放。地理环境十分优越。p> 看到有电视看,好些人都走不动道。住得近的人麻溜儿跑家里拿小板凳了。p> 因为起得早,东西准备好才早上八点多一点。好些人因为今天放假,睡晚了些。刚起床听说了这个消息,都跑过来凑热闹。p> 凑热闹的时候,不免就觉得肚子饿。p> 于是,冯大妈带过来的那些馒头包子,很快就卖光了。p> 后头那些看到其他人吃,自己也想吃的人。发现东西卖完后,还抱怨为啥不多准备一些。p> 没有馒头包子,电视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精彩起来。p> 于是,瓜子、花生开始畅销起来。p> 何玉燕跟顾立p> 冬并没有参与进里面。两人都在边上看着冯大妈、曹大爷跟曹家兄弟干得热火朝天样子。心里感慨,这一家人团结一致,果然力量就是远大。p> “看样子,这摊儿是成了。()()”p> 胡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达过来。看着眼前这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免感慨了好几句。p> “哈哈,这哪能不成了。现在去外头卖东西,卖啥都能卖得出去。()++()()”p> 顾立冬笑眯眯地跟胡主任聊了几句。那头,电视又传出节目的声音。伴随着这个声音的,则是大家的纷纷叫好声。p> 阳光下,热闹的人群,热闹的电视节目,组成了春日最美好的一幅画面。p> ——p> 当天晚上九点钟,电视节目播放完毕。关上电,从一号大杂院那收回排插。大家有说有笑地一起收拾着东西。p> 何玉燕在家里带着孩子睡觉。也能听到胡同口那热闹的声音。p> 院子时不时能听到邻居从外头回来的声音。他们边走边聊着电视剧的剧情。大人孩子都很激动。这种声音十分鲜活,让人听了跟着乐呵起来。p> 家里的门在十分钟后被打开。顾立冬招呼着曹家兄弟进来。直接把电视机放在空出来的柜子上。p> “明天早上七点就过来拿电视机。以后这电视机都要辛苦你们兄弟帮忙抬了。()()”
曹家兄弟听着顾立冬的话,拍着胸脯保证:“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东西以后我们兄弟两都会上心的。你给了我们家这个机会,我们都领这个情分。()()”p> “说情分就太过客气了。咱一起努力赚钱过好日子,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p> 何玉燕在里屋听着这如同教科书一般的对话,直接喷笑出声。然后赶紧捂住嘴巴,又低头看了看孩子。见没被自己吵醒,这才松了口气。p> 屋外,顾立冬听到媳妇儿的笑声,嘴角含笑地摇摇头。送走了曹家兄弟后,直接掀开门帘。靠在门框上看着媳妇儿:“真这么好笑?”p> 男人那带着调笑的眼神,让何玉燕不自在地移开了视线。随即又转头瞪了男人一眼。p> 夫妻两人心有灵犀。很快就关灯盖上被子……p> ——p> 第二天一早,电视被搬回了原来的地方。新的一天热闹再次开启。p> 就这样,不到两天的功夫。大家都习惯了胡同口有这么一个小摊儿。p> 在这里能买到馒头包子这些早点。也能买到各种零嘴儿跟玩具。还有些生活必需品也能在这里买得到。而且价格都不贵,不要票不说,价格也没
比供销社贵多少。p> 每天闲暇时,大家渐渐习惯走到这里来看电视。p> 早上出门,会来这里买个包子馒头。p> 中午吃饭,会端着碗过来吃饭看电视。p> 晚上吃饭,更加不会错过精彩的连续剧。p> 就这样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小摊儿的生意彻底稳定了下来。p> 开业一周的第一次盘点也在这个时候开始。p> 说是盘点也没多少东西要盘。这个小摊压货数量不多,走货又快。所以很快就把库存盘点p> 清楚。p> 盘点的另外一个重点,是这一周的收益。p> 因为大家都忙碌,每天的收益是由冯大妈那边整理记账。一周何玉燕他们这里对一次账。然后直接就把钱给分了。p> 对账就比较繁琐了。好在,顾立冬能做这个,何玉燕不用多操心。p> 但是对完账之后,饶是何玉燕早有预料,都没想到。短短一周的时间,刨除成本跟电费。这么一个简陋的小摊儿,收益居然高达三百多。这意味着每天的收益有五十块上下。p> 这简直是出乎何玉燕的预料。p> 冯大妈在边上看出了何玉燕的表情,乐呵呵地说道:“主要是这瓜子花生零嘴儿销得快。了这个小摊儿,还专门骑着自行车过来看电视。人一过来,不得吃零嘴儿喝水。”p> 水是免费供应开水,不值钱。附近就有公厕可以上。