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232章 泥人的三分火性

第232章 泥人的三分火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广西桂林府阳朔县,隐藏着一段曲折而充满悬疑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名叫罗黄氏的寡妇,她早年便失去了丈夫,独自一人艰辛地抚养着女儿小翠。罗黄氏没有一技之长,又难以胜任繁重的农活,家境日渐贫寒。邻里间虽有心相助,但女主人们却担心自家的男人与罗黄氏有染,纷纷阻止男人们伸出援手。

    罗黄氏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她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成为了一名暗娼。她巧妙地与那些地痞流氓周旋,从他们手中赚取微薄的生活费。虽然这些钱来得不光彩,但罗黄氏已经无暇顾及廉耻,对她而言,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罗黄氏的秘密很快在邻里间传开,人们对她的鄙夷和指责愈发强烈。与此同时,各家女主人更是严加看管自家的男人,生怕他们与罗黄氏有染。而罗黄氏的女儿小翠,自幼跟随母亲长大,自然也深知母亲的所作所为。在男女之事上,她比同龄人要早熟得多。

    随着小翠渐渐长大,罗黄氏开始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她意识到,自己虽然可以靠这种方式维持生计,但女儿还年轻,不应该被这样的生活所束缚。于是,在小翠二十多岁的那年,罗黄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决定结束自己的暗娼生涯,为女儿寻找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然而,罗黄氏的觉醒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她的过去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小翠也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对于母亲的改变感到迷茫和不安。在这个充满悬疑和转折的故事中,罗黄氏和小翠将如何摆脱过去的阴影,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冒险……

    在阳朔的乡间,罗黄氏怀揣着一份忐忑与决心,踏上了为女儿小翠寻觅如意郎君的征程。她请了镇上有名的媒婆,递上了沉甸甸的银子,希望媒婆能为她的女儿寻得一桩好亲事。然而,媒婆虽接过了银子,眼中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鄙夷。她心知肚明,这母女俩的过去,可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接受的。

    邻里间也早已听闻此事,纷纷摆出了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等着看罗黄氏如何为女儿找到归宿。果不其然,媒婆在城里走了一圈,问遍了适龄男青年,却没有一人愿意娶小翠。谁都知道,罗黄氏这个丈母娘可是“名声在外”,谁敢轻易沾染?

    罗黄氏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她只能低声下气地求媒婆,让她去乡下碰碰运气。媒婆叹了口气,点头答应。

    在阳朔城外六十里的农村,有一个名叫麻六成的老实农民。他因家境贫寒,一直未能娶妻,年近三十,依然孑然一身。当媒婆找到他家时,麻六成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如果娶了小翠,自己将成为村里人的笑柄;但如果错过这桩姻缘,自己这辈子是否能有老婆,那就真的说不定了。

    经过一番纠结,麻六成最终一咬牙,答应了这桩婚事。他心想,或许自己能用真诚打动小翠,让两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罗黄氏虽然嫌弃麻六成家贫,但事已至此,她也只好接受。她象征性地收了一些彩礼后,便将女儿嫁了过去。小翠到了麻六成家中后,发现丈夫虽然对她还算不错,但却为人木讷,让她心里很是郁闷。而且麻六成家徒四壁,家中连好吃的都没有,让小翠很不适应。

    在阳朔的田野间,小翠突然以探望娘家为由,消失得无影无踪。麻六成,这位朴实的农民,正忙于田间的农活,无暇顾及家中妻子的去向。直到某天,邻居王老二神神秘秘地找到他,嘴角挂着几分戏谑。

    “麻子哥,嫂子不在家吧?”王老二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挑逗。

    麻六成愣了愣,回答道:“她回娘家了,有啥事吗?”

    王老二眼神闪烁,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他看了麻六成一眼,又迅速移开视线,欲言又止。

    麻六成看出了他的犹豫,催促道:“有啥话你就直说,这里没外人。”

    王老二干咳了两声,终于开了口:“麻子哥,我兄弟今天在城里看见你媳妇了,她跟别人在一起,看那架势,怕是又重操旧业了。你还是早点把她接回来吧,免得她惹出更大的麻烦。”

    说完,王老二便转身离去,留下麻六成一脸惊愕。他其实早已料到妻子的水性杨花,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原形毕露。然而,想到找一个老婆不容易,他也只好忍气吞声。

    于是,麻六成带着几样礼品来到了岳母家。岳母见到他,也知道女儿的品行,但她也希望女儿的家庭能够完整。于是,她劝说了小翠几句,让她跟着麻六成回了家。

    然而,小翠在夫家待了没几天,老毛病又犯了。她受不了这种清贫的苦日子,又开始吵着闹着要回娘家。麻六成好言相劝,却遭到了小翠的破口大骂。

    这位朴实的庄稼汉被气得七窍生烟。他心想,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何况是他这个大男人?为了防止小翠再次逃跑,他居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绳子将她捆了起来。

    在阳朔的田野间,麻六成辛勤地劳作着,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然而,就在他埋头苦干之际,一声声呜呜咽咽的哭喊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邻居们被吸引过来,只见小翠泪眼婆娑,口中被一块布条紧紧勒住。

    一位热心的女邻居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小翠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女人啊,就得学会安分守己,这样才能家庭和睦,日子才能过得安稳。”小翠含泪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她恳求邻居大姐帮她取下口中的布条。邻居大姐心软了,轻轻地将布条解开。

    然而,就在邻居大姐前脚刚走,小翠后脚就收拾了行李,头也不回地回了娘家。她一进门就扑进母亲的怀里,哭诉道:“我再也不回去了!那个家,我再也不想待了!”

    罗黄氏本来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她一听女儿受了委屈,立刻火冒三丈。正巧,她最近结识了一个富家公子梁奇保,便心生一计,打算将女儿介绍给他。她告诉小翠:“跟着梁公子,你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再也不用受那穷小子的气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麻六成得知后气得直跳脚。他觉得自己颜面尽失,打算写一封休书将小翠赶出家门。然而,就在这时,一个邻居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若是把她休了,岂不是正合了她们的意?按照大清律法,凡妻妾与人通奸,而本夫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者勿论。你可得三思啊!”

    邻居的话让麻六成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决定要亲自查明真相,给小翠一个教训。于是,他悄悄地进城,潜伏在岳母家附近。夜幕降临,他蹑手蹑脚地爬进院子,只听到妻子房中传出一片淫靡之声。麻六成怒火中烧,一脚踹开了房门,只见小翠正与一个男子缠绵在一起。那人正是有权有势的梁奇保。

    梁奇保见到麻六成并不慌张,反而挑衅地笑了笑。两人顿时厮打起来,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夜色中展开……

    夜色如墨,梁奇保,那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哪是久经风雨的麻六成的对手?几番交手,梁奇保便被麻六成捆得如同粽子一般动弹不得。而这时,小翠却趁着混乱,像只受惊的兔子般窜进了母亲的房间。

    麻六成急忙追去,生怕小翠跑了。小翠见状,惊慌失措地大喊:“杀人啦!杀人啦!”原本只想教训一下的麻六成,被小翠的喊声彻底激怒,他担心这吵闹声会引来邻居的注意。

    冲进岳母的房间,他随手抓住一个人影,便挥刀刺去。只听“啊!”的一声惨叫,待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竟然误杀了岳母。

    就在这时,邻居们被吵醒,纷纷赶来查看情况。见状,他们立刻将麻六成扭送到了县衙。知县根据大清律法:“本夫捉奸误伤旁人,问拟绞监候”的条款,将麻六成判为绞监候。又因岳母是尊长,罪加一等,两罪并罚,将他判了斩监候。而小翠和梁奇保,则因通奸被判杖责九十。

    这桩案件很快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中。乾隆皇帝听闻后,眉头紧锁,对判决十分不满。他认为罗黄氏纵容女儿与陌生男子通奸,简直是丢尽了岳母的脸面。这样的行为,已经让她丧失了做母亲的资格。因此,麻六成杀她,并不算杀害尊长。

    更何况,罗黄氏的死,完全是因女儿通奸败露而羞愧自杀。这种死法,简直就是死有余辜。按照大清律法,父母因子女奸情败露而羞愧自杀的,子女应判绞立决。

    于是,乾隆皇帝亲自修改了判决。麻六成从原本的斩监候被改判为杖责九十,小翠则被判绞立决,梁奇保的判决维持不变。而那些草率判决麻六成死刑的广西当地官员,也被乾隆皇帝通报批评,以示惩戒。

    这起案件在乾隆年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议论着这起离奇的案件和乾隆皇帝的英明决断。而麻六成、小翠和梁奇保三人,也因为这起案件而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