p> 有水供应,吃零嘴儿的人就更多了。p> 反正七天过后,人1流量趋于稳定。同时,营业额、纯利润这些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p> 冯大妈乐呵呵地说着这几天摊位的变化。然后又问了一个问题。p> “咱小摊附近开始有人摆摊。这个要阻止吗?”p> 说这话的时候,冯大妈自己都很纠结。因为空地是公家的,他们在那也没交钱。阻止其他人过来摆摊,这道理是站不住脚的。p> ——p> “不用。”p> 何玉燕开口回答:“咱这小摊儿也不指望能大富大贵。大家过不定哪天,咱这里还能成为一个集市呢!”p> 这是何玉燕他们夫妻两在搞这个小摊的时候,一开始就想好的。他们不会阻止其他人摆摊。甚至希望大家都加入进来,把这个蛋糕越做越大。钱是赚不完的。大家一起赚钱。有钱了大家才会更加舍得花钱。p> 这就是一个金钱循环的道理。p> 当然,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何玉燕,更加明白这之中蕴含着一种叫做“集聚效应”的现象。p> 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她家这里先摆个摊儿,吸引了很多顾客。其他人看到有那么多顾客,也跟着过来摆摊卖不同的东西。这些新来的卖家,又能吸引新的一批顾客。p> 这样循环往复,互相增加买卖双方。到最后他们这里会形成一个卖东西的集市。p> 当集市固定下来后,他们这些居民的房产价值将会飙升。p> 这不是一个空想,而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实。p> 他们胡同的空地往前就是主干道。主干道连通着这附近的几个大型工厂。这些工厂又有各自的职工家属区。p> 这些地方的人1流量加起来是十分庞大的。p> 如果能够在这个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抓住机会。说不定他们这条平平无奇的胡同,将会有一个华丽的转变。p>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他们现在做的就是播下一颗种子。丁香胡同以后会发展成怎样,就要看大家的努力了。p> ——p> 有了顾立冬他们的准话。p> 8想看金彩的《热热闹闹大杂院[七零]》吗请记住[]的域名[(.)]88のの8p> ()()p> 很快,小摊边上渐渐多了不少其他摊子。大家好像说好了一般,卖的东西绝对不跟对方重复。大家都客客气气,互相谦让。这些摊子的货物就五花八门起来。()()p> 这种现象何玉燕看到后,觉得很欣慰。()()p> 没有人去搞恶意的价格竞争,就是一个健康营商环境的开端。()()p> 小商品本身利润就偏低,没人搞价格战,她们也不用花时间在里头处理。p>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是再好不过了。p> 这天,何玉燕从学校回来。走到胡同口,看着井然有序的各种摊位,以及自觉坐在电视底下看电视的人。不由感慨这个年代的人,很有秩序感。p> 当然也有那种倚老卖老的。但都被比他们辈分、资历更高的人收拾了。p> 这话和谐的环境,大家都在付出努力来维护。容不得有人搞破坏。p> 就是路面,都有人自觉清扫起来。p> 这是何玉燕最没有料想到的地方。p> 她走到人群外围,站在那看着电视机播放的广告。发现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p> 心里觉得这个时候的人还挺可爱的。p> 然后就看到有人急匆匆地从主干道那边跑了过来。p> 何玉燕定睛一看,是曹德才。对方看样子应该是刚刚下班,但表情十分着急。p> 他在看电视的人群中搜寻了一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要找的人。p> “郑大妈,郑大妈,赶紧过来。董建设在厂里被人给打了……”p> 作者有话要说p> 感谢在2024-02-1223:12:12~2024-02-1323:02: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p>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阡陌红尘、eil、莫漓1瓶;p>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